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琦琦子為什么要讓黃曉明“免禮” | 拒絕男性凝視
原創 簡單心理 簡單心理
江湖邊 ? 撰文酒鬼 ? 編輯
作為這個夏天最熱血的女性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已經無可置疑。我也一集沒拉地追完了會員加長版。
最新一集的浪姐,已經結束了第2次公演。節目組在黃曉明之外,又加了個男主持魏大勛,為《小明歷險記》捧哏。
在賽后采訪環節,張雨綺團有個cut上了熱搜,叫#張雨綺讓黃曉明免禮。
當時,黃曉明讓張雨綺團,給魏大勛重新表演一次公演中的“眼神殺”:
但張雨綺沒動。而是讓黃曉明蹲到鏡頭底下,然后對他說“好,免禮”。黃曉明又一次栽在綺綺子手中,張雨綺被贊“人間清醒”這一幕給我印象很深。因為我作為一個路人,感覺到了張雨綺的聰明(雖然她的人設是傻大姐)。
她太知道女孩們希望在這群30歲的姐姐身上看到什么,以及不想看到什么了。她一定不能為了“滿足某個男性”,而再去表演一遍做過的動作(仿佛看見了在酒桌上被要求表演唱歌的自己)。
作為一個男明星,魏大勛的人設和評價都不低,黃曉明的要求其實也不過分。但有意思的是,大家在看到新的男主持出現后,彈幕畫風是這樣:
“大可不必”、“只一個魏大勛不能再多了”
我們覺得,這種聲音是值得討論的,是因為它代表我們的社會里出現一種這樣的渴望:我不想得到“傳統文化中的男性視角”的評價。
對,觀眾們并非針對某個男明星,大家只是覺得沒有必要讓更多男性出現在這個節目里。
《浪姐》為什么受歡迎?很重要的一點是它的“女性主義”象征,以及在形式上剔除掉的“男性視角”。
還記得當初它廣受好評的、被譽為“神來之筆”的規則設定,就是節目組宣布招的500名現場大眾評審全是女性。
豆瓣鵝組的一個帖子說:“我覺得芒果臺只請女觀眾這一招簡直是神來之筆,點出了女性懂女性的魅力,女性欣賞女性,女性幫助女性,拒絕男性凝視(male gaze)和男性的評判”。
男性凝視,是一種站在異性戀男性視角的、對女性的“觀看”。在男性的注視下,女性在視覺上被定位為異性戀男性欲望的“對象”——她們被性化、被觀看,女性自己一點也不重要。舉幾個某著名社區對《浪姐》的評論,你可以更直觀地體會到“部分對女性的物化和毫不遮掩的惡意”:
這種感覺我真的太熟悉了。上學的時候,曾經看到一群長相磕磣的男生聚在一起,肆無忌憚地議論一個漂亮姑娘身上的瑕疵。我就覺得很奇怪(有毛病)。
“胸太小了、腿不夠長”
“我受不了和成績太好的女生談戀愛,女孩笨笨的才可愛”
后來我知道了,因為在他們的認知里,女性是被觀看的對象——她們的外表是重要的,她們時刻被“性化”。
可怕的是,這種審視會漸漸內化為女性自己的評價標準。
例如,很多女性都知道自己的外表是社交資本,且開始采用男性觀察者的觀點(Fredrickson和Roberts,1997)。她們習慣性地監控自己的容貌、身材,以求不被貶值。即:女性像外界觀察者一樣監控自己的身體。這一過程被稱為“自我物化”。
這種物化常常是沒個頭的。你永遠不夠漂亮、不夠年輕,且無法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心理學博士Tara Well的研究表明,女性越物化自己,就越會增加自己的外貌焦慮、身材羞恥,同時降低對內在自我的關注,降低對精神自我的追求能力,也降低自己的幸福感。
事實上,我感受過的很多男性凝視,都來自于我媽。我很小的時候喜歡叉著腿躺在一個大藤椅里,被下班的媽媽看見以后打了一頓。
那時候我覺得很痛,又覺得莫名其妙。
為什么叉腿躺在椅子里,就是不知羞恥?
