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感受緩慢生活方式帶來的感動
目前,上海徐匯藝術館推出“設計與生活系列展”的第五展——“你身邊的上海師傅”正在展出。篾席、面人、藤椅、鐵鍋、土布、燈彩等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手工制品和它們背后被稱為“上海師傅”的制作者被納入展覽之中。
這些“上海師傅”有些就在我們生活的周遭,也許在某個時候與我們擦肩而過,而他們手中依舊編織著幾個世紀留存下來的寶貴手作記憶,只是當與之相應的緩慢生活方式漸漸流逝,這些手藝也隨之淡出。對于這些正在消逝的手藝,“你身邊的上海師傅”展覽以師傅的口述文字和他們親手制作的日用品、插畫等方式鋪陳,也以此留住“上海風景”。
展覽現場的竹器制品,鶴、蟹、魚來自崇明竹編師傅郭志高;下為馬根發的流動竹器攤
隨著科技產品和工業制品越來越多地進入生活,延續了幾個世紀的農耕文化的生活方式也悄然發生著改變。當走入展廳,看到兔子燈、掛滿竹編制品的沿街叫賣的自行車、百腳架、秤桿等物件時,不少“80后”會引發出一系列童年回憶:
“這個兔子燈和小時候阿奶做的一樣,元宵節拉兔子燈最倒霉的就是剛開始拉里廂的蠟燭倒特勒,就只好眼睜睜看著兔子燈燒掉。”
“這個秤桿小時候在小菜場看到過,現在好像全是電子秤了哦?”
“這種竹矮凳、簸箕、竹頭百腳架以前家里都用過的。”
……
展覽中王宏春制作的手工兔子燈
由一件件童年器物生發出回憶的同時,也默默在想,它們是什么時候一件件被替代的?似乎沒有一個具體時間,只是在匆匆的時代中無聲地離開,如同它們背后的手藝人一樣。
上海風景工作室設計師、撰稿人周祺,1986年生于上海,對這座城市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有著最直接的感受,近年來,她一直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記錄城市中即將遠去的美好。
此次展覽“你身邊的上海師傅”源自于她近8年的探訪,從市區的雜貨店,到小鎮上的農具鋪子,最后探尋到村子里師傅的家中。這些探訪也在集結成《上海師傅》一書,并于今年8月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周祺在采集信息
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走入“師傅”
在通常的印象中,上海的手工藝人往往存在于鄉村之中,因為鄉村更多植根于土地,也保留有相對更多過去的生活方式。這種推測也得到了部分證實,在展覽中有超過五成的手工藝制品出自上海郊區的“師傅”之手,比如來自崇明向化鎮的何永娣(1971年生于上海),她從20年前就開始收集崇明土布,并以崇明土布為材質制作了一系列環保袋等手作小物,并在業內有一定知曉度,這似乎是手作延續的一種方式。
何永娣收集的崇明土布
然而,在何永娣的口述記憶中,過去每家每戶都有織布機,她幼兒園時就看媽媽織布、并從中了解配色,十五六歲時就可以織出一塊完整的布,出嫁時的布也是自己織的。“我織了八塊,不同的花色。現在本地50歲以下的都不會織了,我結婚后也沒織過。”
9月6日,何永娣在藝術館公教活動中演示紡車
在展覽現場展示的織布機和紡車也來自崇明,其形式讓人聯想到古代繪畫中紡車的形式,而這些器具本身也即將進入歷史之中。
在展覽現場展示的織布機和紡車
在展覽中,還有一位名叫張福平的鐵匠師傅,他主要從事丁耙、田刀、鋤頭等農具,他的生產作坊在浦東新區大團鎮。在前期的田野調查中,策展人林清和周祺一起走訪過他的作坊,從他們的描述中可知,如同過去印象中鐵匠打鐵一樣,張福平在打制過程中也需要大火爐、風箱等設備,但隨著城市進程和城市管理的推進,現在大團鎮已經不允許燒煤制造業的,所以目前這間作坊如何存續也是一個問題。
鐵匠師傅張福平制作的農具
在展覽呈現的所有師傅中,年紀最大的是生于1933年的莊金生,他是一位草編師傅,無論是實用性的用蘆葦或稻草編織的蒲鞋,還是玩具類的逗小孩的草編小魚都別具一格;同樣從事草編制品制作的來自嘉定的孫逸娟阿姨,制作的草帽、草編包、糖果盒等曾經用于出口,這些日常用品在今天看來也并不過時,但卻退出了日常生活。
莊金生的草編小魚
孫逸娟,1949年生于上海,照片拍攝信息:2013年8月,嘉定區,嘉定鎮
展覽中的藤編和竹編
當然,并非所有的師傅都來自市郊,很多師傅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邊。在展覽入口處有一臺掛滿竹器制品的自行車,源自在虹口區走街串巷的馬根發,這位師傅原是湯惟杰在路上遇見的,此后周祺在其出現的區域守株待兔,才記錄下這位師傅的日常。
馬根發,1954年生于江蘇,照片拍攝信息:2014年5月,虹口區,臨平路
展覽現場,馬根發的流動小攤
周祺的速寫記錄
在徐匯區太原路上,有一家開了很久的小店,大凡經過的人都會被店門口的手寫美術字吸引,這家店的店主名叫費寶英,店門口的小牌子已經寫了22年了,寫這些美術字是因為店的地方小,很多商品沒法都擺出來,但在不知不覺中卻成為小店的招牌。小店的出售的貨品帶有季節性,往往是冬天蛤蜊油、永字牌熱水袋,春天樟腦丸,夏天折扇,開學季賣書套……一般丈夫負責進貨,她負責看店。在展覽中,來自小店的物品是竹制的百腳架。
太原路上費寶英阿姨的小店
此外,做兔子燈的王宏春師傅住在浦東新區浦電路,周祺在城隍廟與他結識,交談中才發現原來王宏春幾乎和自己是鄰居;而在兔子燈(燈彩)區域,還有來自李政師傅的金魚燈、龍燈和李建國師傅的生肖燈、麒麟燈,他們雖然同是為元宵節制作燈彩,卻帶著不同的技藝和個人風格,也讓人感受到手藝的豐富和生活的美學。
展覽中的燈彩部分
三位燈彩師傅的信息
而對于城市與城郊師傅的不同,策展人林清認為,城郊的師傅常常是自產自銷,而城市中出售手作制品的小店更像是“買手店”。
金山探訪竹編師傅(左起:姜慶共,周起、馬德崗,林清)
采訪川沙薛師傅的店鋪.
