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產階層脆弱的巨嬰是怎么養成的?
原創 猛萌媽媽 群學書院
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像一個與世隔絕的保護罩。父母付出了全部心血,卻換來脆弱的心靈,巨嬰的人格,沒有煉成的鋼鐵。如果這樣,我們是否還要過度保護、過度教育我們的孩子?為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嚴格安排和設計。放學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參加各種補習班以及其他有人組織并監管的活動,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超過其他孩子。
生于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卻慣于在社交媒體構筑的虛擬世界里尋找意見的共鳴,面對不同的觀點和立場,他們往往用舉報的方式來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青少年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殺率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心理焦慮,已經成為大學生尋求心理治療的首要問題。
與其為孩子鋪好路,不如讓孩子學會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護可能會適得其反,過度保護和過度教育,反而會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脆弱的一代”。這不能簡單歸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歸咎于“嬌慣”的孩子,全社會應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變。
近日,美國學者格雷格·盧金諾夫喬納森 · 海特的著作《嬌慣的心靈》中譯本,由華東師范大學田雷教授等翻譯出版,這本書猶如一部“社會科學的偵探小說”,作者抽絲剝繭,回答了“鋼鐵”是怎么沒能煉成的美國故事。對于任何一位關注教育、青少年心理,以及互聯網一代的讀者都值得一讀。
本文系《嬌慣的心靈》書評,作者猛萌媽媽,法學研究者,目前任教于華南某985大學法學院。從魯濱遜到嬌慣的綿羊
文 | 猛萌媽媽
在《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是一名清教徒,他認同1640年的清教革命,當舊制度斯特亞特王朝復辟后,他放棄了家族地產繼承權,離家出海。在一個無人荒島上,魯濱遜雙手勞動,慰籍心靈,重建文明。魯濱遜的出現是現代性的標志,從此,“自己做主、自己選擇、自己負責”的人成為現代個人的模范。
《嬌慣的心靈》關注的是,在安全主義的名義下,在“凡是傷害,只會讓你更脆弱”“永遠相信你的感覺”“生活是好人與壞人之間的戰斗”這三種錯誤觀念的指導下,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各種過度保護,是如何將獨立自主的魯濱遜養成心靈嬌慣的綿羊。
所謂文勝質則史。在這種關注背后,作者隱隱擔憂的是,由城市中產價值觀所主導的過度教養和保護,會引起自由、好奇和冒險這種美國精神的衰落。而在過去,隨著身強力壯的魯濱遜們在東海岸殖民、西部邊疆拓荒,這種個人主義精神逐漸成為美國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在這個意義上,《嬌慣的心靈》中隱含的城市與荒野之間的緊張也能夠解釋,為什么觀眾總能在各種甜甜膩膩的城市中產劇之外,看到《老無所依》《絕命毒師》《無依之地》這類荒野意象十足的作品。正是來自荒野的魯濱遜們為這個國家帶來了不同于城市資產階級的精神氣質,正是這種精神氣質為國家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的血液。
說到底,《嬌慣的心靈》的寫作意圖是,期望學校、家長和社會放松對孩子的管制,“幫助父母和老師培養出更聰明、更堅強、更獨立的孩子”。因為以愛和安全名義下的管制,看似溫情脈脈,其實令人窒息,它無助于孩子們成長為自足自洽的魯濱遜,反而讓他們更脆弱、敏感,缺乏韌性。作為一名中國家長,看到《嬌慣的心靈》一書作者對孩子的關心,對個人主義精神的社會關懷,心情非常復雜,既羨慕又沉重。
羨慕的是,人家有識之士費心寫書,關心孩子成長,并且帶著愛意滿滿地建議: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而不是溺愛;同時,這兩位作者還關心美國社會里個人主義精神的衰落這種公共問題。沉重的是,部分中國城市中產,不僅以“考試”這根指揮棒的的名義,開展各種鐵石心腸的雞娃,也以安全主義的名義,不遺余力地精耕細作、過度教養。以至于作為旁觀者,我總是很困惑:這些家長到底是根本就不愛孩子,還是過度溺愛孩子?
老實說,與中國家長以“考試”名義展開的各種“雞娃”相比,《嬌慣的心靈》中所批評的“斥責”“微冒犯”“不準爬樹”“不準使用剪刀”等嬌慣,對孩子天性的束縛,真的算不上什么,它頂多是一種兒童友好型的馴服。
如果打開一位北京海淀區孩子的每周課后日程表,你將會看到如下密布的日程:
就這樣,孩子的時間被分割了,他們被分配給了各種課程,奔走于各棟大樓。這不是馴服,是規訓。馴服讓我想到的是,在《小王子》中,小王子像園丁一樣悉心呵護他的玫瑰花,但又總被這株嬌氣的玫瑰花氣到不行。對小王子和玫瑰花來說,這段關系固然是羈絆,但還是有愛,很多很多愛。而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像羅馬軍營、中世紀修道院、衡水中學……課后日程表是規訓,規訓里沒有愛,只有服從、紀律和秩序,規訓永遠不知道如何讓陽光曬著臉,只知道如何讓工作更有效。因為沒有愛,規訓者當然不會反思。于是就有了高知、全職、高投入教育的媽媽在知乎匿名分享“我覺得我兒子廢掉了”,并將之歸因于手機。“在我眼皮底下,孩子一點點成長,四年級鋼琴十級,擊劍羽毛球游泳航模編程……”“媽媽高需求,孩子就沒需求”,在這種“眼皮底下”的網格化管理下,孩子廢為沉迷游戲、無欲無求的草食男,不是很合情合理嗎?
