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說謊和調皮,是被長期忽視的重要生存能力?
原創 KY KnowYourself
KY作者 / 野草
編輯 / KY主創們
今天來介紹一部1993年的美國電影,《山丘之王》。該電影由Steven Soderbergh導演,改編自A. E. Hotchner的回憶錄。
電影從12歲的亞倫(Jesse Bradford飾)的視角,描述了1933年盛夏,帥氣的亞倫在美國城市圣路易的一段成長經歷。Spoiler Alert劇透預警
大蕭條時期,失業籠罩著美國。面對父母的忽視(Child Neglect) 、貧困、饑餓和社會孤立,這些可能擊垮任何一個成年人的壓力因素,少年亞倫的精神世界沒有被擊垮。反而,他不斷地通過自己的力量使得事件為他的生存服務。
那么,12歲的亞倫究竟有什么心理“魔法”?
01.
說謊和調皮,是被長期忽視的重要生存能力
大蕭條中,世界的一切都在萎縮,這包括家庭收入、人際聯結和人性。亞倫的小世界和大蕭條的時代背景相呼應,他身邊的一切仿佛一直都在不斷地坍塌和縮小。
12歲的亞倫,這個處在成長黃金期的男孩,該如何處理正在塌縮的外部世界——這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核心。
亞倫有著過人的天賦,這種天賦主要體現在他超越自己年齡限制的環境掌握力(Environmental Mastery)(Ryff,1995)。比如說,他在失業大潮中找到了兩種賺錢的方法,在父母不在幾周里獨自存活了下來,還獲得了年級的品學兼優成就獎。
環境掌握力強調了通過身體或心理行為,有效管理自己生活和周圍世界的能力(Ryff,1995)。Ryff認為對環境的掌握是實現個人福祉的6種關鍵能力之一。
亞倫調控環境的方式也非常特別,往往是中國社會避免談論的心理能力,分別是:撒謊和嬉鬧。在普世價值觀中,這兩種能力并不是“好孩子”的標配,中國的“好孩子”應該聽話、懂事,是順應環境的。
但我認為,撒謊和嬉鬧被普世價值長期地誤會了,它們恰恰體現了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滿滿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1. 撒謊(Lying)
老師問亞倫他是否搬家了,如果離開了這個社區,那么亞倫必須要轉校。亞倫機智地將父親朋友的地址告訴了老師。
雖然老師識破了亞倫的謊言。但是,她對亞倫產生了同理心,并刻意幫他向學校提交了錯誤的地址。小孩子一般從4-5歲開始才能慢慢學會撒謊,因為撒謊需要更多的認知資源(Schaarschmidt,2018)。
a. 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事實。
b. 同時,我們必須壓制真相。
c. 此外,我們必須能準確評估聽眾的反應,以便在必要時能熟練地根據原故事的情節做改編。
d. 還有道德層面,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做出違背社會規范的決定。
說謊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要求自我控制、計劃和調節情緒及行為。因此,說謊的前提是一個功能完善的前額葉皮層。可以這么說,撒謊是孩子聰明伶俐的標志之一。
此外,我們習慣從道德層面要求小孩不要撒謊。但是對于手無寸鐵的小孩而言,謊言是兒童保護自己的認知工具之一,有助于ta們躲避想要闖入ta們的安全區的人(Stangneth, as cited in Schaarschmidt,2018)。
比如說:小孩子一個人在家,有陌生人來敲門。這時候,父母一定是希望小孩子能夠撒謊,并告訴這個陌生人,自己沒有鑰匙,不能開門。
亞倫一家住在旅館,如果不是這個創造性的謊言,他可能會被迫退學。亞倫通過撒謊的方式,一次次成功地改變了環境對他的限制。
2. 嬉鬧(Playfulness)
旅館告訴亞倫,他父親沒有付足夠的租金,因此他必須被趕出去。為了守住房間,亞倫足不出門。但日復一日,亞倫的食物消耗完了。他被饑餓襲擊,同時也被孤獨圍困,因為他不知道親人何時歸來。
萬萬沒想到,鏡頭一切換,亞倫把雜志上的培根和面包剪了下來,大口“吃”了起來。
望梅止渴也好,苦中作樂也罷,亞倫臉上展露出久違的滿足感,這也鞏固了他繼續活下去的動機。嬉鬧通常被定義為:“傾向于以給自己(可能還有其他人)提供娛樂,幽默和/或娛樂的方式來構架(或重新構架)情境”(Barnett,2007)。嬉鬧的性質:嬉鬧與愉悅和積極情緒的體驗有關,可以起到預防心理,行為和身體問題的作用(Yue et al., 2016)。實驗證明,積極情緒能夠迅速消除消極情緒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反應(如:心跳加速、血壓升高) (Tugade & Fredrickson, 2004)。
嬉鬧的效應:心血管從消極情緒中恢復,意味著ta可以更自主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同時,ta為了應對這個困境而產生的想法和行動也會更靈活 (Tugade & Fredrickson, 2004)。
簡而言之,消極情緒把我們鎖定在一個對象上,而通過嬉鬧,積極情緒被激起,解決問題的百寶箱也就被打開了。假設亞倫在此時批評自己之前做的一些決定不夠好,那他只會進一步傷害自己,也無法有效地處理眼前的挑戰。
02.
有一種人,即便在極其匱乏的環境里,也能成為自身的精神源泉
經濟萎靡不振,大家都企圖從其他人身上得到什么。旅館私自扣留旅客的行李,馬路邊的警察搶走小孩子的蘋果,餐廳服務員因得到昂貴的手表逃路......
