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蕭條1929-1933:什么導致了華爾街的崩潰?
【編者按】
1929年10月24日,美國遭受了災難性打擊——至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股市崩盤。 在這個“黑色星期四”后,大蕭條開始了。《大蕭條:1929-1933》一書通過豐富的圖文,展示了奢華繁榮的1920年代,揭示了股市崩盤、銀行倒閉所引發的混亂,還有那些試圖阻止這場災難的關鍵人物,以及德國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獨裁者的崛起,并且探討了后人是如何記述這段歷史的。本文經授權摘自最近出版的該書中文版。
華爾街的崩潰引發了大蕭條,并在此后形成了一場“完美風暴”。
1932年,在大蕭條全面爆發之際,美國參議員們委托“銀行與貨幣委員會”調查導致華爾街崩盤的交易行為。在與拒絕交出銀行記錄的銀行家們爭執了一年之后,該委員會得出結論:銀行體系的狀況如此糟糕,如果全部公之于眾或告之眾議院,就太危險了。
隨著大蕭條進入第三個年頭,也就是導致5000多家銀行倒閉的時期,該委員會建立了一個由前紐約地區副檢察官、法律顧問費迪南德·皮卡羅領導的分委員會。銀行家們被一個接一個地帶到皮卡羅面前,要求對他們的不當行為負責。公眾驚愕萬分地看到他們喜歡的商人們、美國企業的守護者被曝光。美國盈利最佳的銀行家小摩根被傳喚的當天,《紐約時報》報道稱,一群旁觀者“聚集在門口,擠滿了委員會會議室的走廊,早上,工作人員不得不奮力從中穿過”。當摩根大膽地宣稱“我毫不猶豫地聲明,我認為私人銀行家是國家的資產,而不是國家危險的制造者”時,皮卡羅反駁道:“你的業務或職業是什么?”當摩根回答“私人銀行家”時,全場哄堂大笑。像摩根這樣不誠實而又自私自利的銀行家們,終究是會給國家帶來危險的,他們從1930年到1932年沒有交過任何稅,被媒體命名為“銀行流氓”,是銀行界自己的詐騙犯。
塞繆爾·英薩爾就是這樣一位人物。他是一位公用事業大亨,在他的公司開始崩潰時,他逃往歐洲。1933年初,當他被指控挪用公款時,他只是簡單地問道:“我所做的事情,哪個銀行家和商業大亨沒有做過?”在被傳喚到皮卡羅面前的第一批銀行家中,查爾斯·米歇爾是國家城市銀行的董事長,這家全國第二大銀行被認為在“導致業務崩潰的瘋狂投機”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1929年,米歇爾收入1206195美元,為逃避支付所得稅,他以遠遠低于實際的價格將股票賣給他的妻子,之后又以同樣的價格買回來。“坦率地說,我出售這只股票是為了避稅。”他承認,銀行向其高管提供了240萬美元的無息貸款,以幫助他們保全自己的投資。一位編輯評論道:“銀行竊賊和銀行總裁的唯一區別就是竊賊在晚上工作。”
米歇爾還概述了該行是如何向早在1927年就違約的古巴糖業公司發放“短期不良貸款”的。在沒有通知投資者的情況下,該行發行了價值5000萬美元的股票,將收益轉讓給國家城市公司,以購買古巴糖業的控股權。與此同時,投資者埃德加·布朗回憶說,國家城市銀行的經紀人建議他將自己手中的22.5萬美元政府債券轉換為國家城市銀行管理的股票進行投資。當他要賣出股票時,股價剛剛下跌,他們讓他繼續持有,盡管后來經紀人為他提供了非擔保貸款,但卻拒絕給他個人貸款。
漫畫《一位明智的經濟學家提問》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受銀行破產影響的美國人的心情,這些人曾堅信努力存錢是正確的舉措
隨著委員會工作的推進,名譽掃地的銀行家們描繪的丑陋畫面令人震驚。即使在20世紀20年代的繁榮時期,銀行制度還是導致了7000家小銀行倒閉。盡管并非所有的銀行家都觸犯了法律,但他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欺詐性的、不道德的——故意歪曲證券的有利一面,不負責任地投資,以損害外部投資者的利益為代價保護內部投資者。在他們看來,如果一家小銀行倒閉,那不是金融體系根本缺陷的征兆,而是適者生存的規律所致。
雖然國會早在委員會之前已經宣布一些銀行的最荒唐做法為非法,委員會還是于1934年6月公布了其調查結果。國會提出的《銀行法》(《格拉斯-斯特高爾銀行法》)已將投資公司與商業銀行分開,并設立聯邦銀行存款保險公司,以保護存款。當國會提出《證券交易法》時,公眾寫信贊揚皮卡羅的工作,并呼吁立法保護。其中一人寫道:“你們的股市監管法案一點兒也不嚴厲,不足以阻止,也永遠無法阻止這種在光天化日下的合法搶劫。”另一人則辯稱,該法案“破壞了基本的人類自由,甚至是以自己的方式損失錢財的自由”。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于6月6日簽署了這項議案,使之成為法律。然而,對華爾街崩盤的指責只是問題的一部分,要弄清楚它為何演變成工業時代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從技術層面上講,大多數經濟學理論都以商業周期為中心,比如消費品和服務的需求周期。當需求下降太多時,制造商就會減少自己的機械、設備和建筑的產出,導致經濟衰退或蕭條。
