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隔代養育》:用祖輩智慧,化解“三代同堂”難題
“隔代養育”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根據統計,80%的中國老人在不同程度地參與到養育第三代過程中。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祖輩和兒女輩、孫輩與親家的沖突并不鮮見。
論壇現場。
10月25日,上海家長學校重陽節主題活動暨“隔代養育智慧叢書”新書發布會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辦,叢書共分為五冊,從隔代養育的理念與方法、祖輩的心理健康、祖孫三代關系的處理等五個角度出發,闡述祖輩參與隔代養育的價值,分析隔代養育中存在的問題;這套叢書,也是國內第一套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并指導祖輩養育的通俗讀物。
“隔代養育”是中國獨有的社會現象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范蔚文提到,當今的中國社會,正經歷著一個和發達國家類似的發展階段,那就是過去以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大家庭為主的家庭模式,正逐漸向以核心家庭為主的模式轉變。
在中國,隨著第三代的出生,許多已經獨立成家的年輕父母,會再次與祖輩共同組成臨時的三代同堂家庭。這是一種中國社會獨有的社會現象。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范蔚文
“祖輩雖無義務教養孫輩,但是出于對子女、對孫輩的愛,他們往往主動請纓。這些祖輩大多有著強健的體魄,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承擔這份育孫的重擔。”范蔚文提到,根據一項“中國城市家庭教養中的祖輩參與問題研究”課題調查數據,祖輩初次參與養育第三代的年齡中位數在55—60歲之間。這說明,育孫的祖輩們并不是垂垂老矣,而是依舊迸發著活力。
祖輩育孫,在大多數人心中往往是一副含飴弄孫、共享天倫的溫馨景象,但實踐中,祖輩育孫往往會面臨多重挑戰和壓力。甚至,不少祖輩為了照顧孫輩,從自己所在的家鄉來到子女所在的城市,在本應安享晚年的時候,成為了“老漂一族”。
這樣的“老漂一族”,在現今的中國并不少見,他們的生活狀況,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僅應當得到家人的關心,也應得到全社會的關注。“隔代養育智慧叢書”讓讀者了解到,祖輩在育孫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含飴弄孫之樂,更要面臨各種壓力和挑戰,他們的付出和犧牲,應當被子女們看到,也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
每個家庭都是一所學堂
上海開放大學副校長王伯軍表示,上海是全國老齡化最早和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為老服務是社會治理中重要的著力點。要在整個社會層面弘揚為老年人服務,做到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學。為此不僅要在生活起居的物質方面有所保障,還要滿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需求。
祖輩在幾十年的生活中積攢了豐富的人生經驗,每一位祖輩都是一本“書”,這本“書”記載了他們的智慧、人生與家風。書中不僅收集很多祖輩育孫的經驗,同時還提供專業的分析和建議,為祖孫三代共同構建和諧家庭提供切實的指導和幫助。
書店內,祖孫倆看書學習。 人民視覺 資料圖
現場,叢書主編、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原主任樂善耀結合親身實踐和書中案例,分享了隔代養育的3個錦囊:首先,不要讓“隔代親”成為“隔代慣”,要學會怎樣才能理智地愛自己的第三代;第二, 祖輩要維護兒女的教育權威,兩代人要設定必要的界線,要建立有效的溝通通道,兩代人既要相互尊重,又要相互學習,互相包容;第三,祖輩要終身學習,要與時俱進,要自我改變,爭做開心、開明、開竅的陽光老人。
“每個家庭都是一所學堂。”樂善耀說。“學生只有一個,教師卻有六個,其中四位是老教師,兩位是青年教師。”雖然沒有站在講臺上,卻在實實在在地為孩子上課,用自己的言行教孩子怎樣做人、怎樣做事,同時,為了下一代的成長,每位祖輩都要審視自己、反思自己,做好孩子的良好示范,才能讓家庭關系變得更加健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