奇怪的是,亞倫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為被校園霸凌的同學解圍,為被旅館趕走的畫家偷回畫筆,阻止警察在路邊欺負小朋友......
亞倫又展現了兩種特別的調控環境的方式——人們往往在盈余時才能想到給予,在稀缺時苦心積慮索取和獲得——但亞倫卻在什么都沒有的條件下選擇:慈悲和慷慨。
亞倫使用這兩種看似“虧了”的調控環境的行為,恰恰使得他在極端的環境下得以存活。為什么這么說?
1. 慈悲(Compassion)
亞倫和弟弟蘇利文(Cameron Boyd飾)放學后一起回家,發現父母神情凝重。父親(Jeroen Krabbé飾)告訴兩人,弟弟將被送到舅舅家暫住,因為這樣一周能省下1美金。
亞倫和弟弟告別時,他感受到弟弟的沮喪和無助。于是,他拿出了弟弟喜歡的玻璃球,并送給了他。要知道,亞倫之前可是不甘心把這個玻璃球給弟弟的。亞倫沒有否認離別的現實,而是識別、承認,并力所能及地幫助弟弟減輕憂慮和傷感——這是亞倫的一個慈悲的行為。慈悲指:不帶偏見地看見苦難,以及在可能的情況下解除苦難的渴望。慈悲可以給予他人,也可以給予自己(Hanson & Hanson,2018)。慈悲的性質:它混合著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既溫柔又剛健。例如,研究表明,當人們感到慈悲時,大腦中的運動規劃區域就開始為行動做準備(Hanson & Hanson,2018)。
慈悲的效應:不斷地體驗慈悲,我們的神經結構和功能會產生持久的改變。就像用老式錄音機錄制歌曲,隨著歌曲的播放,當你體驗它時,你可以幫助它在你的神經系統中留下物理痕跡(Hanson & Hanson,2018)。
亞倫有無數個小小的慈悲的瞬間,他不把苦難推開,苦難才沒有堆積如山。用慈悲撐出一個有笑容、有希望和有尊嚴的小世界。這些瞬間使得亞倫的精神健康不至于隨著時代的塌縮而消失。
2. 慷慨(Generosity)
亞倫養的兩只金絲雀生了5個寶寶。他本以為5只小鳥能賣15美元,沒想到,新生的小金絲雀都是母的。因為母雀不會唱歌,所以一共只能賣50美分。這讓滿心期待的亞倫感到萬分失望。
失望之余,離店前,亞倫卻用這50分買了一只小貓送給病怏怏的鄰居。要知道,亞倫靠著用25美分換來的20個餐包養自己。但他竟用50美分買一只貓,送給因病重準備搬家的鄰居姑娘——這是亞倫的慷慨。慷慨的本質是:利他主義,不求任何回報的付出(Hanson & Hanson,2018)。慷慨的性質:尤其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很小的事情,為他人的生活添彩,是一個讓我們的精神資源時時煥然一新的渠道。這是因為當我們不能給予我們所能給予的東西時,內心會感到疼痛:有愛卻無人接受;有天賦卻無處施展(Hanson & Hanson,2018)。
慷慨的效應:乍一看,慷慨可能更像消耗而不是資源,但它鞏固了你心里已經擁有的盈滿的感覺,同時也將你與ta人聯系在一起(Hanson & Hanson,2018)。
這些慷慨的瞬間逐漸擴大了那個可以被稱為“我們”的圈子。當空間擴大,精神“氧氣”自然流入,這使得亞倫的世界不至于淹沒在時代的萎靡不振和麻木不仁之中。
03.
“他們想埋葬我們,但他們不知道,我們是種子。(They want to bury us, but they don't know we were seed.) ”
從亞倫的撒謊、嬉鬧、慈悲和慷慨中,我們看到他強大的心理韌性(Psychological Reslience),即遇到重大的人生打擊時,心理健康能夠快速且有效地“彈回來”(“Bounce Back”)。
除了恢復外,Hanson和Hanson(2018)認為:真正的心理韌性能培養人的福祉(Well-being),而當我們內化了福祉的體驗時,就會建立起內在的力量,從而使我們更有心理韌性,形成良性循環。
總而言之,心理韌性能夠幫助我們從精神打擊中走出來,也可能從一開始就預防了我們掉進精神掙扎的泥潭。難怪,心理韌性也被稱為“平凡的魔法”( “Ordinary Magic”)(Masten,2001)。在危機中,食物和財產是不可或缺的,但人們更容易忘記精神糧食的必要性。可是,壓倒一個人的不只有饑餓和貧窮,還有絕望、抑郁、狂躁、自殺等等。亞倫的環境掌控力使得他在一個正在萎縮的世界中成功地長大了,獲得了更成熟的心智和更嫻熟的環境掌控力。
明明是描述大蕭條時代,電影的畫面卻不是灰暗的。相反,每個圖像都發著光,被清澈橙黃的夏日光線填滿。明媚的暖光烘托著的,正是亞倫生生不息的生命力。References:
Hanson, R., & Hanson, F. (2018). Resilient: How to grow an unshakable core of calm, strength, and happiness. Harmony.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
Tugade, M. M., & Fredrickson, B. L. (2004). 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2), 320.
Ryff, C. D., & Keyes, C.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719.
Yue, X. D., Leung, C. L., & Hiranandani, N. A. (2016). Adult playfulness, humor styles,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Reports, 119(3), 630-640.
Schaarschmidt, T. (2018, July 11). The Art of Lying.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