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時代奮斗者|她在上海古北“小小聯合國”做“理事長”
【編者按】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
上海從曾經的小漁村發展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從來不缺少擁有實干精神的奮斗者。他們是這座城市里平凡的工作者,卻兢兢業業書寫歷史。
4月6日起,澎湃新聞推出“新時代·奮斗者”系列稿件,向家國追夢人致敬。
盛弘是上海長寧區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這個國際社區的居民來自近50個國家和地區,她的殺手锏就是英語和開放式的思維模式,參與并鼓勵老外辦個展,搭建開放靈活的民主協商平臺——古北市民議事廳。盛弘激發了居民區的治理活力,在古北國際社區這個“小小聯合國”中,共建出了一個“融情大家園”。
盛弘與居民在古北市民議事廳 本文圖片均由長寧區提供
“小小聯合國”里有了“市民議事廳”
1996年,全國第一家涉外居委會——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榮華居委會成立,這是上海最早規模化開發的高標準國際社區。在小區里,隨處可見日本人、韓國人、新加坡人、印度人、土耳其人、英國人……曾有兩個外國家庭為了一個停車位吵翻天,更有一外國家庭在家里開“轟趴”吵到鄰居導致報警……
疫情期間,盛弘(圖中)上門檢查情況
傳統的基層工作方法在國際社區“水土不服”,該怎么辦?
盛弘在虹橋街道乃至長寧區,曾是“現象級”的人物。10年前,30歲的盛弘告別其任職的美資企業,轉身來到社區。雖然工作場景大轉換,但她在外企學到的管理學模式和柔性管理方法,在榮華派上了用場。
針對國際化社區的特點,2014年,盛弘倡導搭建了由中外居民組成的協商議事平臺——古北市民議事廳。這個自治載體,居委會適度“讓位”,社區相關利益方自行“補位”,中外居民可以自主議事。議事員都在社區里有著自己熟悉的“圈子”,頗具民意代表性。
疫情期間, 盛弘(橙色馬甲)上門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
“古北市民議事廳”搭建后曾有一場頭腦風暴。荷蘭居民珍妮弗提議,不妨開設居民私藏展,并帶頭進行首場展出,然后西班牙籍議事員瑞卡多也毛遂自薦,想開亞洲地圖展。原來,瑞卡多當年就是無意中翻到了中國地圖,于是說走就走來中國扎了根。十幾年來,他搜集了不少古老的亞洲地圖,希望能為西方人看亞洲提供一個獨特視角。
居民的事,就是“大事”。在盛弘的領導下,居民區干事開始為瑞卡多圓夢,提供場地、幫忙裱框,為展覽做雙語翻譯……開幕式上,盛弘送來了鮮花、水果、咖啡,西班牙駐滬領事和中外朋友們到場助陣,讓瑞卡多倍兒有面子。
“我能夠感受到盛弘對工作的用心。”議事廳議事員、菲律賓籍居民王煊熔坦言,她剛開始來古北有點水土不服,因為議事廳這個平臺,漸漸認可了如今的生活環境,現在更是贊不絕口,“這個平臺解決的是實際問題,比如養寵物糾紛,停車位糾紛等等,都不是來虛的。”
“老外+老外”柔性化關心服務
疫情期間,盛弘帶領團隊針對境外輸入防控難,提出了“老外+老外”柔性化關心服務。
“俗話說,老鄉幫老鄉,讓老外之間去溝通往往更奏效。”盛弘記得防境外輸入時,一位韓國籍居民從韓返滬后,按規定實行居家隔離,有一次測量體溫超過了37.3℃,“當時屋內開著地暖,房間內有食物的味道,但他不愿意告訴我之前吃了什么,也不愿再測溫。”
盛弘說,如果兩次體溫超過了37.3℃,就該采取一定措施了,但因為對方的不配合,場面一度陷入僵局。這時,盛弘想到了在韓國居民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文先生,最后,由文先生和那位韓國籍居民溝通后得知,因為吃了火鍋,房間里開著地暖,導致隔離人員的第一次測溫結果偏高,等屋內通風后,體溫便恢復了正常。
盛弘工作照
“盛弘的手機里有幾千個聯系人,最緊張的那幾天,她每天睡眠也就3、4個小時。”新古北物業國際花園小區物業經理朱麗花透露,由于盛弘前期的悉心耕耘,榮華居民區扎實的國際社區治理基礎也在疫情防控中顯現。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作為社區治理的“三駕馬車”,建立起緊密的聯防聯動機制,疫情時有一個專門的疫情防控工作群,居委會干部和各小區物業、業委會負責人都在群中,相關情況都會在工作群里迅速反饋。
10年過去了,盛弘所在的榮華居民區,從最初的“門難進”,到如今的“五湖四海一家親”,盛弘與基層的工作人員們摸索出了一套適合國際社區的工作方法,有完備的工作法,有規范的議事廳,還有熱心基層工作的居民區干部及志愿者隊伍,儼然已經形成了“榮華模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