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球的一半|如何辨別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當城市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不少人為廚余垃圾“破袋”感到苦惱。“可降解塑料袋”能否用來承裝廚余垃圾從而減少破袋的不便,不時出現在垃圾分類的討論中,但卻鮮有明確的答案。然而,隨著限塑令升級,許多城市逐步推出禁限塑實施細則,“可降解塑料”再次進入公眾討論。“可降解塑料”究竟為何物?它是否可以成為理想的一次性塑料替代品?消費者如何看待?市面上能買到的“可降解塑料”又如何辨別真偽呢?面對這些疑問,筆者做了一次小規模的問卷調研,詢問了200名普通消費者。
消費者心中的“可降解”產品是什么樣的?
大家是否有意愿購買或使用可降解塑料,如何分辨可降解塑料產品,用后又如何分類?在我們的調研中,63%的被訪者表示可降解塑料聽起來更環保,自己愿意支持使用。
當問及如何辨別產品時,73%的被訪者首選直接用商品名稱區分,認為寫了“可降解”的應該就是可降解塑料,其中有63%被訪者是更謹慎的消費者,他們還會再依據認證標識或產品成分說明去辨別商品是否可降解。
在使用后應該如何分類的問題上,被訪者的分歧頗大,只有1/4的人認為可降解塑料在使用后應投入濕垃圾(廚余垃圾)。
綠色和平消費者調研結果 - 如何辨別可降解塑料產品
綠色和平消費者調研結果 - 可降解塑料產品使用后應如何分類
帶著這200位消費者的答案,我仔細研究了網上銷量靠前的35個可降解塑料產品,我發現讓消費者從廠家宣傳、產品成分、認證標識來識別可降解塑料并非易事。
效果存疑的“可降解”方式和真假難辨的“可降解”產品
目前最流行三類降解方式分別為:光降解、熱氧降解和生物可降解。光、氧降解是一種物理分解的方式,在傳統塑料里混入添加劑,使大塊的塑料加速分解成碎片,但這些碎片能否繼續降解依然是個疑問。光、氧降解近年也受到了諸多質疑,歐盟在2018年“關于氧化降解塑料的環境影響”的報告中指出,“沒有證據證明氧化降解添加劑可以讓塑料在堆肥、填埋、或自然環境中,在可控時間內完全生物降解。氧化降解添加劑還有可能具有生態毒性,目前沒有標準或測試可以說明這些添加劑對環境無害”。因此,歐盟和多家跨國企業宣布逐步停止使用氧化降解塑料。
在自然環境下,由微生物作用能夠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才能叫“生物可降解”。根據降解環境,生物可降解塑料可細分為 “可堆肥降解”、“土壤可降解”、“海水可降解”。但事實上,目前沒有一款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無條件地降解。現在,我們在市場上能買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其實都是 “可堆肥降解”塑料,只有在58℃以上、細菌充足的商業堆肥設施里待夠180天才可降解。
自稱商品為“可降解”的商家特別喜歡用“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保護大自然”、“沒有空氣污染”、“健康環保”等綠色環保宣傳語,但在說明商品關鍵的“可降解”特性時往往模糊不清,不能清晰定義自家賣的商品能夠在什么條件下降解,需要多長時間,也很少指導消費者使用后應如何丟棄。
我查看了市面上銷售較多的35件產品,寫清楚了成分說明的有30件,其中使用了不可降解的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的竟有8件,這些產品中只有1/3從成分來看是真正的生物可降解,有的產品聲稱使用了玉米淀粉、秸稈等生物基材料,天然可降解。
在過去十幾年里,“PP/PE+玉米淀粉”是很常見的塑料共混生產方式。這種產品的淀粉部分在特定條件下雖然可以生物降解,但剩余的塑料會殘留在環境中,甚至經過幾百年也無法降解,這類混合塑料目前被統稱為“半降解”塑料,但是它們仍然以“可降解”的名義出現在購物平臺。
目前,市面上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是“可堆肥塑料”,材質通常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AT)或是PLA+PBAT+淀粉。
因此,如果你打算購買生物可降解產品,所有在介紹中稱產品使用了(優質)PP、PE、高密度聚乙烯(HDPE )的商家,請直接一鍵刪除。至于那些用了玉米淀粉、秸稈等生物基材料的商家,你還需要抱著懷疑的態度仔細尋找蛛絲馬跡,分辨一下他們銷售的是不是和傳統的不可降解塑料共混的產品。
如何辨別“可降解認證”
從產品的可降解認證來看,我觀察的35件產品里超過一半的產品介紹里沒有任何認證信息,其中5個商家提供了檢測機構名稱卻沒有明確做了什么檢測,明確列出檢測標準的也不一而足,有的產品符合中國的“GB/T 20197”檢測要求,有的產品符合國外的認證,主要包括美國ASTM 6866/6400和歐盟EN 13432。
