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天難看完、重復掛號煩,光明日報刊文:復診不重復掛號,可行嗎?
一直以來,看病“一天難看完”“重復掛號煩”,成為部分患者的痛點,增加了就醫負擔和時間成本。為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山東、江蘇、重慶等多地醫院探索“一次掛號管三天”做法,推動就醫掛號機制改革,在維持就診秩序、方便患者間尋求平衡點。
這一舉措使得復診更加便民高效,不少患者紛紛點贊,但在推行過程中也遇到一些挑戰:
醫院管理難度增加。實施“一次掛號管三天”政策后,醫院需要面對更加復雜和煩瑣的門診管理。醫生可能需要跨天為患者提供服務,這對醫生的排班、診療時間安排以及病例追蹤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醫院通過免費的“回診”號來處理當日內門診看檢查結果的情況,但對于次日再找醫生看結果的患者,服務難度會顯著增加——此時,醫院需要思考如何處理初診患者和復診患者的就診次序問題,避免復診患者增多,擠壓初診患者的就醫機會,這就需要更加精細化的號源管理,確保號源分配合理、利用有效。
如何制定績效考核標準及薪酬分配規則。新舉措的推行,讓傳統的以掛號數量或診療人次為標準的考核方式不再適用。免費復診導致掛號費收入減少,醫院需要重新分配醫生的勞務報酬,以確保醫生收入不受影響。例如,關于初診醫生和復診醫生工作量的計算問題,需要制定合理的評判標準和績效考核標準,以確保科學反映醫生的勞動價值。
患者需求與醫院資源難以平衡。新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了患者跨天復診后更換醫生的情況,即患者在次日或第三天拿到檢查報告時,無法找到初診醫生,通常會被安排到普通門診由其他醫生診療。這種模式缺乏連續性與一貫性,不利于醫生堅持自己的診療思路。此外,復診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重新了解患者病情,也增加了醫生的工作量。而站在患者角度,大多希望能夠由初診醫生復診并開展后續治療。因此,醫院需要平衡患者需求和自身資源,確保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醫生則需要確保在有限的時間內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診療服務,這對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爭議的關鍵點還在于這項政策會不會影響醫院的正常診療秩序。這就亟待優化細節,完善配套改革機制。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延長掛號有效期。及時修改相關管理辦法,延長掛號有效期,讓免費復診有法可依。可在更大范圍內推行“一次掛號管三天”的就診模式,即患者從掛號、就診、檢驗檢查到取藥等整個門診就醫環節,原則上只支付一次掛號費;若因輔助檢查不能完成而無法當天診治,經初診醫師授權,患者攜檢查檢驗結果復診時,原則上3日內(含就醫當日)在同一院區、同一科室看同一疾病(醫生解讀報告和明確治療方案),不再支付二次掛號費用,醫院免費為患者提供復診預約服務。具體實施層面,關于三天的掛號時效是否包含周末、節假日的問題,如醫院開設了“無假日門診”,則科室按照此規定流程復診;如遇到未開診科室,則順延。
促進醫院信息化建設。實施“一次掛號管三天”政策,需要醫院具備完善的信息化系統,以便醫生能夠方便地查看患者的就診記錄、檢查結果等信息。為此,部分醫院應升級現有的醫院信息系統,以支持“一次掛號管三天”的功能,包括掛號、復診號的生成與管理、患者信息的連續性管理等。同時,建立并完善電子病歷系統,實現患者歷次就診信息的連續記錄和快速調取。該系統記錄功能覆蓋患者的掛號信息、就診記錄、檢查檢驗結果等,以便醫生在3天內直接訪問這些信息,進行復診時的診斷和治療。
加強門診號源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優化二次叫號系統、候診提醒系統、復診預約系統等。在號源分配方面,醫院信息系統程序中可增加“0元惠民號”類別,對各分診單元開放相關功能權限,“0元惠民號”和初診號、當日復診號并列成為3項平行號源,分別排序、互不影響。醫療機構應健全完善線上收(退)費、自主退號、集中檢查檢驗預約、自助開單、報告查詢等系統,提升就診流程的自助化程度,減少線下排隊等候時間。此外,醫院還要科學精準地調整各掛號渠道的號源投放量,加強退號與爽約管理,建立退號懲罰和候補機制,提升號源使用效率。
再造門診服務流程。在掛號環節,鼓勵醫院提供智能導診分診服務,多維度提升預檢分診能力,幫助患者精準匹配就診科室、號源。在檢查環節,應優化檢驗檢查流程,加強患者流量監測,根據患者實時就診量統籌調配人力資源,實行彈性排班,合理安排各類檢驗檢查項目,提高檢驗檢查效率,盡可能縮短患者等候時間。在復診環節,可引入智能排號系統,根據患者的就診需求和醫生的接診情況,自動安排復診號源的接診次序,減少患者等待時間;同時,積極探索通過互聯網醫院、多學科門診等途徑完成門診患者的后續診療。例如,針對患者跨天復診線下無法聯系上初診醫生的情況,可讓患者在互聯網醫院與初診醫生進行溝通,由醫生根據病情開展后續診斷治療。
優化績效分配模式。為了彌補掛號費減少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醫院可以將接診“一次掛號管三天”的復診患者計入醫生的工作量考核中。這樣既能確保醫生得到合理的報酬,又能激勵他們積極參與政策的實施,提高主觀能動性,減少改革過程中的阻力。醫療機構可設立專項績效獎勵,鼓勵醫護人員更好地執行“一次掛號管三天”政策。例如,對于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表現優秀的醫護人員,建議給予額外的獎金或榮譽稱號等獎勵。為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思想,患者滿意度自然成為衡量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醫院可以將患者滿意度納入績效分配模式中,對于獲得高滿意度的醫護人員給予額外的績效獎勵,以激勵醫護人員更加關注患者需求,提高服務質量。
就醫掛號機制改革旨在疏通就醫卡點、緩解患者痛點。“一次掛號管三天”這種以改革“小切口”推動便民服務體驗“大改善”的解題思路,值得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推廣普及。改革過程中,應從患者的切實需要出發,設身處地跟進,不斷優化就醫流程、改善就醫體驗,同時也要及時聽取各方聲音,不斷吸納建議,優化工作,力求推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與舉措。
(作者:鄧勇,系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