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場|2020《上海相冊》攝影師與作家創作交流會
2020年9月23日下午兩點,在澎湃新聞12樓的“澎友圈”,舉辦了《上海相冊》項目的創作交流會。由于創作者們各自學習和工作時間安排的原因,攝影師和作者未能全部到場實現“一一配對”,但均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此次參與創作的感想和感謝,“有趣、距離感、機會、實驗、冒險”,是大家的反饋中被最多提及的字眼。
《上海相冊》策劃、澎湃新聞影像新聞部總監許海峰作為主持人首先對項目發起的初衷和形式進行了簡短的介紹:該項目由22位上海本地作家,根據22位上海本地攝影師每人一組作品,以盲寫的形式詮釋一種新的文字與圖像關系。由于此前雙方被“人為地”阻斷了聯系和溝通,直到本次交流會開展攝影師和作家才得以“握手”——參與本次項目的作家btr戲稱,本次活動更像在人民公園的相親活動,“相親”與“相冊”也只一字之差。
當原創作者們共濟一堂,也為下一次的交匯奠定了基礎,在總結的同時,不少創作者們已經開始期待起了下一次是什么樣的“玩法”。
澎湃新聞總編輯助理高劍平首先致辭。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上海相冊》策劃許海峰主持本場交流會。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澎湃新聞總編輯助理高劍平在交流會的開始前進行了致辭,感謝攝影師與作家的踴躍參與,在澎湃新聞產生了300多萬點擊,也表達了澎湃新聞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大家的新意、銳意,鼓勵大家合作創新,并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上海相冊》特約編輯、資深媒體人、《萌芽》雜志編輯的呂正發言。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實習生 郭樂涵 圖
“像宇宙中的引力場,攝影師的作品先在那里,以恒星、星體做比喻,有光有熱,那是看得見的,還有看不見的,需要意會的,那就像引力。作家的創作可以是如行星圍繞,也可以如彗星,出發漫游”,作為《上海相冊》特約編輯、資深媒體人、《萌芽》雜志編輯的呂正借助天文學生動有趣的比喻形容了這次特別的合作,“這個項目沒有那么多的官方色彩,更像是澎湃新聞和上海作協《萌芽》雜志藝術性的探索和嘗試。描繪上海這個重要的命題中,離不開攝影和文字共同的努力。”在項目的設置上,他與許海峰有意識的將兩邊的年齡層分開,“幕后”配對相互并不熟悉的攝影師與作家,以隔斷的方式激發作者生產讓人意想不到的內容。使得無論是攝影師或是作者都像是勇敢地經歷一場冒險,無論是“誤讀”還是“惺惺相惜”的感受,都為書寫上海上留下應有的一筆。
策展人、藝術批評家施瀚濤發言。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策展人、藝術批評家施瀚濤也談到他認為《上海相冊》里最有趣的一點,是作家并不是以評論的角度去看待攝影作品,而是從創作者的角度再解讀再創作,這也是一種全新的角度,激發和刺激了不可預期的圖片與文字的新關系,有著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雖然這樣的跨界合作在其他地區國家有著很多版本,但落地上海書寫上海城市文化,依然有著開創性的意義。
(前排左起)攝影師瞿凱倫、朱鐘華、陸元敏(后排左起)攝影師嚴懌波、策展人施瀚濤、作者btr、作者陸茵茵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自由撰稿人、譯者、策展人林葉探討了圖像,藝術與文本之間的關系。《上海相冊》這種重組影像和文字之間的關系,實驗性令人印象深刻。在過去固定的觀念里圖與文之間必須緊密聯系,但影像是直接的,文本是需要轉換的,這兩種不同“能量”在結合時也就必定會產生不同的可能性。分析是徒勞的,我們更多能做的是像《上海相冊》這樣提供一個具有實驗性的平臺,讓其自然發生。這22篇最后給予讀者開放性的閱讀體驗,讓人各取所需獲得更多的啟發。線性的關系反而限制了創作的手腳。他以日本上世紀60、70年代曾出現過的文字與攝影的合作為例,比如寺山修司曾找到森山大道、中平卓馬為他創作《啊,荒野》配圖,因為他的小說中加入了兩位攝影師的照片,而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關系,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兩者能量卻有共通之處,并且更為強烈地將那個時代的整體精神在這個作品中完全地激發出來。在林葉看來這種實驗性的合作,是提供創作者最好地發揮自己能量的機會。
