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學生寫家史︱鞋墊、馕、煤礦和艾德萊斯
美國歷史學家卡爾·貝克爾曾說:“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澎湃新聞·私家歷史特別推出“大學生寫家史”系列,記錄大時代下一個個普通家庭的悲歡離合。
過兩天就是肉孜節了,家里的洗衣機和媽媽就沒有消停過。肉孜節是維吾爾族第二重要的節日,今年因為種種原因,我們不能去到托克遜的姥姥姥爺家過節,大掃除后的屋子里很干凈,也有點冷清。
因為節日是根據伊斯蘭教歷定的,所以我也不清楚每一年的節日具體是什么時候。每次媽媽給我們全家買回來新衣服,說“這些衣服先不要穿出去玩啊,等過節了去托克遜姥姥姥爺家穿”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啊,肉孜節要到了。
每次肉孜節去托克遜姥姥姥爺家,還沒進院子里,就能在村口聞到很濃的節日味道。家里的女性長輩們都擠在廚房,用半米長的樹枝筷子在油鍋里攪拌著炸出馓子,撈出來馓子后再在油鍋里炸一炸有“小肚子”的包爾薩克。每一個維吾爾族人家里都會有一柜子的玻璃器皿,平時就靜靜的待在柜子里,等到過年過節,它們就會從柜子里出來透透氣。小孩子的任務就是把這么精美的玻璃器皿拿出來小心地擦拭一遍,拿出葡萄干、巴旦木、薄皮核桃、無花果和大棗等倒到中型的玻璃碗里,大盤子則是為馕和馓子準備的。
等到客人來了,鍋里熱著的手抓肉和羊雜碎就上桌了。姥爺那一輩的男性幾乎隨身攜帶著一把英吉沙刀,把大塊的肉切小了給我們小孩吃,姥姥她們去給每一個人舀羊肉湯喝。馕、肉、湯在餐桌上傳遞著,話題也交換著。因為長長的餐桌是鋪在板床上的,坐墊是精心縫制的柔軟的床墊,所以聊天環境很舒適,大人們一聊就是一下午。在我的印象里,他們總是很少聊過去的事情,關于家史的內容我幾乎沒有怎么聽到過,他們的話題總是圍繞著圈養的牛羊、作物的收成還有家長里短。對這些不感興趣的我就跑出去跟村里的小孩子們玩,去用嚼碎了的馕喂貓,去田里摘苞米,去馬路邊打陀螺。節日當天的孩子們都活力滿滿,女孩子們都穿著新的艾德萊斯裙,編著麻花辮。
鞋墊
姥姥姥爺說她們那個年代的肉孜節也是這樣,不過條件沒有現在這樣好。新疆雖然以瓜果聞名,但是那個年代過節的時候,因為保存條件的限制,家里都很少能看到新鮮蔬果的影子。
母親家里世世代代都是農民,在克爾堿的小村子里,生活沒有太多的動蕩,很平靜??藸枆A就是吐魯番地區托克遜縣的一個小鎮,若不是這次回鄉路上媽媽給我指了指公路兩旁雅丹地貌里嵌著的一排排小山洞,說這些是當時抗日戰爭的時候為了躲避轟炸而挖鑿的,克爾堿在我的印象里一直就是一片與外界隔絕的桃源。但是事實上,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新疆以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了抗日戰爭的“大后方”,為支援前線抗戰和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即使自己的日子都過得緊緊巴巴,質樸而愛國的新疆人民還是展開了一場場抗日捐獻運動支援前線。這可能也是為什么聽不懂漢語的姥爺也鐘愛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吧。
在1937年成立的新疆民眾抗日救國后援會中,托克遜是總會直屬的第十一小組,隸屬于新疆民眾抗日救國后援會,在抗日捐獻運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寒衣運動就是眾多抗日捐獻運動中之一,是為前線抗日戰士捐獻在冬天保暖的衣物。外曾祖父是個心靈手巧的人,經常在家里進行一些小手工,編編竹籃、納納鞋底和做做鞋墊,現在家里的滿含高科技味的空調上還放著外曾祖父編的竹籃,里面還放著一束花。結束農活后,外曾祖父就常常去集市上賣這些玩意補貼家用。姥姥告訴我,她自己也幫著外曾祖父納了好多鞋底,做了很多衣服和鞋墊,在寒衣運動的時候捐了出去。原來這個我道出名字別人都要問第二遍的小鎮,曾用自己的棉花與針線,溫暖了遠方抗戰中的人們。
