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信條》:這次不告訴你更多了,自己猜
這篇影評開始了。
———————————以下影評絕不涉及任何劇情——————————
《時空幻境》(Braid)
2008年,有一款叫做《時空幻境》(Braid)的游戲獲得了業界和玩家的一致好評。這款容量并不大的解密游戲,需要玩家操作一個主人公,在每一關的單張地圖內跳躍爬梯,躲避敵人并找到打開鑰匙的門,以進入下一關。因為有些鑰匙是明顯難以直接觸碰的,所以主人公就必須借助自己的能力——“逆向操作時間”的機制,借由影分身和地形優勢來消滅敵人、收集道具。
這款出色的游戲,因為極其藝術化的設計和高度具有想象力的游戲機制,而成為了經典。順便一提,制作組宣稱將于2021年推出重制版本。推薦大家到時都去感受和重溫一下。
很有意思,藝術總是相通的,同時很多時候也有事實上的聯系和影響。我猜導演諾蘭多半接觸過這款游戲。
《時空幻境》(Braid)
《信條》,這部影片最后的評價落點,肯定會排在《盜夢空間》之后,多半也無法超過《星際穿越》,大致會與《敦刻爾克》齊平。也許對于導演諾蘭來說,并不算多么出色和超越自我。但是對于全球影迷來說,仍然足夠特別。
它的創作方向上有一些明顯的缺陷。但因為其機制的復雜性和迷人感,提供了充分可讓人理解思考的空間。從而不得不迫使每個看過影片的觀眾去猜測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對于電影來說,對于一部大片,提供了足夠多的話題,讓所有觀眾能夠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再去談論它,這還有什么遺憾呢?
這是一款大陸特供版海報。
所以結論就是:
對于諾蘭粉來說,不用抱著多么大的希望去觀影,但也絕不會失望;對于普通觀眾來說,無論如何這部電影都能值回票價。
在這樣一個全球疫情泛濫,電影幾乎消失了大半年,很多人發現原來沒了電影我們仍然可以正常生活的時候,這樣就夠了。
導演諾蘭告訴我們,因為有了電影,我們能生活得更有趣。
諾蘭是個古典派導演。他始終強調在宣傳時要對影片故事保持低調,所有未來的觀眾,知道的越少越好,因為這樣才能保持觀影時最大的驚喜感。他深刻明白在影院中觀看電影,需要的是一種沉浸感,是一種瞬間讓觀眾被畫面和聲音包圍的體驗,一種在家里看小屏幕電視、電腦、手機時,無法獲得的神秘啟示。
他擅長利用難以想象的畫面和沖擊力強大的聲音效果來制造影片的總體氛圍。同時在故事上又兼具了極為復雜的解密和情感因素,充分觸及了所有觀眾的智慧和感受體驗。這使得他成為了當世獨一無二的導演,在風格和商業性兩個維度上都超然拔群。
《信條》仍然如此。
諾蘭給男主講戲
為了尊重這位罕見的導演和所有未來進入電影院的觀眾,似乎所有影評都應該閉嘴,不應該說得太多。否則就是破壞了某種特別珍貴的美感,以及未來參與者的切身體驗。
世間罕有的藝術品已經越來越少了。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個獨特而寶貴的未來。
對于沒有看過影片的觀眾,你們不需要更多影評,或者你們需要知道的就是上面這些。
未來是全新的。
這是一款主海報。
——————————你好,我是友好的分割線———————————
——————————以下影評基本不涉及劇情———————————
也許我們仍然需要影評。
因為初次體驗過后,其實每一部藝術作品都是可以再度被討論和分享的。也許借由這些回顧和交流,我們能夠再度重溫和重新體驗,以獲得全新的藝術感受。
這就是回溯的意義。
回看《信條》,以及所有諾蘭之前的作品,我們會明白它的設計仍然足夠精致。諾蘭仍然像一個魔術師一樣在玩轉懸念和手法,讓哪怕最有經驗的觀眾都能感到驚訝。也許很多劇情的機關設置,比如“誰是泄密者”,資深影迷們從影片最開始就有了自己的猜想,然而看到后面,我們仍然會被裝進套子里,發現還有更多讓人驚訝的因素。就像推理小說家們始終在和讀者玩一個“你就是猜不到”的游戲。我們想要“猜不到”,藝術家也必須努力讓我們“猜不到”。
從這個角度而言,《信條》是諾蘭從影至今,拍攝的最難讓人看懂的電影。他之前的作品和《信條》相比,就是高中數學和高等數學的差異。高中數學你可以看懂公理定理,只是你不一定能夠解題;高等數學是基本每一個字你都認識,但是你連定理都讀不懂。
想要追求智力挑戰的觀眾有福了,這是篇難得的考驗閱讀理解能力的影迷題庫。
這是片名tenet回文的來源,龐貝古城的石刻遺跡。
但是《信條》的不足也充分暴露了。