五場“系列展”關注日常生活之中的設計
在觀展過程中,除了重拾童年記憶,感受手作溫暖的同時,也感受到相比機器化生產出來的、千篇一律的物品,手作師傅們所做的東西能讓每個使用者感受到手藝人最直白的誠摯,這恰恰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東西。
手作人的作品并非藝術品,只是家常之物,而“手作”本身也就是他們的一個職業,他們平凡而樸素,但是難能可貴的恰恰是這份“平凡樸素”,他們總是在屬于他們的一隅做著他們的事情,日復一日。
展覽中崇明區城橋鎮許文明師傅(1941年生于上海)做的升籮
而在田野考察和走訪中,周祺也體會到時代發展讓手藝式微,有些師傅有了第三代便放下手藝回家看孩子;做砣秤師傅的店里也賣電子秤……
砣秤和百腳架
但不同于其他展覽或非遺研究,此次“你身邊的上海師傅”并未涉及到工藝傳承,對此周祺認為,“我們對手藝的愈漸消失無可奈何,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帶著這份尊敬,把他們做的事情客觀記錄下來,形成文獻,形成一個個可供后人參考的盡可能詳盡的‘標本’。”
《上海師傅》內頁
這種“標本”式的記錄也是徐匯藝術館“設計與生活系列展”的一貫的宗旨。“設計與生活系列展”開始于2014年的“上海籃子”,當時展覽所展示的50個籃子(筐、簍),不是古董,也不是收藏品,是上海近郊家庭中仍然在使用的生活用具,由周祺在一年多時間里,分別采集自本市城內、郊外的30多家小攤、店鋪,其中一部出自上海本地的十多位竹編手作人之手,這次展覽所展示的50個籃子(筐、簍),不是古董,也不是收藏品,是上海近郊家庭中仍然在使用的生活用具。回顧六年前做的“上海籃子”是對現今部分上海手作人的生存樣本,也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手工藝制作檔案。展覽在探討當下上海日常生活、手作人和設計的現狀的同時,提示人們關注漸漸消逝的竹編手作人曾帶給大家的簡約的日常生活狀態。
2014年的“上海籃子”展覽海報
一年后,系列展推出第二展——《上海字記》。《上海字記》是姜慶共先生花費5年時間,在中文語境下,以印刷術和出版物為線索疏理的一份近現代漢字書寫和設計的基礎檔案,這份基礎檔案也為我們保存了二十世紀上海教育、經濟、政治、出版、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種種記憶。 當時的《上海字記》展以數百件文獻案例陳述了自傳統書法以后,上海漢字書寫和設計的百年歷程。同時由十位前輩設計師和字體書寫者的口述記錄,構成了一部漢字書寫和設計的基本檔案,對當代漢字設計的創新、傳播和教育將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016年,“上海屋里廂”中席聞雷拍攝的華山路上的上海人家
2016年,“上海屋里廂”成為徐匯藝術館“設計與生活系列展”的第三展,展示了攝影師席子拍攝的上海老百姓家里場景的紀實照片。照片中“七十二家房客”“螺螄殼里做道場”,兩代甚至三代人同居一室的情況以照片的形式真實地呈現,也帶觀者了解一個更生活的上海,這些照片也成為了上海近代建筑內的普通人家屋里廂的影像檔案。
2017年,“百年上海圖畫”展品
2017年底,“設計與生活”系列展的第四展聚焦“百年上海圖畫”,于文學、兒童讀物、科學美術和商業設計領域中,匯集了近百位繪畫者的200件作品及實物,呈現20世紀上海插畫藝術的圖像簡史。
2017年“百年上海圖畫”展覽中,觀眾熱烈地討論
此后,便是正在展出的“你身邊的上海師傅”,跨越六年,“設計與生活系列展”始終立足上海本地文化資源的探究,解讀設計的根源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并呈現日常生活的樣貌及工作經驗中的智慧。系列展的策展人林清認為,回顧過去的手藝和設計,對當下中國創意和設計的發展起到疏解脈絡、承前啟后的作用,也是另一種交流的角度。
《上海師傅——最后的手作記憶》(中英雙語)
注:展覽將持續至10月11日;10月6日周祺、湯惟杰將帶來 “你身邊的上海師傅”講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