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史”關鍵詞|上世紀70年代的“四三方案”是怎么回事?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四史”,是黨員干部的一門必修課。繼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首度開設“政治關鍵詞”專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二度推出“政治關鍵詞”專欄后,澎湃新聞繼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開啟“四史”關鍵詞。
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69篇,關鍵詞是“四三方案”。
對外貿易工作出現轉機
上世紀60年代初期中蘇關系趨于緊張后,毛澤東曾考慮過,要擴大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交往,引進先進技術設備。但是,由于國際環境深刻變化,國內極左思潮蔓延,形式也比較緊張,進出口工作被指作“崇洋媚外”,或被認為是“為封、資、修服務”,毛澤東的想法一直沒有實現。
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 新華社資料
到1960年代末70年代初,“小球轉動大球”讓中美關系得以緩和,中國也重返聯合國,一些西方國家與中國建交,這樣就打破外交孤立、封鎖局面,漸顯開放態勢。1972年2月毛澤東同尼克松談話時批判了國內的一些極左思潮,他說:“你們要搞人員往來這些事,要搞點小生意。我們就死也不肯。十幾年,說是不解決大問題,小問題就不干,包括我在內。后來發現還是你們對,所以就打乒乓球。”隨后,在中美上海公報中,雙方同意為逐步發展兩國間的貿易提供便利。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日趨增多。1973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西方發達國家急于為過剩的產品、設備、技術等尋求出路,這為我國外貿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國內,1969年中共九大召開后,周恩來就開始努力恢復我國外貿工作,并批判極左思潮。1970年9月18日,他與外事部門有關負責人談話時指出,不要以為只有中國才行,就我們一家,眼里沒有別人,在外事部門,還要繼續批判極左思潮。同年10月12日全國貿易會議召開,周恩來在會上講話中多次批判極左思潮說:“商人就是商人,貿易就是貿易,資本家怎么能把我們的‘精神’拿去變物質呢?!他還說,現在讓這些人鉆進來做買賣,他們賺了錢,但我們國家強起來了,得到了好處。”
“四三方案”的出臺
“四三方案”是“文革”期間最大的引進工程,也是繼“一五計劃”引進156項工程后第二次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設備規模最大、種類最多的方案。這套方案從引進化纖設備開始,主要是為了解決吃飯穿衣等基本的民生問題。
其時,我國尚未從“三年自然災害”恢復過來,生產能力又受到“文革”影響,物資緊缺。以穿衣為例,當時棉布供應緊張、又缺少生產化纖等替代性產品的技術設備,人們基本的穿衣需求都得不到滿足。1971年毛澤東在南方視察,發現買一條俗稱“的確良”的滌綸褲子都要排兩個小時的長隊,他感慨萬千,和周恩來溝通之后,當即決定購買生產技術,并對需要引進的其他項目進行通盤研究、全面規劃。
1972年1月,根據毛澤東和周恩來指示,國家計委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討論。1月22日,李先念、華國鋒、余秋里向周恩來報送國家計委《關于進口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設備的報告》,建議引進我國急需的設備和材料,即進口四套化纖新技術成套設備,兩套化肥設備,約需四億美元。2月5日,周恩來批示同意該報告并報毛澤東。毛澤東當即批準。隨后,國家計委組織考察組赴西歐、日本進行考察。西方國家對我出口項目反響熱烈,在當時有利條件下,中央進一步擴大對外引進的規模。5月5日,冶金部建議進口國內鋼鐵工業長期以來急需、但受文革影響中斷試制的1.7米大型鋼板軋機。11月7日,國家計委再次提出《關于進口成套化工設備的請示報告》,建議進口6億美元的23套化工設備。30日,周恩來批準這個報告,并準備采取一個更大規模的引進計劃。
1972年2月,毛澤東主席圈閱、周恩來總理批準的國家計委《關于成套進口化纖、化肥技術設備的報告》復印件。
1973年1月2日,在順利引進上述一系列項目的基礎上,國家計委向國務院提出《關于增加設備進口、擴大經濟交流的請示報告》。報告在對前一階段對外引進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建議利用西方處于經濟危機引進設備對我有利的時機,在今后三五年內引進約合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簡稱“四三方案”。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纖、3套石油化工、1個烷基苯工廠、43套綜合采煤機組、3個大電站、武鋼1.7米軋機,以及透平壓縮機、燃氣輪機、工業汽輪機工廠等。此后,在這一方案的基礎上,又陸續追加了一批價值8.8億美元的項目,計劃進口總額達51.4億美元。
“四三方案”實施的意義
“四三方案”是在當時特定背景下,面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大規模經濟交流。利用當時引進的技術設備,前后共興建了26個大型工業項目,總投資約214億美元,到1982年這些項目全部投產。雖然引進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問題,但不可否認,這一方案是批判極左思潮、落實黨的政策的產物,它的批準實施,帶動了我國對外引進工作的全面展開。在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設備方面,除“四三方案”的化纖和化肥等成套技術設備外,其他重要項目還有:從美國引進彩色顯像管成套生產技術項目;利用外匯貸款購買新舊船舶,組建遠洋船隊;購買英國三叉戟飛機,增強民航運輸能力,等等。此外,外貿、金融及與之有關的其他經濟領域,都出現了經濟交往的高潮。
這一方案實施后,大規模的技術設備引進夯實了我國技術設備實力、加速了工業化進程,并因此推進了生產力的快速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同時,大規模引進也促進了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技術交流,突破了以往過于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禁錮,為隨后的改革開放奠定了物質、技術和思想基礎。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