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最后的長江白鱘”目擊者:準備將人工飼養長江鱘放歸到長江

葉燕 林聰/紅星新聞
2020-01-07 13:14
綠政公署 >
字號

“2003年發現的那條長江白鱘是雌性,四五月份就可以交配產卵了,我們很想把它留下來,可惜當時沒有人工飼養的條件。”四川省水產局漁政處處長張志英回憶說,那是他最后一次見到長江白鱘,也是世界上最后一只被救助的長江白鱘。

1985年參加工作的張志英,于1986年開始從事漁政管理相關工作,和大江大河以及里面的魚類,打了足足三十余年的交道。對于近日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張志英表示他個人更傾向功能性滅絕的說法,即存活的長江白鱘已經無法實現種群的延續。

“長江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等大型魚類對于大江大河來說,就像人血液里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重要的健康指標。”張志英微微頷首輕嘆說,除了這三種大型魚類,長江上游有上百種特有魚類,至少有十余種他已經很久沒聽說在野生環境中出現了。

2003年在宜賓救助長江白鱘時,張志英現場拍攝的照片

2003年救助長江白鱘

曾打算人工飼養,條件不足錯過

“2003年到現在,整個長江就出現過兩次長江白鱘。”張志英回憶說,其中一次是在江蘇南京,還有一次是在四川宜賓。“當天下午我們收到消息就趕過去了,當時那條長江白鱘出現了應激反應,已經有點翻肚皮了,差點就死了”,還好經過救助,第二天基本恢復了。

2003年在宜賓救助長江白鱘時,張志英現場拍攝的照片

張志英表示,“2003年那次很想把‘她’留下來,那條長江白鱘是雌的,四五月份就可以交配產卵了,可惜當時沒有人工飼養的條件”,養像長江白鱘這種兩三米、甚至三四米長的大型魚類,目前用的池子至少都是一千多平米。

“當時如果有條件,能再捕到一條雄性的魚,就可以交配繁殖,長江白鱘一次可以產超過10萬枚卵。”張志英表示,雖然從魚卵到魚苗,再到成魚困難重重,但至少有了希望。而令人心痛的是,后來條件成熟了,卻再難見長江白鱘了。

張志英展示了當時救助長江白鱘現場拍攝的照片,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它三米多的長度,三個人肩并肩站在魚旁還不到魚身的三分之一。

2003年在宜賓救助長江白鱘時,張志英現場拍攝的照片

對于長江白鱘具體少于多少條,便無法完成種群延續,張志英無法給出一個數字。對于魚類的調查無法像陸地上的動物一樣直觀。除了專門的生物調查,日常更多時候他們通過“漁獲物”來了解水中的情況。“漁獲物”通俗地講就是漁民從水中捕獲的水生動物。目前,四川最長的長江白鱘標本長度達到四米多,由20世紀90年代一條死亡的長江白鱘制作而成,而其他的大多在兩米長左右。

長江白鱘產卵場基本都在四川

有“三塊石”為證

張志英介紹說,20世紀80年代還能在長江中看見中華鱘;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一年中,多的時候能看到三四條長江白鱘,少的時候也有一兩條;長江鱘一直到90年代末期基本還能年年可見。而這與它們不同的生活習性和環境變化有關。“起源于四川不敢說,但幾個主要的產卵場基本都在四川”。

“說起四川的產卵場,不得不提到‘三塊石’。”張志英從書柜中翻出一本《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圖片集》,在一張名為“三塊石白鱘中華鱘產卵場”的照片里,三塊巨石矗立于江邊。長江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產卵要有湍急的水流作為外部刺激才行,而“三塊石”本身以及該區域亂石灘等條件正好造就了該處水流湍急的水環境。

三塊石白鱘中華鱘產卵場

在該圖集最后的保護區功能區區劃及規劃圖上,可以看到三塊石產卵場位于向家壩水電站下游,順江而下,還有南溪等幾個主要產卵場。而再往下走,水勢相對來說較為平坦,適宜于魚苗成長。與長江白鱘、長江鱘有所不同的是,中華鱘到長江交配繁殖后會游回大海生活;而長江白鱘和長江鱘基本定居長江。“葛洲壩建成后,中華鱘洄游的路線中斷,就越來越少在長江中看見中華鱘了。”張志英介紹說,宜賓的向家壩建成后,長江白鱘和長江鱘的蹤跡也越來越難尋覓。

