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牧野:時代是浪,我們乘浪而行
原創 Maggie 時尚先生
白色襯衫、黑色長褲 CELINE HOMMES BY HEDI SLIMANE格紋西裝外套 Berluti
幾乎囊獲了華語電影各個大獎的影片《我不是藥神》上映兩年后,導演文牧野的下一部電影正處于劇本創作階段,這一次,他覺得自己更松弛了,8 月,他還在 FIRST 青年電影展上以“一號人物”的身份出現,去發掘更多潛力新作。Esquire 和這位青年導演一起聊了聊電影成功背后的某些規律,以及創作過程中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Esquire:大眾和媒體眼中的文牧野很神奇,不到 35 歲,第一部長片作品《我不是藥神》就在票房、觀眾口碑、行業認可這幾方面都拿到高分,你有沒有總結過這種成功歸因于什么?文牧野:我覺得要分兩方面,努力是肯定的,再有就是時代,這個時代允許這樣的可能性,讓你做這樣的電影,同時大家可能在那一刻需要這樣的電影。我一直覺得藝術創作也好,電影也好,都不可能脫離時代創作的,時代是海浪,大家是乘浪而行。
Esquire:你不想改變潮水的方向?
文牧野:實際上不是的,大家在浪上開船,剛剛好我們在努力打造這艘船的同時,浪來了。這是一個相互結合的過程,我們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相對好地去操控船的方向。
Esquire:《我不是藥神》帶來的驚喜,有一部分是來源于一位年輕導演的長片處女作呈現出相當高的質感以及優秀的掌控能力,電影的節奏和情緒點非常準確,這是來自什么呢?
文牧野:其實我都不知道它準確,我只是用自己的感受去判斷適不適合。一個人不可能在拉小提琴的時候旁邊放一個校音器,他就是憑感覺拉琴。我覺得這么做舒服,我就這么做了。幸運就在于,這個時代的觀眾也覺得舒服,在這個時間點上,可能大家的感受力和我的感受力有一些頻率上的相似。
Esquire:你對自己的電影的受眾是怎樣判斷的?
文牧野:每個作品不一樣,要看是什么作品。最開始做《我不是藥神》的時候,我也沒想過它是大眾電影還是小眾電影,我想的只是我喜歡什么樣的電影,它是完全個人化的,百分百尊重自己,不是因為你喜歡所以我要這么做。我喜歡這樣就做成這樣了,你正好也喜歡,運氣蠻好的。也許某一部作品的時候,我喜歡的東西大家不一定喜歡了,到那個時候就要面對一個問題,我到底是尊重市場還是尊重自己?但是現在我還是選擇先尊重自己。
Esquire:聽說過你一段有意思的經歷,你從小不是那種愛學習的學生,很少被老師表揚,第一次讓你印象深刻的是在大學期間,因為你的一個片子剪得好,老師當著 140 個人夸你了,這個人數你都記得這么精確呢。
文牧野:因為我們班有 140 個同學。當時學校新開了兩門專業,一個叫教育技術,一個叫廣播電視編導,我就選了第二個,覺得跟電影可能有點兒關系。
Esquire:當時你很清楚自己想做電影,還是模模糊糊地有點兒向往?
文牧野:知道自己喜歡電影,但是學習成績不好,所以心存向往,但是不敢確定。上了廣播電視編導之后,學校有一些設備,就可以去拍片子,拍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很開心,當年不是特別熱衷于學習,但是一拍片子就很興奮,這就是找到愛了嘛。
Esquire:老師當著 140 個人的面表揚你的時候,你就下決心要當導演了?
文牧野:我覺得是有幫助的,因為我很少得到表揚,這是一種尊嚴感,被表揚之后,我覺得我可以擁有這方面能力,能做得還算不錯。
Esquire:后來你是怎么跟電影產生關系的?什么機緣讓你決定帶上作品去 FIRST 影展?