馕
關于抗戰的故事,多是家人們封存的記憶,扶額許久后回憶出來的。他們侃侃而談的,多是過去那些清貧的日子,尤其是母親,過去一二十塊的薪水,一分錢的冰棍,沒有水果的冬天,以泥巴為玩具的童年。這應該是為了讓我們明白過去的日子有多么不容易,現在不愁吃喝的生活多么來之不易吧。這些憶苦思甜中,尤其是關于“吃”的最多。
馕是具有新疆特色的食物之一,它在維吾爾民族心中占有“可以一日無菜,不可一日無馕”、“一日不吃馕,兩腿直打晃”的地位,同樣,馕也是古老維吾爾文化的見證,新疆古墓葬考古發掘表明,馕作為一種食物早在唐代就已在當地普遍流行,媽媽和姥姥姥爺提及過去的生活,馕總是不可少。
馕的制作,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創造食物的過程,更是增進家庭感情和促進鄰里關系的過程。當時整個村子的條件都十分差,能夠蓋起馕坑的只有幾家,由于外曾祖父的勤勞吃苦,家里條件相對不差,蓋起來了兩座。因為村子很小,一家要做馕的消息很快就能傳到村里的家家戶戶,沒有了馕餅庫存的或者閑著無事的人家就會聚到要做馕的那一家里,一起和面,揉餅,壓花。與現在街上的維吾爾族馕店不同的是,當時做馕的都是婦女和女孩子。
克爾堿外曾祖母家廢棄的馕坑
當時的維吾爾農村家庭仍保持著男耕女織的傳統勞作模式,當我向母親詢問外曾祖母的職業時,母親以一種“你在想什么”的疑惑表情和語氣回答道:“外曾祖母沒有工作啊,就是家庭婦女,當時的女子是不在田里干活的,最多在家里的小手工業方面幫幫忙,外曾祖母和姥姥就常幫著外曾祖父編編竹籃和做做鞋墊?!痹诋敃r的農村,女性的社會地位也較低,女性群體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也尚未覺醒,早婚、包辦婚姻等都是她們不能逃脫的命運。經濟文化的落后是主導原因,宗教習俗文化如“餐桌上最年長的男性起了禱告后才可以動筷”等也是維吾爾族鄉村女性主義的沉重的枷鎖。雖然我國婦女很早就開始了打破封建禁錮的運動,但是直到今天,維吾爾族女性的社會地位、家庭地位仍較低,女性主義仍處于較落后的階段。
在家里的男性忙完了一天的農活回到家里的時候,奶茶加馕的搭配總會給予他們胃和心理的極大安慰。在準備晚飯時,總要討論的一個小話題就是,今晚吃啥馕。馕有50多種,艾克曼馕、庫徐克馕、托喀西馕等等等等,他們的主料也是品類繁多。但是由于家里的貧窮,母親說,當時家里多做的都是以黑麥為原料的馕。相對于現在的白面馕,口感較粗糙,但是就是這樣粗糙的馕,伴隨了母親簡樸的童年——在縣城讀寄宿高中的母親每周末去上學時書包總是鼓鼓的,書不多,但是有五六個馕,在圖書館整日學習時的午餐是馕和白開水,在田地里幫姥爺干活間隙嚼著墊肚子的零食是已經干了的馕和麥穗。母親是這樣,其他貧苦的維吾爾族農民也是這樣,不過,有馕陪伴的他們,依舊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馕在維吾爾族文化中超越了食物本身,它們是日常交往中的禮物,是宗教儀式中的媒介,是圓滿人生的代表,是維吾爾族人民繁盛的生命源泉。
各式各樣的馕
煤礦
母親的童年記憶多是關于那個黃土蓋的小院和散落著谷子的田野,等到縣城上了寄宿初中后,姥姥姥爺在克爾堿煤礦的職工食堂找到了一份工作,所以母親之后的家庭記憶,多圍繞著這個小食堂和煤礦。
新疆的工業起步較晚,基礎也較弱,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時工業發展基本一片空白,僅有十幾家工廠,這些零星的工業企業,其實也僅是設備陳舊的小工廠,人們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生產工具等,都要依賴內地或從國外進口。直到1951年,在國家一五計劃的指導和駐疆人民軍隊的幫助下,新疆才在八鋼戈壁灘上建起了第一座高爐。后來隨著對新疆地質的探測,它豐富的礦產資源逐漸被發掘,煤炭工業的發展也逐漸步入了高速軌道。其中,姥姥姥爺居住的克爾堿地區就屬于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煤礦的開發和建立在最初就已經開始了,外曾祖父也曾在煤礦工作過。