自由撰稿人、譯者、策展人林葉發言。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他希望有更多平臺激發創作者們更多、更大的實驗的勇氣,同時,如果這個項目以連載的方式繼續下去,讓創作者們在系統的自我梳理,自我發現,自我整頓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可能性,更有意思的組合,一定也能產生更多優秀的作品。
《2020游園驚夢》作家btr發言。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在文字與攝影皆有跨界的作家btr談道,因為寫作時拿到的攝影作品并不是單幅,而是一組,通過圖像自身的關系,他試圖猜測出攝影師本人的特征。因而勾連起不同的時空,饒有趣味。對于作家來說,文字也都是使用過的,而使用已存在的文字就像攝影師拿起相機挪用圖像的現成品,此時這兩者之間產生了關聯。
《琥珀》攝影師沈浩鵬。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這是一個非常上海的項目。”攝影師沈浩鵬認為只有在上海才能產生出這樣的圖像、這樣的文字,“我想在作家心中也許這個故事早已有了,借助著我的圖片把它寫了出來,她寫到的地點和我拍的地點其實都是錯過的,但重要的是故事的氣息,那種曖昧的情調倒是和我的圖片有點關系,拍的、寫的都是自己的感悟。”沈浩鵬嘗試用更開放的方式表達對當下社會、城市上海的印象,這也是讓寫作者能感受到的。他總結說,在這次的創作中,有個明顯的特點是寫實的攝影的文字都抽象,抽象的攝影反而文字寫實,也許就恰好反映了上海城市文化、人文的特質——上海的藝術家就很不一樣,每一個藝術家都是他們自己,所以22個作家、22個攝影師組成了豐富、燦爛的魔都式的文化。
《天臺造城記》作家于是發言。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天臺造城記》攝影師徐昕發言。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作家于是則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提到在寫作的過程中觀看攝影師徐昕的作品仿佛借給她了一雙眼睛,讓她看到了平日里不會到達的地方。她在圖像里看到了時間,并且影像帶動出了以攝影師個人視角下的共同記憶,她與攝影師不同視角下碰撞則是非常有趣的。
《故鄉道路上的異鄉人》攝影師朱鐘華發言。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78歲的攝影教育家朱鐘華也是參與此次《上海相冊》項目的攝影師之一,他說:“我之前在上海攝影協會做了28年教育工作,要求函授班學員拍照要‘野’一點,很多人現在拍的很有成就,這與他們努力是分不開的。我們攝影人要向作家學習讀東西、寫東西,這對攝影是加分的。”同文作者徐佳和在會上交流說道,“這是一次猜謎一般的寫作,沒想到分配給我的是22位攝影師當中年紀最長的,我一開始看作品的時候覺得這位攝影師拍攝的方式很傳統,并沒有當代攝影當中強調觀念的那部分也沒有過度依賴后期制作,但是眼光卻是犀利的,我推想鏡頭背后應該是一位長者。”兩位作者在會后甚至計劃起合作出書的意向。
攝影師陸元敏提到本次《上海相冊》中最喜歡的一篇就是攝影師沈嘉善與作家栗鹿合作的第四篇“消亡與眷戀”。沈嘉善是一名在崇明長大的攝影師,對于上海的城市化進程和自我身份認同都有著不同的見解。陸元敏曾在崇明做了8年知青,在看到沈嘉善這組照片中一張“知青石碑”倚靠在一起的圖片時被深深感動,主動要求發言。這對在公眾場合不善言語的陸元敏來說,頗為難得。這恐怕是其他不曾有過這樣生活體驗的人難以理解的動容,但并不可缺——攝影凝固片刻時空,給人記憶以落腳點,共情共鳴是攝影一種不可忽視的價值。
《上海相冊》海報紀念卡。 季成 圖
上海知名攝影評論家姜緯老師撰寫文章說,《上海相冊》里面的照片和文字,說明中國城市特定時期里國家、社會、民眾的種種關系,與我們以往對城市的“常識性理解”相去甚遠,遠為豐富、幽邃、生動和復雜。
攝影史學與評論家林路曾在項目策劃之初建議,希望看到作家從攝影與生活,攝影與社會的角度出發,比如,幽默一些,輕松一點,將上海的社會文化背景與圖片實證結合起來,以此建立起攝影與文字雙方唯一的指向性。雖然最終在22篇的呈現中未能完全體現,但這樣看來,觀察這座城市真是有無數令人期待的可能性。
城市本身就是實驗,人的生活就是實驗,變幻莫測,氣象萬千,期待創作者們共同賦能的《上海相冊》的城市全息拼圖更加多元、豐富。
期待下一季《上海相冊》再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