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面注冊制卸下主板“23倍市盈率”保險杠,打新規則還改了啥?
經過4年多的試點,半個月的征求意見,2月17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制度規則發布實施。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中證金融、證券業協會配套制度規則同步發布實施。
全面注冊制下,熱愛“打新”的中小投資者,需重新認識主板“游戲”規則,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新股定價機制與申購配售的調整。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注意到,新股通過市場化機制確定發行價格、規模等規定,與此前的征求意見稿一致;而打新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新設一條新規,將主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由1000股調整為500股,與科創板、深市等保持一致。
市場化定價后,“23倍市盈率”成歷史
根據滬深交易所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與征求意見稿內容一致,主要調整優化主板發行定價、配售相關機制。
在定價機制方面,主板首發發行承銷機制主要差異體現在,明確新股發行價格、規模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發行規模較小的企業,繼續保留直接定價,新增定價參考上限。進一步完善詢價定價,優化網下投資者填報價格、最高報價剔除比例上限、報價信息披露、定價參考值、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等機制。明確可以對網下發行采取搖號限售或比例限售,進一步加大網下投資者報價約束。
新股詢價定價機制完善之后,意味著,23倍發行市盈率隱性紅線將退出歷史舞臺。2014年1月12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明確發行人確定所屬行業,并選取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最近一個月靜態平均市盈率為參考依據。自此,A股IPO市場出現了23倍市盈率的隱形天花板。
華泰證券發布的《技術周期與全球變局下的全面注冊制》報告中表示,核準制下采取“市場化詢價+23倍發行市盈率隱性紅線”的新股定價標準削弱了新股定價詢價的市場化,“新股定價受限情況下,潛力公司無法享受估值溢價。”
全面注冊制下,企業發行價格不受“隱形紅線”影響后,估值也更加多元,但是華泰證券指出,對中小投資者而言,23倍市盈率限制,正是主板新股上市后,連續漲停的重要原因。全面注冊制后,主板打新不再是無風險套利。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發行環節主板結束23倍市盈率限制,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影響下,新股連續一字板將不復存在。
滬市主板中一簽調整至500股
在改革之前,科創板、深市、創業板網上投資者打新申購單位均為500股,僅滬市主板的申購單位為1000股。
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注意到,上交所2月17日一并發布的《上海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發行實施細則(2023年修訂)》(簡稱《實施細則》)中,對網上發行申購單位進行了調整,將主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由1000股調整為500股,與科創板、深市保持一致。
與此同時,《實施細則》調低了主板新股申購市值要求。改革前,10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實施細則》落地后,一個申購單位的市值要求調低至5000元,不過,參與滬市新股申購的市值門檻仍然保持在10000元。
業內人士認為,打新申購單位降低后,整體上,投資者的中簽率將小幅提升,同時,注冊制下主板新股破發將更為常見,也有利于網上投資者減少損失。
據澎湃新聞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A股市場新掛牌上市公司共計428家(按照上市日期口徑計),其中121家企業在上市首日破發。值得注意的是,121家企業,均在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創業板及北交所板塊上市。上述板塊共計357家企業上市,澎湃新聞記者粗算之下,注冊制下企業上市首日破發率達33.9%。也就是說,每上市3只新股,就有一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
而2022年度,共有71家企業在主板上市,卻無任何一家企業在上市首日破發。
粵開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李興認為,新股發行市場化水平逐步提升,未來破發率或將繼續上行。“未來新股投資需要更強的定價能力,尤其是詢價新規公布后,進一步加強了新股定價市場化,建議投資者優先關注基本面較強、競爭壁壘較高的優質新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