《嬌慣的心靈》中“焦躁不安的父母”一章,作者歷數在安全主義文化籠罩下的“直升飛機型家長”“歇斯底里型家長”“風險控制型家長”“無微不至型家長”。為此,他們采訪了三位育兒專家,她們都是媽媽。她們的一致結論是,所有這些類型家長的教育方式都讓孩子們處處被設限,“他們被剝奪了無人監管的游戲和探險時光。也因此,這一代人就錯失了許多挑戰、逆境考驗以及輕微的危險,但正是經過它們的鍛煉,孩子們才會成長,被煉成堅強且獨立的人。”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如果孩子在成長中不遇到問題,就無法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在艱苦卓絕的自我教育中,人才能更聰明、更富有表現力,對周圍的世界也更關心。不過,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在精細程度上,美國中產家長是遠遠比不上中國中產家長的。即使是對互聯網世代,我觀察到的美國家長的育兒風格普遍都很放松、粗糙。比如喝涼水、穿得少、不吃就算了絕對不喂、滿地打滾、臟就臟、爬樹、玩水、不墊汗巾、不干預使用紙尿褲……真是百無禁忌,快高長大。我初次看到這種情景,頓時想起自己在八十年代的童年,好像時空交錯,在異國公園的拐角處回到了自己童年時的那個小鎮。
相反,在育兒這塊,中國城市中產家長更追求精細、完美,心態也普遍緊張。比如本人就經歷了,妹妹少喝15ml的奶,如同天打雷劈;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媽媽研究了市場上十幾種防曬霜的成分,以確定哪一種對孩子的皮膚傷害最小。不過,在精細教養里,留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并不多,相反,它侵入了孩子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空間。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精細育兒養出來的孩子太文,太乖,不夠野,少了點進城打工者的二代比如五條人身上的那種隨時隨地就能抄起家伙,活下去的勁兒。《嬌慣的心靈》中也講到了,在父母教養方式上,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工人階級家庭只能自然放養,中產家庭精細教養。從社會進步的角度看,這種差異和差距也不是好事。
其實和課后日程表一樣,打著“我也是為了你好”旗號的精細教養,本質上也是一種規訓,一種“洞幽入微的青蠅之眼”般的密不透風的規訓。雖然這么說有點冒犯,但是,我還是想說,熱愛使用這種規訓的人往往心智并不成熟,心態不夠放松,他無法接受不可控的世界,害怕風險,不能忍受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于是,為了消滅無處不在的風險,他總是極度用力,隨時準備滅火。
但是,孩子也是個小人兒,他們有自己的注意——即使不對。因此,養孩子這件事本身就是事件層出不窮,并且這些事件根本無法控制和根除,比如突然胡鬧一場,不擺好鞋子不進門,絕不吃青椒,只要穿放進洗衣機里那件衣服……要是致力于控制這些事件,能耗太高,產出往往不成比例。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新手媽媽常常在竭盡全力、內疚自責與精神崩潰之間反反復復。
在這個意義上,接受不確定性和復雜性,適度的自然放養不僅是給孩子留白,也解放了自己。可見,在包括教育在內的任何一段關系中,給彼此留白與空閑對保護自己和對方的元氣多么重要。做家長的,如果沒想明白世界是什么樣的,沒想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對方能做什么,就很難擁抱自己,擁抱孩子,擁抱不確定性,就很容易被盲目的主流一會兒卷到東邊,一會兒卷到西邊,疲于奔命,焦慮不安。
作為中國家長,我在讀《嬌慣的心靈》的時候,總是聯系自己的處境。當我帶著這個目的去讀書,難免心情沉重,少了很多樂趣。不過,我還是想講講這本書里我最親近、最喜歡的一部分——第九章對游戲和玩耍的討論。游戲和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對孩子們說,游戲和玩耍不是為下次更好的學習積攢力量,游戲和玩耍就是游戲和玩耍,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智人本來就是在樹上晃來晃去的猴子,就算他們下到草原,學會使用火,走出非洲,去到月亮和火星了,他們的基因還是會向往童年時代的游戲和玩耍。就像五條人在《世界的理想》中唱的,請你不要再唱那些無聊的歌謠,人類從來沒有厭倦了像猴子那樣咿咿呀呀亂喊亂叫。
原標題:《中產階層脆弱的巨嬰是怎么養成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