在大蕭條之前,古典經濟學認為,市場有一種自我平衡的方法,不需要國家干預。當需求下降時,企業生產會減少,貸款需求也隨之減少。貸款需求減少會使利率下降,既刺激企業增加借貸和生產以及雇傭更多的人,又鼓勵消費者支出。在繁榮的20世紀20年代的巔峰時期,伴隨著工業的興盛和城市在公共基礎設施上的大量投資,就業機會大大增加。因此,美國人購買房屋、汽車和電器比以往更多。對政府來說,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似乎是輕而易舉的事。早在1928年, 經濟學家威廉· 特魯萬特·福斯特和瓦迪爾·卡辛斯就提出警告,當經濟萎縮時,政府干預將變得至關重要,以確保消費者有足夠的錢購買產品。許多人現在擁有房屋和汽車等耐用品,建筑業已達到高峰。果不其然,第二年當消費需求下降時,企業的反應是放慢生產。
10月,股市崩盤在投資者中引發了大規模恐慌,他們匆忙退出,并清理自己的債務,而這只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當數以千計的銀行開始倒閉時,不僅消滅了巨大的借貸來源,也使許多人失去了畢生的積蓄。國家跟不上經濟危機的步伐,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他們的生計。他們忙著盤算下一頓飯從哪里來,當然也就無暇顧及購買家用電器了。
《大蕭條:1929-1933》內頁
福斯特繼續呼吁政府進行更多干預,他認為,“如果今天就宣戰”,代價雖將達數十億美元,但美國將很容易通過消費擺脫大蕭條。然而,他沒有坐等戰爭爆發,而是鼓勵國家花錢消滅饑荒和苦難。讓市場自行其是是行不通的。
面對這種觀點,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繼續尋找大蕭條背后的原因及阻止大蕭條的方法,從而構建他的主要理論。1933年,凱恩斯給羅斯福寫了一封公開信,稱:“每個國家的受托人都在努力改善我們的處境。”他警告說,如果總統的努力失敗,“理性變革將在全世界遭受嚴重偏見,并通過正統和革命來進行斗爭”。在一封私人信件中,他發出了更為嚴厲的警告:不要對損壞進步事業和民主國家聲譽的風險掉以輕心。他還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政府刺激消費和形成私人資本的建議。
1936年,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豐富了他的經濟理論。他認為,在股市崩盤之后,政府缺乏干預,反而順從美聯儲,導致了經濟惡化。
沒有政府的支持,大規模失業將持續下去,不斷下降的需求將推動企業削減生產,進而裁員,消費進一步降低。他建議政府出臺大規模的公共支出計劃,以補貼需求和生產的下降,資金不是從美聯儲的中央銀行體系借款,而是通過發行新貨幣實現。
盡管政府在1932年大幅提高稅收,以緩解預算赤字,但凱恩斯認為,事實上,為刺激商業發展,應降低稅收。羅斯福沒有花足夠的錢將這一理論付諸實踐。大蕭條持續了整個20世紀30年代,直到美國增加軍費開支備戰,才有所緩解。在許多人看來,凱恩斯的方法是正確的。戰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成為公認的標準,成為世界各國政府經濟政策的基礎。然而,1963年,安娜·施瓦茨和激進的自由市場理論家米爾頓·弗里德曼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這兩位經濟學家反駁了“凱恩斯主義”的觀點,他們認為大蕭條的真正原因不是需求本身,而是缺錢。這種“貨幣主義”理論并沒有將其歸咎于聯邦政府,而是歸咎于美聯儲。1928年初,美聯儲開始提高利率,抑制了借貸,導致生產下降。隨著經濟開始下滑,美聯儲在1930年和1931年再次提高了利率。