導演諾蘭這次過于投入解密的設計之中,他一貫擅長的情感力量,反而成了較為薄弱的環節。之前他的作品,從《記憶碎片》鰥夫對亡妻的情感,到《致命魔術》、《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中對親情的描述,諾蘭始終會在主人公身上投射一種特別能被所有普通人理解的凝重情緒。觀眾也不自覺地被這樣簡單而深邃的人性情感所打動。
然而這次,也許是不愿再重復主人公“父親想女兒”,或是“老公想老婆”的簡單情感,諾蘭的主人公成了沒有情感羈絆的光棍漢。他只是承擔世界和平重任的戰士,一個默默拯救全人類的無名英雄。
一個動作片里常見的空洞符號。
默默拯救全人類的無名英雄
情感的力量也有,只是很奇怪地投射到了主角的對立面,反派和配角的頭上。所以觀眾能看到劇情中擰巴掙扎的夫妻吵架。也許相愛相殺是一種常見的現實,大富翁們也無法免俗。然而不同于《盜夢空間》在反復刻畫主人公內心的負罪掙扎,這次情感的表達太不深邃,卻太過瑣碎了。
在這個意義上,《信條》基本無法從情感上打動觀眾。
這是一款設計漂亮的預告版海報。
——————————你好,我是另一條友好的分割線—————————
——————————以下影評涉及了隱藏的那些劇情————————
最后,用最簡短的一點介紹,我們來說說劇情,并揭秘魔術師的手法。
《信條》說的是時間回溯的故事。主人公是個拯救世界的特工,必須穿越時間,以破壞敵人收集九個“法器”,以此毀滅世界的企圖。
這次魔術師的手法,是刻意隱藏了“時間回溯”的規則。
拍攝現場
其實諾蘭也沒有隱藏太多,但是為了增加故事的解密難度,他只是不再清晰地告訴觀眾了。
在《盜夢空間》中,諾蘭在開頭花了很長時間,讓觀眾隨著初學“盜夢”的蘿莉設計師,了解了“盜夢”的種種機制和要點;在《星際穿越》中,諾蘭甚至讓一個宇航員用最簡單的比喻,向另一個宇航員耐心解釋了最基本的“蟲洞”,以及四維空間的物理原理,當然這都是說給觀眾聽的;可在《信條》里,諾蘭讓這些解釋變得越少越好——雖然也有“反熵”這種貌似高深的物理名詞,然而這些都是小伎倆。真正的世界觀以及“時間回溯”的運行機制,他反而不讓主角們再更多討論了,甚至他還刻意隱藏了劇情后期主角們的行動——你們自己去看唄,想看總能看懂。
我只說最簡單的一些世界觀規則。影片都拍清楚了,請牢牢記住:
1、劇情最重要的世界觀,“時間回溯”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兩個相互連接的神秘房間達成。一邊是正向時間的世界,一邊是逆向時間的世界。你從這一頭進去,從另一頭出來,時間和世界就從正向變成了逆向。
2、逆向時間的世界,特征是周圍景物和人都是“倒帶逆行”的。鳥是倒著飛的,煙是倒著飄的,波浪是倒著翻滾的。因為主人公是正向時間的人,所以他們還得帶著呼吸器才能在逆向世界中呼吸。
3、反之,如果你從那一頭的神秘房間進去,再從這一頭的神秘房間出來,那么時間和世界又會從逆向變回正向。主人公是正向的,所以就不用再帶呼吸器了。同時因為“時間逆行”發生了一段,可能是一周,也可能幾個月,主人公就形同于穿越到了過去的某個時間點——這取決于他們在逆向時間的世界中,“倒帶”停留了多久。
關鍵的來了:
4、故事后半段,主人公有時是在逆向的世界中,有時又是在過去的“正向世界”中——有時他們在“倒帶”,有時他們又倒到某個位置,正著放帶子了。諾蘭刻意不多解釋什么時候倒帶,倒到哪個時點,而什么時候又開始正放了。根據以上3條規則,結合周圍景物和劇情邏輯,觀眾自己去猜吧。
《信條》劇照
5、除了這些邏輯,還有一個魔術師的陷阱留給想解密的觀眾:似乎從房間的燈光上,諾蘭暗示了紅色代表正向時間和世界,藍色代表逆向時間和世界。這個概念明顯借鑒于天文物理學的“紅移”和“藍移”。
然而這是個誤導。
正逆向的世界不需要用顏色來表示,正逆向的人也不需要紅藍標志——其實沒有什么正逆向的人,只有同一個人在正逆向的世界里不斷倒帶和正放罷了。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碰見過去時間中的自己。假如“過去的你”不知道,“未來的你”就不要讓“過去的你”知道;假如“未來的你”死了,那么“過去的你”未來也只會按照“未來的你”的軌跡進入未來,最后一樣死去;假如“過去的你”已經都知道了,那么千萬不要告訴其他“過去的人”,他們到了未來,自然就會知道的。
為了不讓世界毀滅,請穿越的特工們嚴格遵守時間旅行的基本規則。
你還沒猜到嗎?
這篇影評完了。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