保護區功能區區劃及規劃圖

水壩阻斷、壓縮生存空間是一方面原因,同時食物減少也嚴重威脅著這些大型魚類的生存。“水至清則無魚,曾有漁民說長江的水太清了。”張志英表示,對于整個水生生態系統來說,水太清并不是一件好事,真正健康的江水需要一定的含沙量。年復一年,同樣一網下去,以前漁民能打到百余斤魚,不少還是接近成年人小臂長的大魚;而現在少的時候甚至只有幾斤。食物少了,產卵的地方也去不了,再加上水文環境變化等原因,綜合因素造成了現在長江中大型魚類難得一見的情況。

比大熊貓還珍貴的九尾野生長江鱘

后代即將重返野外

17年前錯過了長江白鱘,這一次,張志英和他的同事們不會再錯過九尾野生長江鱘。他們正準備將人工飼養的性成熟的達氏鱘放歸到長江中。

張志英介紹說,長江鱘本名叫達氏鱘,九條從野外捕回時已經性成熟的達氏鱘,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已經成功實現了規模化的交配繁殖。一尾雌性達氏鱘一次可產卵約十萬個,其中七成可孵化為魚苗。“過去增殖放流,我們放的都是三四十厘米的小魚,近幾年我們還放了500尾1米左右性成熟的達氏鱘,都是它們的后代”,而達氏鱘達到性成熟,需要6到8年的時間。

達氏鱘又叫長江鱘

“養魚不容易啊!”張志英回憶說,之前他們也經歷過人工打針催產等過程,到現在通過水流沖擊制造漩渦,模擬自然中的激流,已經無需再人工干預了。據他了解,目前中華鱘國內有人工飼養繁殖成功的,但尚未規模化。而長江白鱘因為錯過,一切都還是零。除了這些大家知道的魚類,像青石爬鮡、黃石爬鮡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開口餌料”,也就是母乳,遲遲無法實現人工飼養;而圓口鮦魚的魚苗長到手指長時身上就會出現白點,得了小瓜蟲病,過不了幾天就都死了,“十多年了,還是沒有攻克”。

令人振奮的是,在四川洪雅與夾江中間一段六七公里、位于兩個水電站之間的封閉水域,目前正在安裝監控設備,張志英和他的同事們正準備將人工飼養的性成熟的達氏鱘放歸其中。“該段水域既有靜流,也有激流,希望它們可以在其中交配繁育后代”。而選擇封閉區域的原因是便于監測,岸上的監控設備會接收安裝在魚身上的聲吶傳回的信號。通過魚在水中的活動軌跡和交配繁殖期的撈苗人工觀測,工作人員可以了解其生存情況。不過,監控水中的生物難度比陸地上的動物更困難,“預計第二年能交配繁殖已經是很樂觀的了”。

“這個就是大家平時吃的江團,但現在幾乎捕捉不到野生的了。”在四川省水產局內的標本室里,張志英感嘆說,長江上游有上百種特有魚類,至少有十余種他已經很久沒聽說在野生環境中出現了。

(原題為:《“最后的長江白鱘”目擊者,正為長江鱘重返長江努力》)

    責任編輯:李敏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金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正规百家乐游戏下载| 网上百家乐大赢家筹码| 新尊龙国际| 大东方百家乐游戏| 菲律宾赌球| 百家乐必胜课| 百家乐官网路单网下载| 百家乐官网网上真钱娱乐场| 威尼斯人娱乐城评价| 新东方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 yule| 真人百家乐网站接口| 盈得利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太阳城亚洲开户| 百家乐官网游戏唯一官网网站 | 送彩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网页版下载| 240线法杨公风水| 战神百家乐官网娱乐| 欧凯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览| 大发888娱乐英皇国际| 谁会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百家乐官网群| 六合彩报纸| 大连百家乐商场| 百家乐官网猪仔路| 百家乐官网大赢家小说| 皇冠足球投注| 威尼斯人娱乐网网上百家乐| 战胜百家乐的技巧| 百家乐官网打水套利| 现金棋牌| 尊龙国际娱乐| 大发888官方 hdlsj| 百家乐套利| 百家乐不锈钢| 戒掉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平台下载| 风水24山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