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

人文之韻,守正創新︱“中文學科的挑戰與機遇”學術論壇紀要

蔣馨怡
2024-11-22 12:04
来源:澎湃新聞
理論·學術 >
字号

圖1 論壇合影

為慶祝南京大學文學院建院110周年,南京大學文學院于2024年11月1日下午舉行了“中文學科的挑戰與機遇”學術論壇,該論壇邀請了眾多全國各大高校文學院院長、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相關負責人等嘉賓共襄盛舉。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華文化傳承、中文學科體系建構、中文學科建設改革以及中文學科的未來發展等核心議題,為南京大學文學院建院11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圖2 主持與致辭(自左至右為:南大文學院院長董曉、南大社科處處陳冬華、南大文學院黨委書記倪蛟)

南京大學社科處處長陳冬華和南京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倪蛟分別致開場辭,他們代表南京大學文學院對遠道而來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提出文學科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是共同的時代課題,需要各家兄弟高校共同面對、交流互鑒。他們期待各位大咖在論壇上分享真知灼見,共同探討中文學科的未來發展。論壇分為上下半場展開,分別由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董曉和副院長童嶺主持。

合作交流:攜手共進,書寫新篇

合作與交流是知識共享、思想碰撞和理論創新的源泉,合作交流在中文學科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杜曉勤首先發言,他認為中國語言學科要取得進步,離不開合作與交流,各學校之間應打破壁壘,建立平臺,充分利用資源。

圖3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杜曉勤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高峰作為南大文學院的“友鄰”回顧了南大、南師大同根源的歷史,他提到兩校老一輩學者間的緊密合作與交流,祝愿南大中文學科繁榮發展,兩校情誼歷久彌堅,未來繼續攜手共進。

圖4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高峰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校長陳致認同多校合作的觀點,并介紹了香港浸會大學及其合作機構所開展的相關工作,包括與南京大學文學院等國內外多家機構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共同舉辦學術會議及交流活動,推動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播的發展。

圖5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校長陳致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院長朱國華贊同打破學科內部壁壘的觀點,回歸文獻學與文藝學的結合。并提出當前時代中文學科面臨諸多如內心審查的嚴格化及科技與市場邏輯的合謀導致人文學科的邊緣化的問題。

圖6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院長朱國華

合作交流除了打破各學校直接壁壘,更應該跨越地理因素,在全國范圍內共建合作平臺。兩岸三地,同根同源,中文作為中華民族共同的語言文字,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髓與智慧,也是連接彼此不可或缺的紐帶。來自港澳臺的三位代表也表示要共同搭建起兩岸三地中文學者的橋梁。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任潘明基在發言中回顧了香港中文大學的創校歷程,特別是中文學科從無到有的艱辛奮進過程,香港中文大學中如與北京大學中文系開展雙學位課程合作,既緩解了課程壓力,又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機會,這是中文學科在面對挑戰時尋找機遇的嘗試。

圖7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任潘明基

臺灣地區“中大”中文系副教授李宜學提到該校中文系也在積極調整學科設置以應對時代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他介紹了該校中文系增加了戲曲表演和實務課程,并加強了跨領域的學習和服務學習,邀請各位兄弟院校師生前往臺灣訪學。

圖8 臺灣地區“中大”中文系副教授李宜學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院長張月簡要介紹了澳門大學中文系的特色,澳門作為三文四語之地,為中文系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視角和教育資源。隨著國家對特區政策的支持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澳門大學中文系期待未來與更多高水平院校展開了交流合作。

圖9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院長張月

學科建設:直面問題,獨立自主

山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建剛結合自己作為研究生教學管理者的經驗,分享了當前中文專業研究生培養面臨的挑戰,包括培養體量縮小、如何面對新技術新方向、以及如何應對人才培養中的具體問題。

圖10 山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建剛

南開大學文學院院長李錫龍談到了當前中文學科建設面臨的一些問題,如自主知識體系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建設以及學術建設中的同質變問題等,并強調了守正創新的重要性,尊重學術和教育規律是學科發展的關鍵。此外,他還提到了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合問題,南開大學在語言學和文學研究領域的實踐表明,現代科學技術的引入為學術研究提供了便利,但也帶來了如何合理利用數據庫、如何避免碎片化研究等問題。

圖11 南開大學文學院院長李錫龍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王立軍和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陳劍瀾共同聚焦”中文學科也迫切需要構建自主知識體系“議題發言,他們分別引用二十大報告和總書記的指示,指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三大體系建構的重要性,并強調中文學科既是人文學科的重要分支,也是一切人文學科的基礎,這一議題不僅關乎學術研究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更關系到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圖12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王立軍

圖13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陳劍瀾

傳承堅守:人文之韻,守正創新

“當前中文學科正處于變化的時代,這種變化既來自學科內部的發展需求,也受科技革命和政府引導的外部因素影響。”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馮國棟在發言中提到面臨諸多挑戰,中文學科唯有在守正的基礎上創新。他指出南大曾提出的“守正出新”理念與此相關,特別是人工智能,如大數據和大文學技術,對古典文獻學和語言學等二級學科產生了顯著影響,挑戰了研究范式和教學方式。同時,他也提到了中國制度的知識體系對中文學科的影響,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學科建立的歷史反思。

