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逼成神之后,一心求死的鄉(xiāng)村守廟人
編者按:被忽略和遺忘的人如何活下去?陜北農村,一心求死的神漢亞軍成為黎小鋒和賈愷聯合制作的紀錄片《游神考》中主人公。天生流浪,被妻子拋棄,亞軍困惑他所遭受的苦難是否另有旨意。他是貧困鄉(xiāng)村里的守廟人,相信自己能和某種神靈恰通,擁有治愈他人的魔法。
影片的亂序剪輯編織出農村生活的模樣:鄉(xiāng)村里約定俗成的儀式,神怪節(jié)日和不言而喻的貧窮。兩只作為犧牲的羊深化了紀錄片的詩性和宗教色彩,導演給它們帶上Go Pro,因此獲得一些意外鏡頭。神漢與羊,兩種視角,構成民間神學里的影像救贖。
紀錄片《游神考》海報
點擊觀看紀錄片《游神考》預告
農藥、老鼠藥、安眠藥,亞軍都試過了,就是死不了。作為神靈的使者,屢次被死亡拒絕,有些荒誕,可主要是無望。
亞軍是位陜北綏德的神漢,他掃堂續(xù)香,守護著村廟里的神像,也在黃土塬上游走,四處給人看命治病。他說:“如來佛打發(fā)我下來,我有任務呢”,要“救苦救難”。鏡頭里,廟堂口和廟會現場的鏡子上,“有求必應”出現了很多次。在家家戶戶的窯洞里,亞軍倚在炕前,握著鐵蛋(鐵球)給人解讀前世今生的命運,再用有神力的右手給人按摩一番,以治病痛。神的任務,亞軍不愿意收錢。
陜北梁峁交錯,溝塹縱橫,一年四季多風少雨,淺淡的土黃色是這里永恒的主色調。由于處于農耕文明和游牧文化的交融地帶,陜北地區(qū)的民間信仰也是雜融的。這里以信奉萬物有靈的薩滿教為原始信仰,加之對祖先、神話人物和英雄人物的崇拜,再融合上各派宗教的影響,形成了泛神文化[1]。敬畏神鬼仙靈是自古承襲而來的,但對這里的民眾而言,信神遵從的是實用主義,神的司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賜福保佑。因而陜北地區(qū)廟宇繁多,且往往是一廟多神。
跟著亞軍,黃土地上的苦眾們逐一登場,身體的苦難除不去,心里的苦難解不開,“家里生活不順當”,這些人被逼得沒了法子,只好“上山求神神保佑,平平安安”。他們抱怨在現在的社會“沒有發(fā)言權”,日子跟缺乏水分滋養(yǎng)的黃土一樣貧瘠苦悶,有些求神之人,更是“事太多,命太苦,沒辦法說”。人力解決不了的事情,自然就轉向了神。
要說信眾們無力又無奈,神使又何嘗不是呢。神性是被指派的,人選擇生靈成為神的化身,神又選擇人成為媒介傳達神旨。
在陜北,民間從吃食到敬神,自古都少不了羊的身影。取其“祥”意,羊在漢墓畫像上便貴為主神。如今每年祭祀,羊仍是神。角上纏上紅綢,脖頸上掛上神牌,接受村民祭拜,兩只白絨山羊自此便分別被選做“正神”和“陪神”,成了神羊,享受起小灶和游蕩的特權。哪怕有時大風會掀翻食盆,玉米粒扣撒一地,混上了些黃土,也還是比干癟的秸稈有滋味。
跟羊一樣,亞軍也不是天生神媒,而是屬于后天被邊緣性附身的類別,也就是“人為靈附”[2]。成為神漢前,亞軍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在家中排行老二,娶了媳婦抱了兒子,還養(yǎng)著豬。盡管媳婦是從人販子手里買來的,可有人相伴終是甜蜜的,結婚照上,兩個人羞澀地笑著靠在一起。
被靈附身的神媒往往要經受慘烈的神啟過程,生理上突然發(fā)病或癲狂,心理上還可能遭受身邊人的猜忌質疑,甚至歧視。亞軍的神啟發(fā)生在結婚后不久,路遇被軋斷尾巴的蛇后,無法解釋的災禍就開始接連發(fā)生。家里的豬發(fā)燒燒出了瘋病,跑出去死在了河灘上。三歲大的兒子意外被開水燙死了,尸體放在山峁五天,竟突然消失不知所蹤。一切常事都在消散。亞軍開始生怪病,發(fā)起癲,左手也成了殘疾。他伸出手給鏡頭看,說那是觸犯天條的后果。