文牧野:其實特別簡單,就是自己拍了短片出來,希望有人看嘛,我就上網搜一些關鍵詞,“短片展”“DV 大賽”“微電影大賽”,就這么找到了 FIRST 影展,下載一個報名表,然后把片子郵寄過去,如果入圍了就會接到電話。我的 4 部短片都去過 FIRST 影展,拿過兩次獎、一次提名。第一次帶著短片《石頭》去就拿了最佳影片獎,那是 2010 年 6 月份,我還沒上電影學院的研究生呢,拿獎的時候我還沒有收到電影學院的錄取通知。
Esquire:在那個節點上,這個鼓勵對你非常重要吧,因為你還沒有進入電影學院,跟電影這個行業還沒有明確的關系。
文牧野:非常重要,而且說老實話,就算上了電影學院的研究生,如果沒有像 FIRST 影展這樣的平臺提供你和大家交流的空間,其實你和電影之間的關系還是隔著一層。我拍長片之前一共拍了 9 部短片,FIRST 是少有的提供一個平臺、一個渠道、一個場地,你到了那兒,你的作品被人看到,還有一個交流的空間,一些已經是行業中流砥柱的人作為導師或者評委過來跟你交流。如果沒有這么一個平臺,可能有一些想做電影的人就放棄了,就不做了,因為拍了片子沒有地方放映,也不知道能給誰看,也沒有得到鼓勵的可能。FIRST 影展在我們進入真正的電影領域的過渡期里面給了大家一個可以投奔的地方,這很重要。
Esquire:剛好在中間這個階段,很需要一份鼓勵或者一份承托。
文牧野:對對對,從原石到雕刻成為一個比較漂亮、比較完整的電影創作者之間,這個過渡需要一個平臺撐住。其實 FIRST 影展發掘的就是電影界的原石,我記得特別清楚,第一次領獎是一個很簡單的獎杯,我當時開玩笑說:你們就是拿別人打造水晶杯的那個模子,上面刻上字就給我了。但是它的意味特別好,我領獎的時候說:我特別感謝這個獎杯,我以后電影道路上遇到的困難我都要用這塊板磚去把它們拍碎。
Esquire:因為它特結實是嗎?
文牧野:對,它很結實,其實就是一個模子,就是一個原材料,這跟它的意義是一樣的,FIRST 發掘的就是原材料。
Esquire:在你看來,FIRST 影展鼓勵的是什么樣的電影人或者什么樣的電影精神?
文牧野:FIRST 原來有一個 slogan,就是兩個字——“撒野”,說到底 FIRST 鼓勵的是年輕人自我表達的勇氣、真誠面對世界的態度,鼓勵你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并且把它拍出來。
Esquire:作為一個電影從業者,你對未來的影展有怎樣的期待?
文牧野:當然希望百花齊放,什么樣的電影都有,越來越好。但是在越來越好的過程中,可能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忘了當時為什么出發。對影展來說、對電影人來說都是這樣。保持初心,別走得太遠,別忘了自己當初為什么要走,其實 FIRST 鼓勵的就是電影和電影人的初心。
白色襯衫 CELINE HOMMES BY HEDI SLIMANE格紋西裝外套 Berluti
Esquire:你自己面對這個問題能找到答案嗎?你現在已經是國內最受期待的導演之一,這種壓力不管你在不在乎都是存在的,你在這種情況下怎么保持初心?
文牧野:就是真誠地面對自己和這個世界,其實說到底就是保持真誠的態度。我以前拍了很多短片,現在拍長片的時候只要能夠感覺到自己和當初一樣是興奮的、是表達愛的,自己在做的過程中很開心,能感覺到你不是功利的,只要有這個感受就可以了。
Esquire:你仍然能感受到自己熱愛的是拍電影本身,不是愛它能給你帶來的那些東西?
