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芥川龍之介:為什么有的人見不得別人變好?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收錄于話題#通識日歷130個
我們在生活中不難見到這樣的怪異現象:
一個人處在逆境中時,他便很容易得到他人的同情與憐憫,然而當他從這一逆境中解脫出來后,那些先前還同情他的人,下一刻可能就變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當然也有例外,真心相待的朋友自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兒對你指指點點,還會為你的境遇的改善而感到高興。
但為什么有一些人不樂意看到別人變得更好呢?
| 芥川龍之介,日本小說家。代表作《羅生門》《鼻子》等。日本著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將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歸納為一種「旁觀者的利己主義」:
「人們的心里有兩種互相矛盾的感情。當然,沒有人對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當那個人設法擺脫了不幸之后,這方面卻又不知怎地覺得若有所失了。說得夸大一些,甚至想讓那個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于是,雖說態度是消極的,卻在不知不覺之間對那個人懷起敵意來了。」
在短篇小說《鼻子》中,芥川龍之介講了一個關于僧侶的故事:在日本的池尾,有個禪智內供,附近地區幾乎無人不知道他,但這不是因為他在佛理上的建樹,而是因為他那異于常人的鼻子:禪智內供的鼻子長達五六寸,像一根香腸一般垂在臉上。這給禪智內供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還時常招致他人的議論。
盡管「池尾的老百姓替禪智內供著想」,沒有直言他鼻子的怪異,但這鼻子還是極大地傷害了內供的自尊心。于是,內供通過各種各樣的努力來將鼻子弄短。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京城返回的弟子給他帶來了一個偏方,他試用之后終于如愿以償:鼻子變短了。
但他沒想到的是,待他鼻子變短之后,眾人對他的嘲諷反而更明顯了,例如:來找他辦事的武士,身邊的中童子,雜役僧徒,都當著他的面笑出聲來。
內供本就敏感多疑,對自己的鼻子也十分在意,因此見到眾人的反應之后,只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
于是,鼻子短了反倒叫內供追悔莫及。
一夜之間,他的鼻子又自個兒變回了原來的模樣。沒了以往夢寐以求的正常的鼻子,他反而覺得如釋重負,心情重新舒爽起來。
內供為什么會在鼻子變短之后,依然感到如此的不自在呢?芥川說,這是因為「他從池尾的僧俗的態度中覺察到了旁觀者的利己主義」。
內供本是位高權重的僧侶,那些議論他的人,如中童子,雜役僧徒,基本都是在身份地位等各方面比不上他的人,他們能從內供面部的缺陷獲得一種優越感,所以他們可以將自己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去同情憐憫內供。
但這種同情不是真的同情,而是「幸災樂禍」:為自己未遭遇他人的災難而感到自滿自足,又虛偽地想要掩飾自己的道德缺失;在「黑黢黢的里子」外,披上「憐憫的外皮」。
因此,在內拱鼻子變得正常之時,他們會充滿敵意。而當內供的鼻子縮短,他們唯一一個在面貌上的優勢也消失了,就必須從高地灰溜溜地爬下來,地位翻轉。之前的自滿自足成為泡影,心理自然是不愉快的。
既然內供讓他們不愉快,他們就去找內供的不愉快,從而有了一系列明目張膽的嘲諷內供的行為。
不過,作者芥川對人性的體察并不限于此,乍一看,內供好像是受旁觀者的利己主義碾壓的受害者,但其實他也在找機會成為這類「旁觀者」:當他的自尊心因怪異的鼻子而受到傷害的時候,他「不斷地留心察看別人的鼻子」,試圖找到其他與他一樣有這種缺陷的人,從他人的痛苦中獲得心理安慰。只是一直都找不到這樣的對象,他才「同情」他人未遂,愈發煩惱與惆悵。
內供自尊心強,更應該明白他人以這種方式「同情」自己的滋味,然則他卻想以同樣的方式尋找下一個受害者。通過這樣一種描述,將人性中自帶的利己主義傾向呈現于大眾面前,或許作者芥川是想告訴我們:人心理上就是存在一種不顧道德、只為自己的傾向,這是一種事實,但如果人們不抑制其中可能產生的惡意,任其伸展,結果就只會是集體道德的淪喪。
就像之前提到的,當你和那些真心相待的朋友之間拉開差距時,他們就完全沒有負面情緒嗎?不是,他們可能也會著急、失落、自尊心受到傷害,但他們會抑制自己的惡意,消化自己的這不良情緒,守護你們的關系。
可見,「見不得他人變好」的惡意,源自于旁觀者的利己主義,其實質是自私自利的肆意伸展,它使人從心理上的利己主義,走向行為上的道德失范。■
參考文獻
[日]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文潔若(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
原標題:《為什么有的人見不得別人變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