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20歲朵云軒首曬“家底”,120件珍藏呈現“大美朵云”
“門通九陌藝振千秋朵頤古今至味,筆有三長天成四美云集中外華章”,歷來是朵云軒的寫照,也驗證了朵云軒120年來與中國傳統書畫藝術、海派藝術休戚相關的輝煌歷史進程。
9月26日,朵云軒120周年紀念活動迎來備受關注的“大美朵云——朵云軒120周年珍藏精品特展”,特展設在朵云軒藝術中心內,120件展品回眸朵云軒120年歷程。
隨著“大美朵云”展的揭幕,朵云軒在120年內珍藏的一些精品也得以露出真容。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展出120件展品,精選自朵云軒歷年經營積累的萬余件文物藝術品庫藏,分書畫、碑帖、印譜、雜項等,這也是朵云軒創立120年來,歷史上首次公開如此大規模對外亮相。
展廳現場
展覽共分四個部分,分別為“大美之源”、“大美之粹”、“大美之技”、“大美之禮”。據介紹,這次展覽和以往的展覽不一樣,展陳面積也非常大,有3000多平米。展覽共分四個部分,分別為:“大美之源”、“大美之粹”、“大美之技”和“大美之禮”。其中,“大美之源”展現的是朵云軒的歷史,而“大美之粹”則呈現了呈現朵云軒在江南乃至全國對于文物收藏、文物搶救的工作成果,“大美之技”針對的則是朵云軒的核心技藝——木版水印。“大美之禮”則是朵云軒文創作品展示。
展廳現場
大美之源,展現朵云軒的歷程
1900年,朵云軒在創立箋扇莊時就開宗明義提出:“魚網龍須早結名流之契,鶴翎鳳尾奉揚君子之風”。其中,“結名流之契”和“揚君子之風”不僅僅是箋與扇的基本功用,也成了朵云軒傳承百廿年的理念。
走入展廳,便是朵云軒最大尺幅的木版水印作品任伯年《群仙祝壽圖》,以此拉開慶生的大幕。緊接著是大事記展板,以文字敘述了朵云軒120年的變遷,呈現了走過雙甲子的朵云軒,是如何從一家箋扇小店逐步發展成為集文房四寶及藝術禮品銷售、古玩經營、藝術拍賣等綜合性藝術品產業集團的。
任伯年 《群仙祝壽圖》朵云軒最大尺幅的木版水印作品
而在《任伯年群仙祝壽圖》對面的則是一副郭沫若用兩張丈二匹的宣紙寫就的書法——毛主席《水調歌頭·游泳》。據悉,這幅氣勢恢宏的作品是郭沫若于1965年應朵云軒當時的經理吉少甫之邀,在上海錦江小禮堂,趴在地上書寫而成的。
展覽現場,郭沫若書寫的毛主席《水調歌頭·游泳》
此外,在第一版塊,觀眾還可以在展柜中看到“朵云四刻”——《共產黨宣言》、《稼軒長短句》、《毛主席詩詞三十九首》和《楚辭集注》。在朵云四刻邊,則是木版水印《蘿軒變古箋譜》、木版水印《十竹齋畫譜》和為紀念朵云軒120周年特制的《朵云詩箋譜初集》。
《共產黨宣言》朵云軒木刻雕版書
《楚辭集注》朵云軒木刻雕版書
明代吳發祥刻印《蘿軒變古箋譜》,堪稱我國古代拱花木刻彩印箋譜之首,是中國早期木版彩印精品。1979年,為紀念魯迅先生百年誕辰,朵云軒開始了《蘿軒變古箋譜》復刻項目。而木版水印《十竹齋畫譜》則完工于1985年,并于1989年獲得萊比錫國際圖書藝術展覽最高獎——國家大獎。《朵云詩箋譜初集》則收入箋圖一百九十,線裝襯訂,一函兩冊。上冊九十六圖,以覆刻明清畫箋為多,下冊九十四圖,以朵云軒歷年自制名箋為主,反映朵云軒一百二十年的制箋傳承。
