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海嘉定將做強這三大節點功能
9月8日,上海召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聞發布會,介紹嘉定區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問:嘉定是上海的西北門戶,也是上海對接長三角重要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方面,嘉定有哪些經驗做法和新的打算?
區委書記陸方舟:在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嘉定將與“近鄰”蘇州共同打造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與“遠親”溫州共同建設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示范區。過程中,聚焦“一路一會一園一窗一城”,努力先行先試、形成示范引領。
“一路”,即以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推進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軌交相連,軌交11號線連接安亭和昆山花橋(國內首條跨省軌交,已開通運營7年),規劃中的嘉閔線將聯動江蘇太倉,促進長三角軌交一體化;道路相接,著力打通省際斷頭路,6月連接嘉定和太倉的城北路正式開通(這是繼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后,上海市打通省際斷頭路項目的首條通車項目),這樣,嘉定將擁有2條跨省、跨長三角聯通的軌交,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公交相通,目前嘉定昆山太倉的5條公交線路實現跨區域運行。還有,滬通鐵路一期已于7月1日通車,境內有安亭西站點,更緊密融入長三角城際鐵路網。
“一會”,即以長三角科技交易博覽會為載體推進區域科技創新協同。發揮嘉定大院大所高度集聚優勢,共享科創平臺,連續舉辦兩屆長三角科技交易博覽會,帶動區域科創和產業的發展。共同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合作示范區。與無錫市、杭州市、合肥市及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超級中試中心,打造世界級物聯網產業高地和集聚地。共用長三角科技雙創券平臺,實現嘉定、蘇州、溫州三地科技資源、科技服務的合作共享。
“一園”,即以探索“科創飛地”加快產業協同升級。打造“產業飛地”,嘉定在溫州設立嘉定工業區溫州園、在蘇州設立嘉昆太科創產業園,溫州在嘉定設立“科技創新(研發)園”,建立跨區發展合作機制、利益共享機制。此外,設立上海長三角產業升級股權投資基金,組建長三角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首批93家企業正加強產業合作互補),進一步推動長三角區域產業升級。
“一窗”,即以深化“一網通辦”優化長三角區域營商環境。推出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專窗,目前已實現51項法人事項和個人事項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協同推進長三角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行“一地失信,多地受限”聯合懲處機制,以區域信用環境助力更高質量發展。
“一城”,即以強化跨區域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品質“同城生活”。加強教育醫療、生態環境、社會治理對接合作,打造長三角民生“幸福圈”。比如,積極探索嘉昆太異地住院就醫費用直接結算機制,開展垃圾跨界處置,在嘉定、昆山毗鄰地區開展聯動執法等。
下階段,嘉定區將進一步做強三大節點功能,引領帶動區域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提升。一是做強交通節點,構建更加緊密銜接的高速鐵路、快速道路和公共交通體系,成為長三角2小時經濟圈的交通樞紐;二是做強科創節點,發揮科創資源集聚優勢,全力打響長三角科交會等創新協同平臺品牌;三是做強產業節點,發揮長三角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超級中試中心等平臺的統籌協調作用,推動產業合理布局、功能設施開放共享,形成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問:嘉定新城目前有許多“網紅”打卡地,如被譽為“最美圖書館”的嘉定圖書館、一些熱門影視劇的取景地保利大劇院等。嘉定新城在未來建設發展方面,還會帶來哪些驚喜?
區委副書記、區長高香:嘉定新城是上海五大新城之一,將全力打造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新城樣板,著重體現“三個突出”。
一是突出產城融合,讓產業更具活力。依托優質完備的城市功能,重點圍繞軌交站點綜合開發和特色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在線新經濟、工業互聯網等新產業、新業態,激發新城人氣和產業活力。
比如,總部經濟方面,正全力推進企業總部園區建設,已引進海創控股等一批企業總部,加快建設溫州嘉定“科創飛地”,吸引民營企業總部落地,打造特色鮮明的總部商務集聚區;在線新經濟方面圍繞電子商務、在線零售、生活服務等領域,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在線平臺和龍頭企業,推動互聯網經濟在新城發展。
二是突出生態宜居,讓服務更有品質。目前,嘉定區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高品質項目,很好滿足了群眾對優質社會事業資源的需求。接下來,嘉定新城將繼續圍繞優質和均衡,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水平。
比如,圍繞關系“今天”的衛生和關系“明天”的教育,嘉定已啟動中醫醫院嘉定院區建設,將推動瑞金北院與本部一體化運作,屆時新城主城區將擁有2家三甲醫院,而且是中西醫結合,打造社區旁的好醫院;與中福會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引進優質教育等資源,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與此同時,將依托“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推動力量下沉、服務下沉,做實15分鐘社區生活圈,讓老百姓特別是老年人生活辦事更加便利便捷。
三是突出交通便利,讓出行更加方便。嘉定新城處于上海面向長三角的重要樞紐位置,交通路網四通八達,特別是嘉閔高架建成通車后,從新城到虹橋僅需15分鐘。嘉定將切實做強交通節點功能,助力新城進一步拓展和融入長三角“2小時經濟圈”。
一方面,對外聯結成網。比如,軌交嘉閔線將于明年啟動建設,計劃在新城主城區設站4座,并北延伸至太倉;同時將加快推動伊寧路跨S5立交項目,啟動嘉定輔環快速路體系研究,實現新城東西聯動。另一方面,對內智慧出行。圍繞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將加快推進智慧交通建設,實踐無人駕駛等新的交通出行方式,實現城市、汽車與人的完美融合。
問:在“老小舊遠”、公共服務供給方面,嘉定有哪些好的經驗做法?