文牧野:沒錯,田壯壯曾經問過我這句話,就在我考研究生的時候,他問我:“你是喜歡拍電影這個事情本身,還是喜歡它帶來的那些東西?”這就像問一個演員“你是喜歡紅還是喜歡演戲”。當時他說,你要分清楚這一點,如果你真的是愛拍電影,那你就可以一路執拗地走下去。你要喜歡這個事情本身,你喜歡跟它在一起,可能一直到你老,只要這個愛一直在,你就會盡量保持初心。
Esquire:可是人在年輕的時候要把這個問題分清楚、弄明白并不容易。
文牧野:這個問題是一直要問自己的,不是說在最開始那個時刻要問,每一個時刻的感受可能不一樣,不僅是拍電影,做人最重要的也是要知道自己想干嗎。
Esquire:田壯壯是一位怎樣的前輩?你們怎么稱呼他?
文牧野:我們叫他壯爺,他特別重要,在他之前我是離電影很遠的,我沒有觸摸到在中國電影史上留名的那些人。我記得特別清楚,我第一次考電影學院的時候,我走到電影學院門口是發抖的,我在考場上兩只手冰冰涼,激動。
Esquire:那時候你多大了?
文牧野:23 歲。我考了三次嘛,到第三年,看到我旁邊的那哥們兒在發抖,我就想,我已經來第三次了,早就經歷過了。進了電影學院,田壯壯讓我看到在中國電影史上很有地位的一個導師是怎么思考問題的,他是怎么樣去聊電影的,他怎么去選擇自己拍什么樣的電影,怎么去選擇過什么樣的人生。
Esquire:創作者的人生和他的作品是分不開的。
文牧野:對,所以跟壯爺在一起的時候不會過多地聊電影,他大多數時候是跟你聊閑天兒,你可以從中觀察到他的思維方式,他認為什么是重要的,他認為什么是快樂、什么是不快樂,你能看到他對電影有多真誠。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我為什么回到電影學院教書,因為我繼續每年拍電影的話,會離我心目中的電影越來越遠,我回到學校里,和你們這些原石一樣的孩子打交道,反而離我愛的電影本身更近”。
Esquire:你曾經說,在拍短片、MV、廣告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個經驗,就是怎樣平衡自我表達和大眾共情,這是怎么獲得的?
文牧野:電影肯定是藝術為先,但是導演是藝術家也是職人,自我表達和大眾共情這兩方面的能力都需要,任何一方面瘸腿,那你選擇創作手法的時候都是被動選擇。由于我不會這樣的表達方式,我就只能選擇我會的那一種表達方式。但如果你的技能足夠多,就可以主動選擇,想用這樣的方式就用這個,想用那樣的方式就用那個。就像你不能憑感覺開車,你得上駕校學啊,你得知道什么是擋,你得會開車。說白了,一方面是感知力,一方面是技藝,兩方面是并行的。
Esquire:當年你在拍廣告和 MV 的時候也會加入一些自我表達嗎?帶點自己的“私貨”嗎?
文牧野:多少會一點。我對“私貨”是這么理解的,分兩種,一種是有意識地加入,但是我覺得真正好的“私貨”是無意識的。你拍的東西就像你,不一定要拿著章往上蓋。每個人說出來的話和想的東西都不一樣,只要你坦誠地面對自己,你的表達就是你自己,不可能是別人,這是一種自然的狀態,而不是刻意的。
Esquire:《我不是藥神》開拍之前,你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你習慣于提前準備充分,還是電影塑造了你的這種性格?