展覽現場,朵云軒于1958年印制的第一件木版水印作品《馬遠菊花》
朵云軒收藏的藝術精品
1949年以后,完成國有化的朵云軒作為滬上藝術品行業代表性企業最終走向發展壯大。作為國營文物藝術品經營單位,朵云軒持續開展文物藝術品的收購、庋藏和研究工作,長期為各大公藏機構提供散落民間的藝術珍品。
中國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都曾從朵云軒調撥過書畫、碑帖、信札等文物藝術品。僅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朵云軒就為上海博物館和遼寧省博物館提供了300多件元、明、清書畫、書札精品。
記者了解到,這一單元精選了來自朵云軒歷年經營積累的藏品,包括歷代書畫、碑帖稿本、名人書札、文房雜項等“深藏閨中”的典藏珍品。這些展品中,有曾與20多年前亮相過的,亦有從未公開展出之作。
進入這一板塊,首先看到的是書畫作品——《宋人畫冊》和宋人小品馬麟《古澗寒梅》圖冊,后者是著名收藏家高士奇嫁孫女時的18號嫁妝。(據悉,前者是首次亮相,后者則曾于20年前展出過。)
馬麟《古澗寒梅》圖冊
之后這是一片開闊的展廳,展現著不少書畫精品,基本囊括了如文徵明、董其昌、陳繼儒、陳老蓮、八大山人等一些列明清大家的書法作品,也有像“古文翻譯外國小說第一人”林琴南等與朵云軒有過交集的近代名士書畫作品。
翻譯家林琴南,《雁宕靈峰圖軸》,朵云軒藏,絹本設色
來楚生 《雙鉤芝蘭圖》 朵云軒藏 紙本設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板塊中,策展方有意將一些有關聯的畫家并置呈現。如在同一展柜中呈現了吳門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的四把扇子;張大千的《番女掣庬》圖軸與徐悲鴻的《紈扇仕女圖》并置呈現;將弘一的書法冊頁與其弟子豐子愷、潘天壽的繪畫擺放在了同一區域;同樣都是生于庚子年的謝之光、關良和林風眠的作品《洛神圖軸》、《唐僧取經圖》和《賞花仕女圖軸》并置展出……
“吳門四家”之一沈周成扇
“吳門四家”之一唐寅成扇
謝之光《洛神圖軸》
關良《唐僧取經圖》
在展廳現場,朵云軒副總經理鄭名川告訴澎湃新聞,“1987年5月,中國書畫鑒定小組來到朵云軒,歷時一個多月(23個工作日),鑒定了1600多件書畫精品。這一板塊中,我們選取了4件展示,分別為明代陳老蓮的《停琴品茗圖軸》、明代侯遠的《荷花水禽圖軸》、清代羅聘的《雙鉤竹圖軸》、和清代査士標的《湖鄉清夏圖軸》,4件作品都是代表著各自的精品,極其別致,且不多見。”
明代 侯遠《荷花水禽圖軸》
清代 羅聘《雙鉤竹圖軸》
此次展出的印譜也是一大亮點,其中一百九十一冊的陳介祺《十鐘山房印舉》和二十一部之一的《丁丑劫余印存》極為珍稀。
《十鐘山房印舉》是陳介祺的典型代表作,依照印式、印材分類,歷時十年輯鈐完成,共分30舉,191冊,收璽印一千余方,誠為金石學界和印學界的扛鼎之作,被譽為“印譜之冠,印學之宗”;《丁丑劫馀印存》為浙西著名印章收藏鑒賞家丁輔之、高時敷、葛昌楹、俞人萃四家出各自藏印匯編鈐拓而成。此譜的編拓緣起于1937年日軍進犯浙江平湖等地,浙江四大藏印家丁氏八千卷樓、葛家傳樸堂、俞家香葉簃、高家二十三舉齋所藏之物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四大家在浩劫初起,不知劫后藏品還能保存多久的情況下,為“保存文物”之計,將四家劫后所存之印匯拓成譜,由丁仁、王福廠等人加以審定,歷經十四個月,至1939年譜成,被譽為“流派印譜之王”。