最后一絲世俗的幸福是亞軍自己放手的。因為不想拖累媳婦,他把她打走了。“我叫譚錦榮”,妻子離開時說出了自己的真名。她讓亞軍“記住”這個名字,還讓婆婆不要扔掉自己的衣服。可這個被自己親手趕走的年輕媳婦,除了曾穿紅戴綠地出現在夢里外,沒有再回來過。
而從知道這個名字的那天起,亞軍徹底沒了家,徹底從了神。
如陜北民歌里所唱的,“聽見干妹子唱一聲,渾身打顫羊領牲”。化身成神是有期限的。到了日子,羊就要領牲[3]。領牲時,祭民將酒或水灑在羊的背上、耳朵上,經水一激靈,羊若全身抖動,就說明神接受了請愿。當然羊若不動,據說人照樣有辦法讓它發(fā)抖[4]。神靈接受了請求,羊的任務只剩下最后一道。它要帶著做神時積攢的福分,接受宰殺,供養(yǎng)真神,以應民愿。四蹄朝上的那一刻,不知神羊是會想起跟著村里老漢閑逛的逍遙日子,還是跟在凡羊同伴身后跑跑顛顛、只吃草飼料的時光。
成神不由己,化骨也不由己。村民們頭戴三道道藍的“羊肚子手巾”[5]跳秧歌,鏡頭切換,亞軍倚在“有求必應”的鏡子旁,表情關切而凝重。
無可選擇的不光是羊,亞軍說他也是“被逼上山的”。神啟前,曾有人找到他,要他加入神漢隊伍,但他稱自己又傻又笨,拒絕了。沒成想,“癲癇病”就從那時開始了。或許,神媒肉體的抖動,既是苦痛,也是神靈溝通的方式。
向陽的山彎處,沿崖砌著雙孔窯洞。褪色的灰藍色窗欞子裸露著,最下部用石塊壘搭塞住。亞軍扒開一塊貼近地面的磚,爬著鉆進去。屋里只有擱置不用的農用工具,是久未住人的荒涼樣貌。這處二十多年前建成的窯洞,大概曾經是人類亞軍未成為神使前的棲居地。
雖然老窯洞已無人居住,但他仍時而回去打掃,坐在洞口的雜草后面,靠著窯洞門板出神。話外音里,亞軍念叨了很多遍“我叫譚錦榮”。二十多年了,他還在回味妻子的臨別附言。鏡頭搖過,亞軍的臉遮在陰影里,眼神里似有往日的回憶。
母親不明白亞軍為什么要自殺,只知道自殺讓他變得瘋癲。她更不理解他身上的神性,直叫他用治母病來揚名立身,亞軍因此跟母親拌嘴爭吵。那是片中少有的日常情緒性對話。老窯洞里,亞軍算到明年自己有難。他說要逃出去,他不怕死,但“死就死在外面,不想死在家里”。
作為神與人之間的媒介,亞軍是稱職的,人們認為他很靈,他的右手和睡功煉就的鐵蛋能治病。但他治不了自己的病,也消不了自己的苦難。
他挑著擔,望著天,雙眼掛淚,哀切地唱“師傅呀,我前前后后受的難...師傅呀,你快來救我呀...你快來救我呀...”。
影片結束,可那腦鳴般尖刺的器樂聲卻久久回蕩在耳邊。不知道亞軍左手舞動著通神,是否也在祈愿,又能否能夠得到回應。
十月,主題為“生·活”的第四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在杭州西湖畔的中國美術學院落幕。
本屆大會的主競賽單元“D20提名”中涵蓋了9部紀錄長片,澎湃新聞·湃客聯合凹凸鏡DOC,挑選了其中三部以中國故事作為主體的紀錄長片,聊聊西湖邊的在地故事,以及記錄之外的主創(chuàng)經歷。本文為“在西湖邊思考中國”系列的第二期(第一期:貧困村里的村支書,背負著無法卸任的“秘密” | 眼光 )。
參考文獻:
[1] 劉翠萍.《陜北信仰民俗探析》.延安大學學報.2011年6月.82-86
[2] 岳永逸.《家中過會:中國民眾信仰的生活化特質》.2008年1月.101-121
[3] 李東風.《陜北綏德寨則山石綿羊陣調查》.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
[4]劉國欣.《神性陜北》.延安文學.2016年01期.189-199
[5] 蒲怡囡.《綏德縣民眾信仰心理調查》.2012
文 / 胃是黑洞君
點擊下方,看看凹凸鏡DOC影評人對《游神考》背后民間神學與混沌地貌的社會性思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