還有一些不知道哪里來的規訓,教育我們坐在自行車后座的時候,不要叉腿坐,要斜著坐。照相的時候,要“斜腿并攏”體現端莊感……
總之,你就是不能隨便叉腿。
它背后的意思是:女性是時刻被性化的對象,她是被用于生育和性關系的。這種“性化”,已經日益成為一種社會文化規范,成為束縛女性自我發展的桎梏。甚至很多女性也這么想,不知不覺地這么要求自己。
即便如此,女性也是更愿意被女性觀看的。
在一項實驗(Calogero,2004)中,女性參與者們被告知,她們要么在被男性觀看,要么在被女性觀看。研究人員發現,與期待女性凝視(或根本沒有凝視)的參與者相比,僅僅期待男性凝視,就會增加年輕女性的自我物化,并導致更大的身體羞恥感(body shame)和社交體質焦慮(social physique anxiety)。
“自我物化”的最大惡果,就是被物化的人失去了探索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權利。久而久之,她們不知如何感受自己。
我覺得,《浪姐》之所以特別好哭,就在于它呈現了女性在探索自我中的掙扎。
比如,阿朵對覺得自己無法勝任隊長的袁詠琳說:這是你的功課。
鐘麗緹說,自己參加這個節目,是因為“我不想讓大家看到一個50歲的女人就只會在家里打麻將”。沈夢辰說,自己這么多年活躍在鏡頭前,但從沒有機會做自己夢想的唱跳。另一個被說的比較多的事實是:通常女演員過了30歲,就只能去演婆婆和奶奶。她們不是不出現,而是不作為被社會腳本討論的主體出現。女性長久以來不被鼓勵感受自我,自然是有社會和歷史上的原因的。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已經很了不起的覺察了。
Tara Well博士提到,擺脫自我物化的一個可行方法,是“鏡像凝視(Mirror Gazing)”,也就是從鏡子里看自己。
乍一聽好像有點自戀,但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在鏡像凝視的過程中,你需要練習擺脫文化美感標準或男性凝視的干擾,也不去想別人的看法,這些批評加劇了我們的恐懼和焦慮,即我們永遠不安全、永遠不夠好、永遠不夠。
你只需要做簡單的一件事:承認自己,和自己呆在一起。
花時間觀察、容納和適應自我,可以幫助你增強自我同情、管理壓力和情緒的彈性、奪回對自己的注意力,并發掘一種新的內在力量。
我想,這些姐妹們之所以“一個哭個個哭”,大概也是因為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吧。
寧靜:這個節目會讓人變“母”。網友:寧靜上次哭這么慘還是多爾袞死。
這個節目未播先紅的時候,張雨綺身邊的人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們打起來了沒有?
這種“普遍的好奇”,多虧了市場上層出不窮的職場劇宮斗劇對女性群體的塑造。仿佛一群有了社會地位和資本的女性在一起,就一定會變成勾心斗角的事兒媽,她們只能有一個結局:打架冷戰撕頭發。
好勝、嫉妒、競爭,當然是有的。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同理心和姐妹情。
袁詠琳在聽到要依靠大眾知名度來投票的時候,立刻就哭了。因為她說自己已經太長時間“沒有知名度、不被看到、永遠不夠好”。
阿朵跑去安慰她。但她忍不住想到自己,也哭了。年紀更大的人不是更脆弱,而是對一些痛苦更能感同身受。我在看整個節目的時候,是從頭到尾有一種“暗喻”感的。它有集體情緒的承托作用,它的象征意義,大過這個節目里一切聲色犬馬的東西。她們讓人覺得美,有時代意味在里面。你也可以說,它吃到了整個社會“女性主義覺醒”的集體情緒的福利。
真正感動我的,并不是百萬文案、宏大敘事、“三十而驪”之類的口號。而是這一個個姐姐身上迸發出的掙扎的、生動的、互助的細節。
女性早就不用注意男性的目光了。
就算沒有一個男人看,姑娘們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Reference:
Kelly Oliver, The male gaze is more relevant, and more dangerous, than ever, New Review of 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es, 2017. DOI: 10.1080/17400309.2017.1377937
Tara Well:Taking Back the Male Gaze
前兆 | | | | | | |
原標題:《琦琦子為什么要讓黃曉明“免禮”》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