區發改委主任朱健民:嘉定具體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規劃先行、均衡優先、品質提升。
突出規劃先行。自“十一五”規劃嘉定區打造綜合性國際汽車城、“十二五”規劃建設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以來,在城市規劃階段,嘉定區就根據未來城市人口布局、人口規模、人口結構的分析研判,提出公共服務供給等一系列民生規劃及配套要求,儲備了一大批民生項目;又在每個五年規劃中,根據階段性輕重緩急,具體深化落實項目前期工作和年度計劃工作推進。
突出均衡優先。這些年來,嘉定以均衡優先為原則,注重把“三個穩妥解決”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穩妥解決人口快速增長對公共服務產品的快速增長的需求、穩妥解決區域內部城市化地區和農村地區的資源布局、穩妥解決嘉定南部地區和北部地區的資源布局。
比如,在教育資源上,“十三五”時期新改擴52所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增加1080個班級;其中新改擴幼兒園21所,新增班級336個,全區幼兒園達到104所。為滿足北部鄉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嘉定區開通8輛班車,有效解決教師每天上下班通勤問題。
為了解決雙職工子女看護難題,嘉定積極打造“三點半課堂”,即在全區全部非寄宿制小學免費開展課后服務,時間從放學后的三點半到六點,并且不斷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包括了體育、科技、藝術、民樂等,其中,針對外來隨遷子女的廚藝課程(學習燒菜燒飯的課程),得到了隨遷子女家長的普遍好評。
在養老服務硬件設施上,“十三五”時期全區新改建養老服務設施13個(總量達到32家,覆蓋全區12個街鎮),新增養老床位2343張,全區總量達到9760張,占戶籍老年人口比重的4.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
在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上,“十三五”時期共完成舊住房綜合改造14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萬戶左右(并在全市郊區第一個啟動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目前已完成8個項目)。再如,在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上,嘉定是全市首個開展村莊改造試點的區,至目前共對全區9個涉農鎮、88個村、4.6萬戶農戶實施了村莊改造。
突出品質能級提升。在滿足均衡化的前提下,嘉定切實提升能級,推動品質發展。養老方面重在推動標桿性設施的建設,嘉定區于“十三五”初期建成了區第一社會福利院(一期二期合計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床位數達到778張,是市郊設施配備最為齊全的公辦養老服務設施之一)等。
下階段,嘉定繼續推進一批“老小舊遠”項目建設。比如,將進一步做實做優“市兒童醫院-嘉定兒科醫聯體”,讓嘉定的孩子們也能享受到與市中心區同質化的醫療服務;又如,注重將養老服務的觸角向農村地區延伸,探索打造一批功能較為齊全的農村養老服務綜合體;再如,將進一步加強與知名高校合作,探索多元辦學,建設同濟大學附屬幼兒園、附屬中學等項目。
問:嘉定城鎮化進程推進很快,目前還有一些農村地區,在有嘉定特色的國際大都市鄉村振興中,有哪些新的舉措?
區農業農村委主任朱維強:接下來,嘉定將繼續圍繞“三園”建設(綠色田園、美麗家園、幸福樂園)持續發力,努力走出符合嘉定實際的“農業強而優、農村美而活、農民富而樂”的特色鄉村振興道路。
圍繞“綠色田園”,以高質量、高效率、高水平提升農業產業能級。到“十四五”末,嘉定區內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率不低于30%。在推進好嘉定嘉品、嘉定米道和嘉定味道等地產農產品集體商標注冊使用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馬陸葡萄、華亭哈密瓜等知名品牌的影響力,此外,還將挖掘諸如黃渡番茄、嘉定白蒜等嘉定地方傳統農產品品牌優勢,激發“老字號”新活力。
圍繞“美麗家園”,以全覆蓋、分層次、有特色提高農村宜居水平。目前,嘉定區通過示范村建設涌現了一批“網紅”,有的是村莊顏值高,比如聯一村,政企合作,舊宅新建頗具江南水鄉風韻;有的是村莊配套提升,比如向陽村,無人駕駛、千兆寬帶入戶……智慧村莊更顯現代發展活力。
圍繞“幸福樂園”,以多渠道、可持續、有保障增強農民生活幸福感。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一是在完成鎮級、村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繼續深化農村領域改革,重點關注“三塊地”改革,盤活要素資源,放大改革紅利,激發農村活力。二是以“村財鎮理”為主線,統籌多方資源,拓寬集體經濟組織增收渠道,加快“造血”項目建設,不斷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是進一步健全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讓農民共享發展成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