文牧野:拍電影當然要準備啊,盡最大努力去準備充分,但是不影響現場的隨機發揮。其實這兩方面是加成的,不會因為前面準備多了,后面就不自由了。前面準備越多,心里越有底,越容易發揮。但如果準備不夠,你都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樣,到了現場心里就慌了,還談什么發揮?所以只要我們有時間、有精力,頭腦中有足夠的空間,就去準備。你要明白怎么準備,你要有辦法,不要瞎準備,這些辦法會慢慢幫助你找到度在哪里。
Esquire:你有個辦法很妙,在《我不是藥神》的劇本創作階段請了一些喜劇演員來進行人物扮演。
文牧野:對,我跟制片組的人說,可不可以找一些喜劇演員來圍讀劇本,我要看看他們在這個劇本上的發揮會是什么效果,他們在圍讀中表現出來的狀態可能可以提供一些什么,我從中提煉出一些適合的融入到劇本中。而且我不只請了喜劇演員圍讀,還請了正劇演員圍讀,讀了幾輪呢,這個過程挺重要的。到了真正選演員的時候,還要看不同的演員試戲,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他們和劇本的化學反應,還可以隨時修改劇本。
導演是藝術家也是職人,自我表達和大眾共情這兩方面的能力都需要,任何一方面瘸腿,那你選擇創作手法的時候都是被動選擇。
黑色皮夾克 BOSS白色襯衫 CELINE HOMMES BY HEDI SLIMANE
黑色長褲 Berluti
Esquire:在第一次拍長片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方面需要從零學起嗎?有報道說你曾經很認真地問制片主任“什么是統籌”。
文牧野:對,之前拍短片的時候,統籌的活兒我自己就干了,短片總共 20 場戲,找一個同學來做統籌沒必要。當我發現有這個工種,覺得好方便啊,《我不是藥神》寫了 170 場戲,我要自己做統籌得累死,那是很大的一個工作量,而且人家統籌比我做得更細致。這些方面是要學習的,不要不懂裝懂,不懂的可以問,問完告訴人家:我可能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請你教我,我愿意學,我學會了之后,咱們大家一塊研究。你要用一個真誠的態度去溝通,溝通的關鍵就是真誠。
Esquire:在你做前期田野調查等等執行性工作的時候,仍然能感覺到自己對電影的熱情嗎?
文牧野:當然,隨時被對電影的愛所驅使的。做電影首先你要很 high(興奮),你如果不 high,你的副導演更不 high,一層一層下去,整個團隊都不 high。你必須 high 到極致,你如果需要劇組保持 A 級狀態,你自己必須是 3S 級,你得到一個鼎沸的狀態才能夠讓大家同時很興奮。運氣好的是,只要拍電影,我都是 3S 級,亢奮到爆,這一刻跟編劇溝通,下一刻跟攝影師、演員溝通,來來回回,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填滿,半夜不睡覺。
Esquire:你把自己定位為一個類型化的作者導演,“類型化”和“作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文牧野:我希望在一個藝術從業者和一個職業導演之間,有一個相對融洽的結合。比如我喜歡的昆汀的電影,喜歡李安的電影,也喜歡奉俊昊導演。
Esquire:昆汀算是一個類型化的作者導演嗎?他的電影偏小眾吧。
文牧野:昆汀的電影肯定是類型化的,的確比較小眾,所以說是“類型化的作者導演”啊。
Esquire:哦,兩者之間有主次關系,“類型化”是形容詞,重點是“作者導演”。
文牧野:對,如果反過來,作者型的類型片導演,那就有很多了。
Esquire:大眾對類型片有某些固定的印象或者期待,你認為類型片的空間是可以拓展的嗎?
文牧野:我覺得是可以拓展的,電影的空間不是被綁死的,需要作者自己去開拓。
Esquire:而且電影在不同的時代也會有不同的空間和景象。
文牧野:對,所以“類型化”和“作者”需要有一個相對融洽的結合,這兩者之間有一個開拓邊界的、融合的、有意思的地方,才會有 FIRST 這樣的影展出現,這其實就是一個嘗試。
Esquire:你有一個說法,就是電影需要娛樂性、社會性和靈魂性,你把這三性作為自己創作電影的一個追求。
文牧野:這三性全滿并不是對任何電影來說,只是我對我喜歡的電影的一個總結。首先它跟我們當下這個世界有關系,有一定的社會性;靈魂性其實是放在任何一個時代皆準,它是恒定的,對人性、對希望、對自由、對愛和美等等,能夠打透一個人的感受的東西,這些其實是人在根性上的一種向往。
Esquire:其實所有藝術作品都在追求靈魂性。
文牧野:對,同時電影要有一定的觀賞性,看的時候不至于從頭到尾累得不行。但觀賞性是個人感受,每個人的感受和包容度不一樣,我就比較大,無論是昆汀的片子還是很多人的片子,節奏再慢我都會有一定的包容性,我都覺得他有娛樂性。我給自己的要求是,在做電影的時候,盡量在這三方面都有一點,有一定的敘事節奏和娛樂性,跟我們的社會有點兒關系,跟我們現在中國人生活的時代有一點關系,然后跟人有點兒關系。
Esquire:如果說每一條 10 分的話,你的每一部電影都要 30 分拿滿嗎?