中國對于降解塑料的定義(GB/T 20197-2006)是2006年發布的,這個標準至今仍然適用。籠統地稱產品符合“GB/T 20197-2006”,等于告訴顧客該產品有可能是熱氧降解、光降解、生物分解或是可堆肥降解,卻并沒有明確說明它到底可以怎么降解。雖然,從2017年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相繼針對塑料袋、地膜、快遞包裝發布了生物降解標準,前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剛發布了新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類與標識規范指南》,但是這些較新的標準和標識目前還沒有在市面上售賣的產品中出現,而針對其他品類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也還沒有出臺明確的“生物可降解”國家標準。
除了使用國內的認證,歐盟的EN 13432和美國的ASTM D6400是針對“可堆肥降解”的塑料包裝和塑料制品制定的標準,因此如果商家提及產品符合這兩項歐美標準,理論上它應該是可堆肥降解的,產品原材料普遍是PLA、PBAT、或它們和淀粉基的混合物。
在有產品標準的前提下,發展產品認證體系可以促進企業和國家對產品的質量進行監督和管理,產品的統一認證標識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相關信息,從而指導消費。
目前中國還沒有被廣泛認可的成熟的可降解塑料認證體系,雖然日前發布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類與標識規范指南》統一了可降解塑料的檢測要求,提出了統一標識,為規范可降解市場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體系發展仍未不完備。而歐美推廣可降解塑料較早,認證體系也發展得相對完善。目前被普遍認可的國際認證主要包括國際生物分解產品協會(BPI)和美國堆肥協會(USCC)的堆肥產品認證計劃,德國萊茵TüV和歐洲生物塑料協會共同開發的可工業堆肥塑料的認證系統,旗下包括了德國標準協會認證公司(Din Certco)和奧地利認證機構(TüV AUSTRIA)。
在我觀察的35件產品中,只有兩款產品在角落貼出了這類認證標識,而參與調研的200名被訪者中雖然80%表示自己用過或者買過可降解塑料產品,但卻有78%的被訪者從來沒見過或沒注意過這些標識。
美國國際生物分解產品協會(BPI)可工業堆肥塑料認證標識
歐洲Seedling可工業堆肥認證標識
德國標準協會認證公司(Din Certco)的可工業堆肥塑料認證標識
奧地利TüV AUSTRIA的 OK compost 可工業堆肥塑料認證標識
可降解塑料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塑料污染問題
通過這次調研,我發現辨別真正的可降解塑料不僅需要消費者具有一定的化學知識,還要熟知國內外認證體系和各類標準,此外還需要有火眼金睛和足夠的耐心在一眾宣傳中去偽存真。我曾認為,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傳統的塑料產品可以解決廚余垃圾和外賣快遞飛速增長所帶來的塑料污染問題。但現在我意識到,問題遠遠沒有那么簡單。
首先,可降解塑料產品命名缺乏法律規范,而國內尚未發展出大家都熟悉的且統一的認證體系和標識,消費者無法輕松識別買到的產品是否是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
其次,現在眾多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中,絕大多數是商業堆肥塑料,但商業堆肥塑料需要被收運到堆肥設施里180天后才有望降解,也就是說,如果只是把可降解塑料丟進干垃圾(其他垃圾)或者回收垃圾里,它沒辦法在短期內順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即使市民把可降解塑料正確丟入了廚余垃圾桶,但如果沒有區分可降解塑料和普通塑料,收垃圾的工作人員仍需要把垃圾中的塑料分揀出來。
普通消費者在購買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時,應注意去偽存真,在信息清晰、標識明確的情況下辨識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并確保在使用后把它扔進正確的垃圾桶。對于其它的塑料包裝,如果消費者支持那些減少一次性包裝的商家,把“不想要這么多包裝”的心聲告訴商家和行業,這將支持不同的行業朝著重復使用轉型,而消費者的意識提升也將促進市場變得更健全、國家監管更嚴格。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發展主要受國家和地方政策引導,各級政府要先厘清可降解塑料的市場亂象,一次性塑料用品應當優先以重復使用為原則來選擇替代品,從而更謹慎地評估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應用領域,并確保后端處理體系可以追得上前端可降解塑料使用的腳步。
(本文作者賈柊楠系綠色和平資深研究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