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海上有戲”到“湘滬有戲”:長沙博物館呈現“戲墨之美”
自古以來,“戲”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綿延不斷,一直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而以戲入畫,以畫品戲則是近現代中國畫的獨有風景。12月1日,由長沙市文廣新局、上海市虹口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主辦的“海上有戲——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邀請展(長沙站)”在長沙博物館對外展出。來自上海等地的戲曲人物畫名家與湖南的戲曲人物畫家、戲曲界人士共聚長沙,在湘劇、花鼓戲演員的一段段湘味十足的戲曲聲中共同品味“戲墨”之美。展覽在長沙博物館二樓特展一廳舉行,將于12月16日結束。
知名畫家謝春彥認為,成立于上海的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與湖南美術界、戲曲界攜手,滬湘有戲,湘滬聚戲,在湖南這片戲曲文化深厚的地域交流,有著不一般的意義,也會推動戲曲人物畫的發展。
據悉,湖南戲曲藝術是在綺麗神奇的楚文化滋養出的,楚國的沅湘之間盛行信鬼喜祀之風俗,巫風尤盛,祭祀之時必以歌舞來娛神。流放沅湘一帶的愛國詩人屈原,曾汲取這些歌舞的營養,寫出了詩篇《九歌》。從中不僅可以看到當時沅湘之間巫師娛神歌舞的內容,還可以領略祭祀的盛況。湖南地方戲藝術,便是在這祭神歌舞中萌生的。湖南至今有在湘劇、花鼓戲、祁劇、辰河戲、儺戲、苗劇等19個湖南地方戲劇劇種。
20世紀早期,林風眠、關良、丁衍庸、葉淺予等藝術家在面臨重新思考中國繪畫時,都曾以戲曲人物畫為切入點,逐漸形成了中國戲曲人物畫獨立的藝術樣式。之后,更是吸引程十發、高馬得、韓羽、丁立人、朱振庚等眾多名家醉心于以戲入畫,他們扎根于中國傳統精髓,體現當下人理解“戲”的鮮活與趣味;結合“中西”藝術方面的探索不同,形成頗為壯觀,風格多樣的戲畫藝術群落。近現代戲曲人物畫從新的途徑展現了中國傳統人物畫的現代藝術之路,把戲曲畫創作引向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
戲畫同源,上海是中國戲曲人物畫的發源地之一,關良等名家在上海創作了大量戲曲人物畫,影響深遠。上海朱屺瞻藝術館從2005年的“畫妝——中國戲曲主題藝術大展”開始成功舉辦中國戲曲人物畫主題展,至今薪火相傳,綿延不斷。十幾年來,先后舉辦近九場相關主題的展覽。2012年上海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成立,一直扎扎實實地推動中國戲曲人物畫的創作、研究與推廣,舉辦了大量展覽與論壇、研討會等活動,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已成功舉辦“粉墨寫意——中國戲曲人物畫掇英”“中國戲曲人物畫2013年展”“梅韻蘭芳——紀念梅蘭芳誕辰120周年扇面畫展”“戲畫麒芳——紀念周信芳誕辰120周年中國戲曲人物畫展”、“水墨鑼鼓——中國戲劇人物畫大展”等主題展覽活動。
此次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與長沙市文廣新局在長沙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這一展覽,共展出56位中國戲曲人物畫畫家創作的115幅作品。包括從老一代戲曲人物畫大家關良到當下活躍在戲曲人物畫界的老中青三代畫家丁立人、謝春彥、戴云輝、李文培、張紉慈、沈虎、張渭人、季平、王震坤、俞成林、陳九、啟平、周衛平、陳建輝、朱剛、高多、虞村、陳新 羅彬、裴晶、丁比凡、一舨、朱雅梅、白瓔、劉謙、劉一鵬、趙愛華、顧村言、雨鶴、竇良羽、徐旭峰、羅文中、何立偉、左都建、羅丹、盛克森、朱文智、唐光雨、徐鐵軍、方勇、余寧山等。 在展廳中央,首先直入眼簾的是戲曲人物畫大家關良的《今日歡呼孫大圣》《花臉》吸引了眾多觀眾。10余位湖南本土畫家的作品入選了此次展覽。他們大多數是湖南美協水墨漫畫研究會的成員,該研究會以俞成林、劉謙、陳安民、陳新等畫家為領軍人物、作家何立偉擔任顧問。
來自上海、深圳的藝術家在當天下午與湖南的戲畫戲曲名家進行了文化交流和聯誼活動,湖南戲曲界名家曾金貴、曹汝龍、唐伯華、張璇等現場表演了經典名段,謝春彥等現場作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