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報刊文:追經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課
光明日報7月26日消息,當前,許多90后、00后青年熱衷于經典名著、古典音樂、傳統戲曲,并將其視為時尚。如根據《西游記》《封神演義》等中國古典名著改編的電影頻頻創下票房新高;《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國家寶藏》《故事里的中國》《經典詠流傳》《聲入人心》《一本好書》《局部》《國風美少年》《青春京劇社》《瑜你臺上見》等一大批傳播、傳承經典的綜藝節目深受青年的歡迎;京劇、越劇等傳統戲曲迎來了眾多90后、00后觀眾……不僅如此,青年人還以自己特有的創意和方式來表達對經典作品的喜愛之情,比如用彈幕刷屏、創作短視頻等。最近90后B站UP主方浪浪用彩色沙畫繪制了87版《紅樓夢》的經典劇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讓網友大呼驚艷,這段視頻被多家主流媒體轉發。
眾多經典作品成為“現象級”爆款,在青年群體中圈粉無數,反映了青年人對于精品文化內容的渴望與高度認同。青年人對經典作品的向往、追求以及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并非一時的偶然現象,而是國家實力、社會經濟以及國民文化素養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新時代的新潮流。
所謂“經典”,是人類按照自己的利益共同選擇和留存下來的文明成果,是優秀文化的燦爛結晶,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經典作品寄托著創作者真實、深刻、豐富的情感與思想。通過它們,我們得以聆聽高貴靈魂的聲音并獲得與之交流的機會,開啟跨越時空的思想之旅。著名作家伊塔諾·卡爾維諾在《為什么讀經典》一書中說“經典作品幫助我們理解我們是誰和我們所達到的位置”,因此它也是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文化基礎。研讀、欣賞經典作品,會在潛移默化中讓人形成珍貴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使人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海量的信息、紛繁復雜的世界,擺脫外界的喧囂和浮躁,消除內心的焦慮和恐懼,看清腳下的道路和今后的選擇,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充實豐盈、更有意義。
研習經典對青年人來說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青年:“人生的黃金時期在青年。青年時期學識基礎厚實不厚實,影響甚至決定自己的一生。”
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為此,一方面,廣大文藝工作者、主流媒體以及學校等機構有責任、有義務為青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尤其是在經典作品的傳播與傳承方面,需要突破傳統的傳播模式,遵循新媒體傳播的規律,貼近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審美偏好,創新理念、內容、方法、手段,靈活運用影像、音頻、動漫、游戲等多種形式,不只引導青年人關注、喜愛經典作品,更要幫助他們真正走進經典作品,使其成為引領青年成長、前行的燈塔。
另一方面,青年人也要把握好人生的黃金時期,多研讀、多品味經典作品,在生活與成長中認真體會經典作品里偉大而深邃的精神世界。這對于提升自己的審美水平、文化修養、道德情懷都大有裨益。面對經典,不能抱有浮躁的心態和功利的取向,將其視為裝點門面的工具。面對經典,需要靜下心來,深入思考、仔細體會其中的精神與魅力。經典作品代表了其所在時代的最高智慧,經過歲月的考驗卻歷久彌新,值得我們用心、用情去“深閱讀”。經典作品博大精深,有的艱澀難懂,要真正走進它們是一個充滿艱辛和挑戰的過程,絕非易事。但當我們克服困難,經歷這個過程之后,就能感受到豁然開朗的喜悅,得到豐厚的收獲與心靈的成長。面對經典,還要避免誤讀、曲解,要保有敬畏之心,切忌惡搞、歪曲經典作品,傷害我們共同的文化記憶與民族情感。
追經典絕不是一時一刻的時尚潮流,而應成為我們一生一世的功課。向往經典,更要走進經典、傳承經典、創造經典,這是新時代青年人面對經典時應有的態度和志向!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原題為《追經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