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獨家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疫情下信息化轉型重振全球經濟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在這場疫情中,很多人都失去了收入。我們很多人都希望盡快恢復原狀。但我覺得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恢復原狀遠遠不夠,這場疫情帶來的經濟結構轉型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機會,來重新思考我們的經濟以什么樣的模式發展。”——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今日接受WLF獨家專訪
自新冠疫情被WHO評估為“全球性大流行”后的半年,全球經濟止步不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早在4月就指出,目前世界面臨的經濟大衰退將會是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后最嚴重的,她預測2021年世界也只能迎來部分的經濟復蘇。
CNN Business和穆迪分析合作共創的“回歸正常指數”,公布了截至上周的數據,美國的經濟活動目前遠低于“正常”的經濟運行。圖|CNN Business新冠疫情究竟會把世界經濟導向何方?經濟需要多久才能復蘇?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籌備期間,我們率先在把問題拋給了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請他先在論壇召開前,“劇透”一下他的最新觀察。
與皮薩里德斯教授采訪視頻截圖。圖|WLF獨家視頻那頭的皮薩里德斯教授對未來經濟的復蘇,如他明媚的笑容般樂觀。
這位曾經在2012年幫助塞普路斯走出金融危機、在2020年初又臨危授命將助力希臘從債務危機中復原的頂尖經濟學家認為:這場疫情帶來的經濟結構轉型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機會,來重新思考我們的經濟以什么樣的模式發展。
01
影響短期易解,長期復雜
皮薩里德斯教授分析,新冠的大流行對于經濟的影響要分短期和長期兩方面來看。
從短期影響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容易解決。很明顯,各國在新冠時期面臨的經濟衰退,主要由于公司和服務供應商的停業,而這會直觀的體現在GDP上。
現在在很多國家,封閉政策正在逐漸緩和,盡管經濟復蘇速度慢,但也逐步有所起色。只要度過疫情,經濟自然會重啟,并且會以極其快的速度恢復到疫情開始前的水平。
皮薩里德斯教授強調,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是政府需要提供支持,保證員工可以繼續留在公司。這樣等到經濟重啟的時候,這些員工都可以參與到經濟復蘇的行動中。
從長期影響看,后果則非常復雜。疫情扭曲了這幾年進行中的經濟結構轉型,在服務業尤其明顯。皮薩里德斯教授解釋道,疫情迫使人們采用遠程工作的形式,直接接觸消費者的行為大大降低。原來更加年輕、創造著大量工作崗位、欣欣向榮的服務業以一種始料未及的方式受到新冠疫情干擾。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過去,“自動化”這個因素更多地影響制造業;而現在它也開始加速影響著服務業。
皮薩里德斯教授舉例說,有一些服務業的商家,習慣了以比較緩慢的速度、按自己的步調來完成工作,然而現在流失了面對面的消費者、更多地轉戰線上以后,它們不得不大大加速。
“其中很大的轉型成本都壓在了員工身上。意味著服務業的工作者,要在短期內迅速學習大量的新技能。這不僅對他們是一個大的挑戰,對于整個社會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或許在未來,更多的巨變也將隨之而來。"
02
政府需要加大電子信息技術投入
皮薩里德斯教授提出,在疫情期間,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兩個領域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和電子信息技術。
在本次的新冠疫情中,當經濟被按下暫停鍵,人們開始反思人類該如何與大自然共存。皮薩里德斯教授指出,人們應該把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放在首要位置,要積極找到應對的辦法。
4月15日,從洛杉磯格里菲斯公園的藍天下看格里菲斯天文臺和洛杉磯市中心。新冠時期,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圖|The New York Times第二個領域,必須重視電子信息技術,才能更好地適應電子化的大轉型,如遠程教育、遠程工作,甚至像今天連線的遠程會議……這些很可能成為后疫情時代的主流模式,皮薩里德斯教授認為,這將意味著經濟結構變得更加靈活。
皮薩里德斯教授建議,政府應加大對這方面的投資,才能夠在新冠疫情加速的結構性轉型中,使經濟遠超“復蘇”,達到“繁榮”,甚至在這種結構性的轉型中,消除貧困。
皮薩里德斯教授已應邀參與將于今年10月29日-31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也將發表他對疫情后經濟的最新判斷和主題演講內容。
編輯|羽華責編|小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