文牧野:不不不,這和你選擇的題材有關系,比如《我不是藥神》,它的社會性已經有了,我在做的時候就要想怎么把靈魂性提煉出來,怎么讓娛樂性更多一點,同時不能有損社會性。有的時候它們之間會有一個此消彼長的關系,娛樂性越高,可能社會性和靈魂性就會越低,要好看要熱鬧,嚴肅的部分就會淡一點。可能下一個題材天然娛樂性多,那我們就需要壓一壓,去找找內核里的東西。
黑色西服套裝 CELINE HOMMES BY HEDI SLIMANE白色運動鞋 Berluti
Esquire:在現在大家對你的期待之下,你覺得創作的自由度更大了還是可以去探索?
文牧野: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我還是像寫第一部一樣的態度,就是我開心。
Esquire:沒有雜念,沒有去想“大家會喜歡什么,大家希望我做出什么樣的電影”?
文牧野:沒有雜念是不可能的,盡量去適應就好了。適應這個聲音在,同時相信你自己。每一個人、每一個作品都在經歷這個,而且一輩子都在經歷,這是毋庸置疑的過程。你肯定會想“這故事別人會認為好嗎”,因為藝術就是與人溝通。
Esquire:因為它是有受眾的。
文牧野:對,是有受眾的,你有傾聽者,我不是說你聽不懂的火星語,我肯定會盡量地表達得讓你聽得懂。無論多小眾,哪怕只有一個觀眾,也一定會考慮的。其實創作永遠都是一種對話,不僅僅是你跟受眾的對話,從根上來說是你跟自己的對話,這個問題搞明白就好。
Esquire:其實創作者都是這樣,每一次創作都是在跟自己對話。
文牧野:對,你在跟自己對話的同時,也實現了與受眾的對話。只是你在創作中跟自己說的話多一些,還是跟別人說得更多一些,這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把它拿出來量化的話,就不真誠了。
Esquire:為什么一量化就不真誠了?
文牧野:如果說我下一部電影要多多面對我自己,要放入 30% 的自己,你的初衷就忘掉了,真誠和真實就沒有了。融會貫通的狀態是,我還是面對自己,我寫這個題材,我拍這個電影,我開不開心,我別不別扭,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放飛,完全無我的狀態下去做。但是進入到細節的工作比如寫臺詞的時候,可能需要在某一個點上瞄準一個目標,但是在宏觀上這么做不太好,起念不是這個念。
Esquire:一路走來,哪些人對你有關鍵性的影響?
文牧野:從小到大遇到的每個人其實都重要,包括第一個夸我的那個老師,還有我的母親,她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從小學習不夠好,但是她一直告訴我:只要你開心就好,因為人生沒有成功,人生只有開不開心。成功的人生和快樂的人生相比,她建議我過快樂的人生。
Esquire:母親告訴你的以及你后來領悟到的快樂是什么?
文牧野:平靜,這是她一直告訴我的,她有一句話就是“做任何事盡量輪轍動輪心不動”,就是車輪外邊那圈動,中心那部分不動,外面怎么努力都可以,心不要動。
C o n t r i b u t o r s
攝影:張湸
采訪、撰文:Maggie
化妝、發型:Shailen
編輯、統籌:暖小團
服裝造型:傲寒
助理:康康
原標題:《文牧野:時代是浪,我們乘浪而行 | 先生專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