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國葡萄酒可以造假嗎?
原創(chuàng) 環(huán)行星球 環(huán)行星球 收錄于話題#法國葡萄酒5#關于法國的一切16#Léa12
文/Léa圖文:審稿-白鷗、排版-文琪
封面圖:?Federico Rostagno/Shutterstock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我講了在法國讀葡萄酒職業(yè)本科的故事。
作為班上唯一的中國學生,我經(jīng)歷的最尷尬的一件事情就是課堂上大家討論起中國的假紅酒問題。
法國同學被形形色色的“拉斐”“Lafei”等騷操作驚嚇得花容失色,然后紛紛化身拉菲酒莊野生代言人,向我投來義憤填膺的灼熱目光,烤得我差點兒原地蒸發(fā)。
法國媒體對中國市場上假拉菲的報道來源:Midi Libre
那么,躬身自問一下,自詡紅酒世界的課代表,法國難道就沒有假酒嗎?就永遠偉大光明正確嗎?法國老百姓就能百分百保證喝到放心紅酒嗎?
法國葡萄酒評比現(xiàn)場來源:本文作者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貓膩。無論多么冷酷無情的監(jiān)管,都無法消滅不良酒商內心熊熊燃燒的利欲小火苗。
法國雜志的專題文章《葡萄酒:如何避免上當》來源:La Gazette第1570期
在法國,打擊假酒的主要監(jiān)管部門是經(jīng)濟部下屬的“競爭、消費和反欺詐總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Concurrence, de la Consommation et de la Répression des fraudes,法語簡稱DGCCRF)。
每年DGCCRF爆出來的假紅酒,那都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
DGCCRF檢查超市葡萄酒來源:法國經(jīng)濟部次長Agnès Pannier-Runacher官方推特
一.加“作料”
非法添加劑是假酒最常用的招數(shù)。
一般來說,法國假紅酒中的非法添加劑倒不是化學色素或者工業(yè)酒精之類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而是為了改善紅酒口感額外增添的“配料”,雖然對健康無損,但卻是行業(yè)違禁品。
發(fā)酵中的葡萄來源:bienpublic.com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法國紅酒造假中使用最多的非法添加劑是——糖。
加糖本來是葡萄酒釀制的正常工序之一,專業(yè)術語叫做chaptalisation,是法國化學家Jean-Antoine Chaptal發(fā)明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國相關法律準許的。
但有非常嚴格的限定條件,只有特定的產區(qū)(天氣冷涼、葡萄不易成熟的地區(qū))、特定的年份(天氣惡劣導致葡萄成熟度不夠、果實糖分不足)才能加糖。不符合條件加糖就屬于違法。
往釀酒罐中加糖來源:reussir.fr
除了糖以外,酒石酸也是另外一個經(jīng)常被查到的非法添加劑,和加糖一樣,雖然加酸也是正常的釀酒工序,可以起到微調口感的作用,但是法國葡萄酒法律對加酸也有嚴格的限制,過度添加也屬于造假的違法行為。
左邊是樣品,右邊是加過酸的酒來源:Olivier Colas
加糖加酸的假紅酒暴露蹤跡,往往是從查食品批發(fā)商開始的。
法國北部盧瓦爾河地區(qū)的監(jiān)管部門就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當?shù)氐囊粋€供應商在2012到2017年期間,無發(fā)票出售了110噸的糖和700公斤的酒石酸。
這些流入“黑市”的糖和酸都經(jīng)由中間人賣給了當?shù)氐牟煌魄f,相當于參與生產了8百萬瓶的不合規(guī)葡萄酒。
法國葡萄酒評比現(xiàn)場來源:本文作者
如果說,糖和酸都還在普通老百姓的食品科學知識閾值內,那么,往葡萄酒里加牛奶,你能想象嗎?
