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河奔騰看中國|福建泰寧:省級貧困村靠旅游變身“首富村”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境內的大金湖,碧波蕩漾,猶如一顆綠寶石,鑲嵌在丹霞地貌的群山之中。
國慶期間,南來北往的游客紛至沓來。不遠處的泰寧縣梅口鄉水際村,一棟棟粉墻黛瓦、坡頂翹角建筑風格的小別墅,也吸引了許多游客的目光。
水際村是庫區移民村,此前村民并不富裕,但成立漁業協會、家庭旅館協會、游船協會“三大協會”后,走出了一條旅游富農之路。
如今,水際村民可謂“家家住別墅,戶戶搞旅游,人人有存款”。
據當地政府統計,水際村民人均收入高出全縣平均水平1萬多元。曾經的省級貧困村,一躍成為泰寧縣的“首富村”。
水際村位于大金湖畔,粉墻黛瓦的小別墅吸引了游客目光。泰寧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旅游興村,產業富村
水際村曾經的自然稟賦并不差,交通便利、林田廣袤,也是當地的“魚米之鄉”。
上世紀80年代,攔河建壩新建池潭水庫,村民就地遷高,村里的山林、良田與基礎設施幾乎全部被湖水淹沒,人均僅有0.4畝耕地。全村成了不通路、不通電、不通郵的“孤島”,人均年收入只有370元,被確定為省級貧困村。
90年代末期,泰寧提出旅游興縣,讓位于大金湖畔的水際村迎來轉機。
“如果用好水際村的秀麗風光,村民生活定能更上一層樓。”時任水際村黨支部書記吳春華回憶稱,他和村干部碰頭后,立即召開黨員會議,提出“旅游興村、產業富村”的發展思路,并多次帶領村干部入戶與村民談心,最終讓全村形成“水際要發展,旅游是出路”的共識。
水際村通過發展家庭旅館、漁業和游艇,走上了旅游富農之路。泰寧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水際村黨支部積極行動,決定根據其自身區位優勢,建設一個集觀光、游樂、休閑為一體的旅游景點。但因水際村是省級貧困村,資金嚴重不足,最終水際村兩委決定采取村集體牽頭且出資一半、村民入股集資一半的做法,籌集了第一期12萬元建設基金。
為節約用錢,村兩委干部和黨員帶領全村群眾義務投工投勞,經半年建設開發,旅游景點初步建成,取名為“野趣源”,開放當年就實現門票收入2萬元。
見此情形,全體村民紛紛投入旅游產業,腰包也隨之逐漸鼓了起來。
抱團發展,實現共贏
伴隨時間推移,水際村從事旅游產業的村民日益增多,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矛盾也隨之凸顯,為爭搶客源,曾經和睦的鄉鄰之間相互拆臺、殺價,甚至還出現過度捕撈的現象,并最終影響了水際村的旅游經濟。
“當時大家都存在各自為戰的思想,也沒意識到過度捕撈的危害,導致魚越捕越小,水質富營養化嚴重,環境、口碑差了,游客也流失了很多,旅游業和漁民收入越來越低。”水際村民宿協會會長吳贊臣回憶稱。
水際村旅游興村,并把村莊當作景區建設。泰寧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面對如此窘境,水際村黨支部積極作為,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利用自身資源和區位優勢,創建了“黨支部+協會+農戶”的抱團發展模式。
村黨支部牽頭組建家庭旅館協會,實施“五個統一”發展模式,即采取統一誠信品牌、統一對外經營、統一服務要求、統一安排客源和統一收費標準。
上述措施不僅解決了因爭搶客源而造成的鄰里緊張關系,更讓全村旅游產業形成“一戶帶十戶、十戶帶一片、一片帶一業”的正向連鎖效應。
針對過度捕撈,村黨支部也有應對之策。根據廣泛征求的村民意見,最終達成“統一入股、共同經營”共識,帶領村民以自愿入股的方式組建漁業協會,實行統一放養、統一捕撈、統一銷售。
另外,村黨支部引導經營大戶和村民以游船或資金形式入股組建游船協會,成立“大金湖航運集團公司”經營實體,開展規范經營,此舉杜絕了碼頭游船拉客、搶客亂象。
如今,水際村已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權、村民變股東的轉型。
目前,水際村的家庭旅館協會會員已達78戶,擁有床位1100個,年游客接待量達15萬余人次,戶均年收入3-4萬元;漁業協會水際村農戶100%參與入股,輻射周邊6個鄉鎮1476戶,每股每年可分紅2600元;游船協會總資產超2億元,擁有1700余個船位。
接下來,水際村將繼續苦練內功,把村里當作景區來建設,總體提升下坊、店上、江坑三大民宿群,吸引更多游客到此體驗鄉村民宿游、休閑度假游和生態體驗游。
“家家住別墅,戶戶搞旅游,人人有存款”是水際村的真實寫照。 泰寧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