一百九十一冊的陳介祺《十鐘山房印舉》
二十一部之一的《丁丑劫余印存》
《丁丑劫余印存》
此外,碑帖也將是這次大展的一個亮點,其中趙之謙、沈樹鏞《補寰宇訪碑錄》稿本、北宋拓《集王圣教序》等均十分難得。
《補寰宇訪碑錄》稿本收錄自秦漢至元間碑刻,每種下注書體、年月、所在地或拓本藏處,所錄碑刻廣博詳細,既是有關金石碑帖考古與收藏的重要文獻,又是趙之謙珍貴的書法墨跡。
在雜項中,朵云軒展出了鎮庫重器“楊玉璇田黃羅漢”,該物件極少在公眾露面,此次露面。
鎮庫重器“楊玉璇田黃羅漢”
“看家絕技”木版水印技藝
朵云軒自創建起就傳承了木版水印這一傳統技藝,用以印制詩箋、畫箋、楹帖等。在歷經百余年的傳承與拓展中,朵云軒將木版水印發展成為一門綜合了繪畫、雕刻和印刷的再創造藝術。(2008年6月,朵云軒的木版水印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技藝在中國書畫復制、古籍善本再造、傳統水印箋紙的制作等領域都發揮著其他印刷工藝無法替代的作用。
“大美之技”這一板塊展現的正是朵云軒的這門“看家絕技”,包括錢松喦《延安頌》、徐渭《雜花圖卷》、陳老蓮《雜花草蟲圖冊》、沈周《兩江名勝圖冊》、《十竹齋書畫譜》等。
錢松喦《延安頌》
據悉,《錢松喦延安頌》縱142厘米,橫216厘米,是朵云軒木版水印作品里單紙印成幅面最大的作品。
沈周《兩江名勝圖冊》木版水印
木版水印陳老蓮《花鳥草蟲冊》則是復刻了陳老蓮三十六歲時所制的十幅精品。這是其盛年精作,用筆剛從方棱轉向圓勁,曲盡生物之情趣,給人以極大之美感。如用濃重黃黑之色畫雙蜨,襯以淺紅碧綠之落花流水,即能相映成趣。寫枝頭靜息之鳥,畫得略為豐渾,托出紅杏之輕盈,將美人蕉花蕊畫得消瘦,亦襯出飛蝶之腴美……傅雷曾評論此冊“在現有木刻水印中技術最好,作品也選的最精。”
陳老蓮 《花鳥草蟲冊》木版水印
陳老蓮《花鳥草蟲冊》木版水印
此外,這一板塊也采用了新的、如同裝置藝術的方式進行展陳。如選取了《蘿軒變古箋譜》中的代表畫面進行了懸掛式展出;將《水滸人物全圖》的雕版與木版水印作品進行融合,并做成展墻等。
第三板塊,與雕版并置呈現的《宋人消夏圖》
做成裝置藝術的木版水印《蘿軒變古箋譜》
展廳現場,《水滸人物全圖》的雕版與木版水印作品做成的展墻
而在“大美之禮”專區,觀眾們還可看到朵云軒各類經典文房用品、新款文創產品以及一批周年慶定制產品,總計100余種。
據悉。除了提供眾多精品力作之外,主辦方也“力求出新”,將推出一系列藝術導引、藝術鑒賞講座活動等,以藝術教育課程、藝術沙龍等形式,培養廣大展覽觀眾對藝術品及藝術收藏的興趣。
展覽將在朵云軒藝術中心(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188號)展至10月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