1913年,國會首次建立了美聯儲,以確保銀行系統不會因為擠兌而崩潰(擠兌是由客戶一次性取出所有的錢引起的)。在恐慌時期,美聯儲要確保銀行總是有充足的現金供應來滿足需求。然而,一旦恐慌襲來,銀行開始倒閉,美聯儲反而拒絕支持無力償債的銀行,導致存款蒸發,從而抑制了對商品和服務需求的增長。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聲稱,大蕭條在1933年以后持續的原因是,銀行家們擔心,除了最安全的貸款外,美聯儲不會在困難時期救助他們。更糟糕的是,當1936年經濟指征略有復蘇時,為防范通貨膨脹的風險,美聯儲再次提高了利率。
有趣的是,幾乎沒有人找麻煩的報道,因為大多數儲戶都知道,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要冷靜地排隊取款
除了這兩種主要的思想流派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解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將大蕭條的原因追溯到“一系列歷史事件”,而約瑟夫·熊彼特則將其歸因于一系列的經濟周期同時觸底。胡佛在他的回憶錄中稱,大蕭條的根源不是華爾街的崩潰,而是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聲稱“1932年的歐洲金融危機才是將經濟衰退演變成大蕭條的真正原因”。
這反映了另一種思想流派的觀點,即所謂的“國際視野”。這種觀點認為,大蕭條并非源自美國,也不是由美國人設計的,而是更大范圍的國際衰退的一部分。巴里·艾肯格林和哈羅德·詹姆斯在他們1992年出版的《金腳鐐:1919-1932年的金本位與大蕭條》一書中,將大蕭條歸因于歐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回歸金本位制。
在19世紀,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同意采用金本位制,建立一盎司黃金的固定匯率。這意味著如果國際商人想從其他國家購買商品,可以用本國貨幣購買黃金并支付,也可以以固定價格購買外幣支付。然而,黃金也限制了以黃金為抵押的銀行可以借出多少錢。當黃金庫存枯竭時,銀行不得不縮減發放貸款的規模,這反過來也意味著企業的可用資金減少,從而拉低了生產、就業和消費水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黃金數量不足以滿足世界的需求,促使許多國家暫時放棄金本位制,轉而囤積美元和英鎊。20世紀20年代中期,當一些國家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重新采用金本位制時,難以維持足夠的生產,以便用本國貨幣兌換回黃金。例如,德國被埋在戰爭賠款的大山之下。
1931年5月,當奧地利最大的銀行開始陷入困境時,儲戶紛紛取出存款,然后將奧地利貨幣兌換成黃金,黃金則由奧地利政府儲備提供。當奧地利銀行的黃金用完時,它們被迫停止放貸,導致全國各地的企業倒閉,出現了大規模失業。絕望之下,政府決定放棄金本位制,凍結外國資產,并建議公民將錢存在銀行。此舉引發了一場“山崩”,歐洲各地的客戶紛紛從銀行取出資金,其他國家的政府也紛紛效仿奧地利放棄金本位、凍結黃金交易所的做法。
不久,由于擔心美國很快會步其后塵,投資者也開始從美國銀行取出所有的資金。美聯儲繼續堅持金本位制,提高利率以吸引外國投資者,并阻止他們撤回大宗商品。然而,這是一把雙刃劍,導致借貸減少、企業倒閉、失業增加,并最終導致銀行倒閉。國際理論認為,在羅斯福利用1933年《緊急銀行法》的權力放棄金本位制、讓美元貶值之后,美國經濟才會開始復蘇。
確定大蕭條真正的原因,像決定“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難。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制度問題和缺陷。皮卡羅委員會披露的銀行體系嚴重過剩,生動地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不可持續的繁榮時期“資本主義”的貪婪本質。
不幸的是,由于美聯儲拒絕履行其職責,銀行家忙于保護自己的利益,一旦股市崩盤,股民信心很快就會崩潰,導致大規模恐慌。當所有儲戶都清算自己的財富時,銀行倒閉了,儲戶們的畢生積蓄化為烏有,他們的企業也倒閉了,此后人們手里沒有錢,市場也沒有需求,經濟無法復蘇。美聯儲加息只會加劇這些問題,在整個世界陷入經濟崩潰之際,繼續抑制借貸和投資使這場經濟崩潰成為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戰爭。
《大蕭條:1929-1933》,【英】凱瑟琳·馬什/編著 畢元輝、劉也銘/譯,中國畫報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