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視熱評:不會用智能手機和沉迷智能手機的老人共同面對迷失
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25日消息,上公交車無法出示健康碼,被司機催促下車;看病掛號只能手機預約,“你們不能把老人拒之門外啊!” ……近期,老年人遭遇的這些問題頻頻引發關注。民政部日前表示,將以老年人為中心,推動解決老年人在民政服務中遇到的智能技術困難,避免給不熟悉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增加負擔。
一邊有很多老年人不會或者不能熟練操作各類智能應用,而另一邊,則有一些老年人沉迷劣質短視頻、“爆款雞湯”,甚至屢屢跌入網絡陷阱。近日一位六旬女士因為追星,陷入假冒明星視頻騙局的新聞,讓人們驚覺沉迷網絡的不止是年輕人,為此有媒體還特別定義了這樣的群體——“沉迷短視頻的爸媽們”。
這些老年人群體看似兩極,甚至割裂,其實共同面臨著智能時代的“迷失”:他們或是沒掌握接入網絡的方法,沒能踏上網絡的快車道;或是接入網絡卻沒適應節奏、反而被網絡的各種不良信息帶偏了。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轉折點步入老齡階段的人們,應該如何應對智能時代的新環境、新情況?
解決老年人上網的諸多問題,應打開一份“溫情”鏈接。根據統計報告,我國還有近2億的60歲及以上老人從未接觸過網絡。要消除這一“數字鴻溝”,各層面都需要給予暖心的幫助和支持。目前在不少家庭,年輕人會幫助老人使用智能軟件;在很多社區,有老年大學等組織老年人上智能手機課,為他們融入智能時代打開一扇窗;而在更廣闊的地域,網絡基礎設施正在修進深山、進入偏遠村落,引入網絡信號。此外還需要關注的是,有數據顯示,全國或有超過10萬老人在手機網絡上呈現極致孤獨的生活狀態,日均在線超過10小時。對“網癮老人”,家人的陪伴關心、社區鄰里的溫暖貼心,才是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保持身心健康的解藥。
不讓老年人“迷失”在智能時代,應提供一份細致入微的綜合解決方案。社區機構、相關部門應把存在的問題調查捋清、動態細化,形成有體系的支撐,提供精準、精細化服務。各項服務領域應繼續保留人工服務、面對面的服務方式,確保老年人即使無法使用智能設備,也能辦理相關業務。要幫助老年人克服不會用、不敢用、不能用智能技術的困難,多部門還應聯合起來,深入研究老年人遭遇困難的具體情況和原因,提高涉老智能產品的適老性,真正滿足老年人在出行、就醫、預約服務、線上消費等方面的需求。
為老年人創造更友好的網絡環境,還應有一份滿足需求的市場藍圖。根據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時代,5到10年后,全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將進入中高齡。“銀發經濟”有極大的發掘空間,需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有調查顯示,老年人在社交、娛樂、資訊等方面的應用需求最多,而目前針對年輕人的網絡應用多,適合老年人的應用產品十分缺乏。面對可預期的、規模持續增長的消費需求,如何幫助老年人線上線下更好地生活,如何針對老年人群體開發垂直、細分、好用的應用產品,市場需要拿出靈活的思路,迸發出應有的活力。
又是一年重陽節,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階段,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擁抱互聯網、嘗試新鮮事物。愛吃火鍋的99歲奶奶、用東北方言分享日常生活趣事的80歲爺爺,他們分別在網上俘獲了數百萬、超過千萬的粉絲,是親人的溫情拍攝分享、是網絡的溫暖力量,讓他們和年輕人實現了不同次元文化的“破壁”對話。在這個智能時代,尊重老年人的習慣和選擇、積極為他們創造有更多選擇的機會,讓老年人活出自己的精彩;也讓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帶來更多獲得感。
(原題為《熱評:打開一份“溫情”鏈接,讓老年人融入智能時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