圖14 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馮國棟

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于亭在談到中文學術的現狀時,強調了中文學術作為母語之學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和現代大學體制下的發展和管理問題,并引用了清代學術史的例子,說明百年學術的變革與轉型是常態。他呼吁中文學術界要加強合作與思考,特別是在體用之變和面向中國自己的知識話語體系創建的過程中,要尋找適合自己的學術方法。此外,陳劍瀾教授還提到文學教育應培養學生的感受力和審美能力,而非僅僅培養作家和藝術家。

圖16 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于亭

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彭玉平強調中文系雖不以培養作家為唯一目標,也絕不能忽視文學創作能力,他進一步指出,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應保持其特有的寧靜旋律,專注于基礎研究,而非過分追求解決時代問題,尤其是與理工科或新聞傳播、社會學等不同。他認為學科交叉是強者之事,只有在本學科足夠優秀時才適宜考慮與其他學科交叉。

圖17 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彭玉平

四川大學文新學院副院長羅鷺介紹了川大在古典學學科方面的新舉措,包括成立中國古典學本科創新班,并同步開設碩士和博士點,此外,川大正在組建一個由文史哲各領域對先秦兩漢文獻文學文化歷史感興趣的老師組成的師資團隊,以推動古典學的研究和教學。他認為古典文學是一個交叉學科,應以先秦秦漢的經典研究教學為主,融合文史交叉學科,共同推動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學習。

圖18 四川大學文新學院副院長羅鷺

融合碰撞:交叉學科,新生之力

“中國大學已進入工科大學時代,而在工科學校中,人文學術的發展正處于一個黃金窗口期。”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吳俊表示人文學院在上海交大相對于其他工科學院的弱勢地位,并提出因為工科學校具備支撐人文學科未來七八年至十年發展的資源和基礎。馮國棟教授也在發言中提到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如大數據和大文學技術,對古典文獻學和語言學等二級學科產生了顯著影響,挑戰了研究范式和教學方式。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中文學科要積極尋求交叉學科的新生之力。

圖19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吳俊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文貴良提到他曾收到多封關于人工智能與學科發展的郵件,并以此為契機,引出關于人工智能與中文學科的思考。他認為中文學科應堅守學科本質,同時勇于創新,面對人工智能在寫作、文字研究及師范生培養等方面的影響,不應排斥,而應積極探索與之結合的方式,同時也不應放棄中文學科的本質特性。

圖20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文貴良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主任陶寰提到語言學在當前學術評價體系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與文學相比,語言學在某些方面更具理科特性,在學術發表和跨學科合作更有優勢,語言學本身的生物學和社會學屬性,以及其與計算機科學的結合,為語言學科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雖然計算機科學與語言學的結合已經歷史悠久,但如何在這一背景下保持人文學科的獨特價值仍然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外,他也提到學科交叉的重要性,認為中文系學生應在打好基礎后,再選擇一個輔助學科,形成知識的更新和學科的轉型,但同時要守住本學科內核,融通其他學科。如楊建剛教授所提到,山大文學院正在積極設立交叉團隊,如文藝美學與數字文旅、文學與人工智能文化發布等,以爭取更多的指標和資源。

圖21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主任陶寰

本次論壇各位專家圍繞中文學科的發展展開了深入而全面的討論,從構筑合作平臺與頂尖學科建設,到中華文化傳承與博雅教育的重要性;從中文學科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到學科建設改革的深入思考;從地域性中文學科建設及海外漢學發展的啟示,到中文學科的未來發展方向與技術性轉型。各位嘉賓的發言精彩紛呈,共同為中文學科的發展貢獻智慧。據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童嶺介紹,本次海報的封面是南大所藏宋本中《名公增修標注南史詳節》的首頁,有眉批“神光照室”,寓意著這次論壇的學術意義和深遠影響。手冊封底上的印章,是程千帆先生的珍貴藏品,印文“愛駐金陵為六朝”象征南雍學術綿綿流長。

圖22 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童嶺、高子文

通過本次論壇,各校中文系主任更深刻認識到中文學科在傳承文化、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期待未來中文學科能夠迎來更加繁榮發展的新時代。

圖23 會議手冊封面

(攝影:高雅兒,審校:童嶺)

    责任编辑:黃曉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发表
    已经到底了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鑫鼎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真钱游戏 官方| 武威市| 百家乐官网棋牌游戏源码| 百家乐破解秘籍| 百家乐官网销售视频| 合肥百家乐官网赌博机| 网上百家乐作弊法| 立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六合彩报| 网上百家乐官方网站| 百家乐官网园小区户型图| 大发888真人网| 六合彩百家乐有什么平码| 澳门百家乐官网游戏| 皇冠足球投| 凱旋門百家乐娱乐城| 金沙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棋牌游戏大全| 百家乐赌博彩| 太原百家乐官网招聘| 百家乐官网包赢技巧| 大发888亚洲游戏咋玩| 百家乐电投网址| 大赢家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全讯网a3322| 百家乐游戏全讯网2| 百家乐官网赌博技巧网| CEO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大发888官网注册| 中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免费改| 百家乐官网软件编辑原理| 锡林浩特市| 德州扑克算牌| 十六浦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的庄闲概率| 明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金城百家乐官网玩法平台| 金利娱乐城代理| 威尼斯人娱乐棋牌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