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玩游戲有助于創造性思維嗎? | 心理Tips
原創 不開花店了 心教育
文 | 不開花店了愛玩電子游戲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電視劇《穿越火線》最近大火了一把,勾起了多少人青春的回憶,但這些“我們的青春”,卻是很多孩子父母的噩夢。在中國,大多父母認為游戲占據孩子大量時間,侵占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分心不能專注于學習,玩游戲就是不務正業,是不對的,不值得提倡的。但是對此也有不同說法,也有人認為玩游戲可以鍛煉反應能力,一些帶有策略性的游戲還能鍛煉孩子的統籌能力和管理能力。
這種“為電子游戲電子游戲正名”的風潮不僅在生活中存在,在科研界也很多學者認為玩游戲有助于孩子的認知發展。荊智等人就認為愛玩游戲的孩子通常更有創造力,并且他們對此說法還做了如下解釋:
(1)電子游戲是吸引玩家接受不同的挑戰,最后取得勝利的游戲。因此一些個性特征比如好奇心、意志力、發散思維、冒險性和開放性在游戲中都會受到獎勵,而這些個性特征都是培養出良好創造力的基礎;
(2)有研究指出:玩電子游戲長大的兒童會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方式,會使用獨特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更有助于創造力的培養;
(3)玩電子游戲時要用到各種認知能力,比如注意、反應時、視覺追蹤、記憶、手眼協調、計算能力、視覺空間能力和語言能力,適度玩電子游戲有助于這些能力的提升;
(4)有證據表明電子游戲使用情況與個體的創造性思維存在正相關。
針對第四點荊智等人直接對147名高中生的電子游戲時用情況和創造性思維中的獨特性、流暢性和變通性做了調查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
(1)青少年最喜歡玩模擬類游戲,玩這類游戲的人數占玩游戲總人數的 36.30%,其次是益智游戲占 29.63%, 冒險游戲占 18.52%,動作游戲占 15.56%。
(2)玩電子游戲的個體比不玩電子游戲的個體在創造力的獨創性和變通性兩個維度的得分更高,說明玩電子游戲的個體可能更具有獨創性和變通性
(3)玩益智游戲的個體比玩模擬游戲的個體在創造力人格中的冒險性和好奇性特質維度中得分更高,說明他們的冒險性和好奇心特質更突出
(4) 最近一周電子游戲使用時間不會影響個體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人格,說明短期玩電子游戲并不會對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人格產生影響
(5)但最近一年電子游戲使用頻率會影響個體的創造性思維中的獨特性、流暢性和變通性,這說明長期電子游戲使用頻率會影響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但是并不影響創造性人格。
以上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電子游戲和青少年創造性的關系,在大體上揭露了玩電子游戲的孩子可能比不玩電子游戲的孩子更具備創新思維,但是這種結果并不能排除是那些比較有創新思維的孩子喜歡玩電子游戲,而不是直接玩電子游戲導致孩子更具有創新思維的可能。并且在論述只是說了長期電子游戲使用頻率會影響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但并沒有說是怎么影響的,究竟是頻率越高越有助于青少年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還是頻率越低越有助于青少年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或者電子游戲的使用頻率雨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是倒U關系都未成定論。
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是要客觀看待電子游戲,不要對電子游戲過于排斥,也不要真把電子游戲當做培養能力的靈丹妙藥。
“鍵盤俠”在生活中也是“俠”嗎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社會走向了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帶領大家進入了電力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就是現在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社交可以說是年輕人社交中的家常便飯,甚至在逐漸取代面對面社交。
隨著網絡社交的日常化,人們在網絡交往過程中的一些行為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比如網絡中的“鍵盤俠”。我們通常認為“鍵盤俠”的是指部分在現實生活中膽小怕事,而在網上占據道德高點發表“個人正義感”和“個人評論”的人群,帶有貶義色彩,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網絡上的“鍵盤俠”是真正在網絡上做出利他行為的一群人,是在網絡環境真誠地幫助他人的人,而不是為了自己一己私欲或者宣泄情緒而以道德為茅箭肆意傷害他人的人。我們稱之前者的行為為網絡利他行為,有研究發現網絡利他行為要多于現實利他行為,人們在網上比實際生活中更樂于幫助別人。
那么在網絡上容易做出利他行為的人是否在現實生活中也更愿意幫助別人呢?
鄭顯亮等人對366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通常在網絡上愿意幫助別人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更愿意幫助別人,且他們更能在網絡上感受到網友們的關懷和支持。但是如果一個現實生活中愿意幫助別人的人,但是他在網絡上并沒有感到網絡帶來的溫暖、關懷和支持,那么他也不愿意在網絡上幫助別人。
爸爸對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在一所幼兒園做了一個小游戲,他告訴幼兒園的孩子們:“現在你們面前桌子上的棉花糖是專門給你們吃的,你們可以選擇現在就把他吃掉,也可以選擇等我回來再把棉花糖吃掉,不過如果你們愿意等我回來,作為獎勵,我會再給你一刻棉花糖”。這個小游戲就是心理學上經典的“延遲滿足實驗”。延遲滿足是指為獲取未來更大的利益而暫時舍棄眼前小利益的能力。很多研究表明,具備延遲滿足能力的個體一般更自律,也更有可能收獲更大的成功,所以培養小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對其成長發展意義重大。
聶晉文等人對江西省某幼兒園隨機抽取的105個幼兒進行研究發現,爸爸養育孩子的參與程度以及父親的責任心對兒子延遲滿足能力的發展起重要作用,但對女兒延遲滿足能力發展的影響并不顯著。不過這并不代表爸爸對女兒成長發展的影響不重要。Brotherson,Dollahite 和 Hawkins發現,父親積極參與教養對兒童社會性行為的影響非常重要,甚至超過母親參與教養的影響作用。
對父親的行為以會影響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發展這一現象,Paquette給出了解釋,他認為當孩子進入兒童期會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父親,開始對父親的邏輯形象感興趣,會通過模仿學習,將父親遵守規則的行為學習下來,并將這些規則逐漸內化,形成自控行為,并最終做到延遲滿足。就此現象還有其他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因為在生活中,母親更多從生活上照顧孩子,父親更多地陪伴孩子游戲,并且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建立規則的作用,從而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最終起到幫助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發展的作用。
這些研究結果提示我們,在家庭中,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教導都是至關重要,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父親在教育孩子中的作用不應該被低估。在生活中,即便是父母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并且父母本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規范,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參考文獻:
《電子游戲使用對高中生創造力的影響》
《父親參與對兒童延遲滿足能力的影響:兒童性別的調節作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