1998年,波爾多的著名酒莊Chateau Giscours(國內一般譯為“美人魚酒莊”)被查出在葡萄酒中加牛奶,用以去除酒中的異味。這在當年是驚爆酒圈的大丑聞,直到現(xiàn)在都沒被遺忘。
Chateau Giscours美人魚酒莊來源:酒莊官網(wǎng)
大家可能會聽到某些品酒達人一邊搖晃高腳杯,一邊說這款紅酒里有黑醋栗的香氣。這本來是葡萄酒自然發(fā)酵產生的香氣,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風味濃郁,且酒體飽滿的紅酒中。
但是一些不良酒廠為了迎合消費者對這種香氣的喜愛,干脆往紅酒里摻雜黑醋栗濃縮果汁。
2014年,DGCCRF就查出有兩家公司(同屬于一個老板)這樣造假,后來,老板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期執(zhí)行,并處罰款37,500歐元,兩家公司分別被判處15萬歐元和5萬歐元的罰款。
黑醋栗來源:wikimedia
二.走“捷徑”
在很多消費者的腦海里,紅酒和橡木桶是緊緊捆綁在一起的,就跟吃餃子必須蘸醋一樣,沒在橡木桶里泡過的紅酒是沒有靈魂的。但是,橡木桶是很貴的,一個橡木桶至少600歐元(約4500人民幣),不是所有酒莊都買得起。
拉菲酒莊的橡木桶來源:酒莊官網(wǎng)
為了讓自己的酒有“橡木的高貴熏陶”,某些酒莊會在酒里加橡木片,就跟泡茶葉一樣,橡木的味道就進入酒液了。
這種操作在一些地方是合法的,但法國很多產區(qū)對這種“抄近路”的做法是明令禁止的。不過,由于成本差異巨大,用木頭片代替橡木桶就成了紅酒弄虛作假的手段之一。
用來泡酒的橡木碎片來源:AlcoFermBrew
另一個釀造工序上的造假更簡單粗暴。法國近些年特別流行桃紅葡萄酒,這種酒應該是通過輕微萃取紅葡萄皮中的顏色釀制而成的。
我參加過的一次桃紅葡萄酒品鑒來源:本文作者
但是,動了歪腦筋的酒廠馬上想到了多快好省的“良策”:直接把少量現(xiàn)有已釀好的紅葡萄酒兌在白葡萄酒里,voilà!一瓶桃紅就誕生了!
2016年,法國西南地區(qū)的一家釀酒合作社Vinovalie,就被查出用紅白相混的非法方式出產桃紅葡萄酒。這種非法混合葡萄酒的操作還有一個專有名詞,行話叫做coupage(切割,相當于英語的cutting)。
法國媒體對此事的報道來源:RT FRANCE
三.以次充好的“月亮酒”
2016年11月,法國波爾多的一個酒莊主Fran?ois-Marie Marret被當?shù)匦淌路ㄔ号刑巸赡晖叫毯徒?00萬歐元的罰款。
原因是,他非法購買了一批禁止銷售的劣質葡萄酒(質量過低,本應送去蒸餾廠做酒精),并摻進自家旗下的酒莊中,以高品質葡萄酒名義出售。
法國人還給這類假酒起了個很唯美的名字,叫“月亮酒”(法語 vin de lune),因為這些不適合標準的低劣葡萄酒都是在晚上運輸?shù)?。仔細品味一下還蠻有詩意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假酒落誰家~
“月亮酒”的主角Fran?ois-Marie Marret來源:法國西南報
四.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為了保證品質,法國葡萄酒法律法規(guī)對產量是有限制的。例如,波爾多紅葡萄酒產區(qū)規(guī)定,每公頃出產的葡萄不能超過1萬公斤,所出產的葡萄酒不能超過6千升。
但一些酒莊為了追逐利益,會非法超額增產,增產的葡萄酒也不申報,偷偷賣掉。
這些“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做法有一個惟妙惟肖的名字:海綿葡萄樹(法語 vignes éponges),讓人不禁懷疑法國人是不是偷偷讀了魯迅:葡萄酒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
法國媒體對“海綿葡萄樹”的報道來源:法國西南報
五.掛羊頭,賣狗肉
釀酒葡萄有不同的品種,釀出來的紅酒味道也不一樣。
和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一樣,葡萄品種也是有鄙視鏈的,例如黑皮諾(法語 Pinot Noir)就是一個B格比較高的品種。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一些法國不法酒商就用其他品種來冒充黑皮諾,假酒還大批量出口到了美國。
黑皮諾來源:wikimedia
法國執(zhí)法部門查出,在2005到2008年期間,法國南部的一家葡萄酒公司每年都向美國出口超過100,000百升的黑皮諾紅酒,而當時整個南部地區(qū)的黑皮諾年產量只有50,000百升,這其中的貓膩可想而知。
五.改國籍
除了葡萄品種外,葡萄酒的國籍也是有鄙視鏈的。在歐洲主要產酒國中,西班牙葡萄酒向來價格便宜,于是催生了一種“改國籍”的作案模式。
2018年,DGCCRF破獲了一起大型假酒案,幾家法國酒商大量進口散裝的西班牙廉價葡萄酒,然后在法國裝瓶,不動聲色地完成了“法國化”,偽裝成法國葡萄酒出售,涉案葡萄酒數(shù)量達到1000萬瓶。
法國媒體對此案的報道來源:SLATE
這樁假酒案在法國引起很大震動,尤其是法國南部的桃紅葡萄酒產區(qū),本來當?shù)鼐魄f一直以來都要與合法進口的西班牙廉價葡萄酒競爭,現(xiàn)在還要面對原產于西班牙的假法國酒,心里的苦仿佛連干了三大碗expresso。
以上只是法國紅酒江湖中的些許風波,可見一個健康的市場依靠的永遠不是利益參與者的自我約束,而是監(jiān)管系統(tǒng)的銅墻鐵壁。
END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huán)行星球立場。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授權請后臺聯(lián)系。
原標題:《這些假酒,小心上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