姥爺回憶道,外曾祖父時期的煤礦條件十分落后。煤礦工人們首先用鋤頭等工具將巨大塊的煤礦敲碎成小塊,再背到背上,一人幾十公斤,再用木板車等工具將它們拉上來。到了姥爺的時期,煤礦開始現代化了,開采時多使用炸藥,將礦產炸碎,再使用在鐵軌上行進的礦車將礦產拉出來。現在的煤礦已經逐漸朝著自動化的方向發展,煤礦的開采也是由機器操作,煤礦運出時采用的是全自動化的皮帶傳送機,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人員的傷亡率也大大降低。
現克爾堿地區煤礦之一
當時落后的條件下煤礦工人們的保護設施也十分簡陋,像樣的只有一個頭盔,甚至工作服都是自己的便裝。在母親的印象里,從礦里出來的工人從衣服到四肢再到臉,只要是裸露的皮膚,都布滿了煤煙顆粒,黑黢黢的,只有眼白和笑時露出來的牙齒是白色的,他們在食堂狼吞虎咽地抓起的白色大饅頭上都印著黑色的五指印。
令我母親十分驚訝的是,即使工人們的工作環境惡劣,工作量巨大,但是他們總是保持著高度樂觀和積極的心態。下礦時總是一起唱著歌,作業時也是如此,在背煤時也是互相幫助。飯間和工作結束后是最熱鬧的。即使累到直不起腰、兩腿直打顫,他們在吃飯時的玩笑和打趣也停不下來。下班后更是圍坐在一起,喝著奶茶就著馕,彈著冬不拉克唱著歌,歡聲笑語總是在他們之間。因為他們知道,靠著這個煤礦,這個小村子的美好未來就在路上了。
在維吾爾人民的骨子里,就流淌著勤勞踏實肯吃苦的血液,在經歷了兵敗西遷、投靠蒙古、外族騷擾和剝削統治后才迎來解放,在國家的引導下從長期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綠洲農業慢慢發展到現在完整的特色產業體系,他們總是對國家抱著滿滿的期望,對自己的生活總是保持滿滿的熱情。
艾德萊斯
提及傳統的新疆維吾爾族姑娘,人們印象中浮現的都是深眼窩、高鼻梁、花帽子、麻花辮和艾德萊斯裙。在當時小村子里的維吾爾族姑娘心里,艾德萊斯裙只是漂亮的小裙子,而現在的艾德萊斯裙背負了很強的文化使命,作為維吾爾族服飾技術、民族文化風格的代表,是文化“走出去”的媒介。
小農村的艱苦條件并不允許長期穿著高檔的面料和勞動投入量很大的服飾,所以母親的艾德萊斯裙只有在肉孜節和古爾邦節才能穿出來,姥姥的縫紉機在節前也是忙碌異常。
艾德萊斯的絲綢十分講究,其中蘊含的是維吾爾族古老的扎染工藝手工制作,嚴格的工序,和純天然的燃料,就像石榴皮、彩色礦石等。每次節前要做新裙子的時候,媽媽總會牽著我的手去制作艾德萊斯絲綢的老手藝人那里去挑選自己喜歡的布料。艾德萊斯布料成品一般為40-50厘米幅寬,被裁成每段6.2-6.5米出售,恰好是一件連衣裙所用的面料,出售時,只按塊不按米,這是艾德萊斯特有的售賣方式。由于家里條件的貧苦,裙子都是布料買回來之后姥姥自己縫制的。母親在姥姥做裙子的時候就時刻圍在縫紉機的左右,看著線隨著機頭上上下下的在布料上游走,心里十分期待著穿上它的模樣。在裙子做好后,母親總會忍不住提前穿上,在鏡子前擺弄著,節日前的夜晚也會激動得睡不著,想著明天可以與好朋友們一起穿著漂亮的新裙子跳舞,比誰的裙子轉起來裙擺甩得更大更好看。
維吾爾族小朋友
艾德萊斯裙在顏色上總能給予人很大的視覺沖擊,靚藍色、大紅色、明黃色、翠綠色、深紫色、甚至黑色都可以出現在同一塊布料上,還有各種花蕾圖案、熱瓦普琴圖案、練到紋圖案來增加布料上圖案的變化??粗@些艾德萊斯的五彩的裙擺在陽光下擺動,就能感受到維吾爾族少女的朝氣和活潑。
維吾爾族女性偏愛裙裝,在平常的日子里也基本都穿著各式各樣鮮艷的裙子。但是過去穿裙子時下面必須穿褲子或者襯裙,穿著艾德萊斯裙時也是如此,這在現在看來,有些奇怪與別扭。同時裙子上面也一般穿著坎肩,套著袷袢式外衣??偟膩碚f就是裸露出來的皮膚不能太多。若不戴花帽,則要圍著頭巾,不能露出頭發。這些服飾特點與伊斯蘭教文化的影響息息相關。
隨著社會的發展、審美的變化和思想觀念的革新,維吾爾族女性的穿著不斷發生著變化。以母親和家中青年、中年女性親戚為例,她們日常的穿著已經不再是傳統服飾,即使在節日時也很少穿著,她們的穿著和現代女性沒有什么不同。工序復雜的傳統服飾在質量好價格低的現代化服飾面前失去了競爭力,逐漸開放的思想也讓年輕女性放棄了遮得很嚴實的穿衣風格。只是姥姥那一輩人現在依舊穿著長袍式的五彩長裙,堅持圍著頭巾。在街上,第一眼看到她們就能知道她們是維吾爾族(或者哈薩克族)女性。
現在以艾德萊斯為代表的維吾爾族傳統服飾多作為一種禮儀文化和傳統文化出現在特殊場合中,工業化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傳統服飾的發展。傳統手藝人品牌意識、推廣意識的缺失、民族審美理念對當代消費需求的不滿足等都導致了艾德萊斯裙等民族服飾的困境。母親兒時的一位朋友現在就在致力于維吾爾族傳統服飾在當今時代潮流下的革新和推廣,還有很多其他維吾爾族設計師也回歸到家鄉,想要守住這個傳統服飾文化,守住曾經過去一個個維吾爾族農村少女對于新裙子的那一份期待。
作為世世代代都平平淡淡地生活在西北小鄉村的家庭,沒有多么精彩的起伏動蕩。住在黃土蓋的房子里的人一生都在為生計奔波,眼前看到的只有吃什么、穿什么和能不能生活下去。所以在母親和姥姥姥爺的回憶講述中,聽不到太多關于國家政治的內容,多的是在清貧的日子里怎么苦中作樂,語氣中透露出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
人類學關于物的研究由來已久,從作為人類社會演進過程不同階段的標志物,人與人、社會與社會關系的媒介,到物所承載的象征意涵和分類,再到物的技術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筆者也選擇通過家族成長過程中具有特色的物品來表現形成家族品格的過程。作為當下發展遇到一定困境的少數民族,現代化的沖擊使得維吾爾族的民族獨特性正在慢慢消逝,在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部分特色文化也被主流文化所代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建構者,少數民族作為一個國家大的民族背景下的特殊群體,對于豐富國家的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軟實力方面有不可缺失的作用,這些具有蘊含民族文化的民族特色的物品也是人類文明傳播發展的媒介。各式各樣的馕里面包含著的既是維吾爾族對糧食的敬畏,也是民族的社會關系,鮮艷亮麗的艾德萊斯的花紋里蘊含著維吾爾族的民族風情,也藏著文化傳承的歷史困境,充滿歡聲笑語的煤礦是經濟發展計劃對于小農村影響的縮影,粗糙的鞋墊、竹籃,代表著邊疆人民對于國家政局的擔憂和國家響應的支持。
聽聽老人們講述過去的故事,讓我對那個破舊的院子和自己的民族身份有了重新的理解和認識,他們不止鞋墊、馕、煤礦和艾德萊斯。
參考文獻
[1]呂華嵐,孫瑤,白原.論現代化進程中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J].遼寧經濟,2019(01):70-71.
[2]馬小艷.新疆抗日捐獻運動(1937-1945)[D].西南大學,2013.
[3]孫嬙.絲路文化視野下的“馕”與維吾爾族社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8(03):84-88.
[4]王靈桂,《新疆發展史》,[EB],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安郁汐.艾德萊絲綢及服飾文化研究與推廣策略[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9,2(11):81-83.
[6]田海文.淺析維吾爾服飾文化[J].山東紡織經濟,2019(09):37-38+44.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