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經濟能否緩慢復蘇,疫情二次暴發成最大隱憂
疫情重創美國經濟
美國疫情在2020年3月開始走高,下旬暴發,迄今3個多月過去。這期間,美國經濟遭受了重大打擊。
綜合多方分析,在形勢最嚴峻的4月中旬,GDP產出率只相當于2019年底水平的83%。按當前恢復速度推測,本年GDP總產出相對于去年將減少5.7%;若疫情二次暴發,可能導致GDP再額外損失0.4%。正常年份這個指標應該增加2%-3%。
失業率在4月份飛升到14.7%,相當于2300萬人失業。相較于2月的3.5%和3月的4.4%,情況空前嚴重。
購買力迅速變得疲弱,導致第二季度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約為0.1%。在正常情況下,這個指標應該在2%附近。
股市的道瓊斯指數從疫情暴發前的2月21日歷史高點一路直降,到3月27日,5周時間內損失了38.5%。
經濟應急措施
面對疫情暴發,美國當局的經濟救援措施總體得當,減小了疫情對經濟的傷害。
美國國會迅速通過了4項法案,累計撥款2萬億美元給財政部,約相當于其2019年GDP的10%,用于新冠測試、公共衛生舉措、商業機構救濟、個人救濟、地方政府應急開支等。其中對于商業機構和個人的直接救助,有效地紓解了疫情可能導致的企業破產、居民生活困難等問題,既維護了社會安定,也為經濟復蘇留下了火種。
美聯儲三箭齊發,平息了金融市場的恐慌,為經濟形勢的喘息營造了相對寬松的空間。
首先,它自3月3日起,在12天內兩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75%調至0-0.25%區間。這個舉措降低了市場的資金成本,減輕了企業的債務負擔,降低了違約風險并避免了后續的連鎖反應。
其次,在第二次降息同時,宣布開啟量化寬松操作,即印鈔購買金融市場上的資產,向經濟體注入現金,迄今已達3萬億美元;此舉將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3月底的4.2萬億美元擴張到了5月底的7.2萬億美元。
第三,向市場上特定類別的金融機構和數百家12個行業的商業公司定向提供流動性,手段包括購買其發行或持有的金融產品,或直接向其提供貸款,緩解其可能出現的流動性緊缺。
第二項和第三項措施一道,增加了大部分金融機構和數百家優質商業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比例,改善了它們的流動性,避免了可能出現的金融系統性風險。
另外,美聯儲還與世界9國央行安排了臨時貨幣互換,防止相關各國出現美元荒。此舉達到了預期效果。
美國國會和美聯儲的措施,遏制了疫情可能導致的經濟崩潰,為后疫情時代經濟的有序恢復,打下了相對平穩的基礎。
作為經濟領先指標的股市價格,首先從低點反彈,走出了一波救市行情。迄今,道瓊斯指數已從3月下旬的最低點回彈了約40%,距歷史最高點差13%;納斯達克指數從3月下旬的最低點回彈了約60%,已超越歷史最高點7%。
GDP的產出率(以2019年底水平為100%)已由4月的83%回升到6月底的90%,預期在年底可以恢復到95%左右。
失業率在4月跳升至14.7%,但隨后逐月下降,5月、6月分別為13.3%和11.1%,趨勢緩慢向好。
通脹率逐漸趨穩。消費者價格指數下滑的速度明顯放緩:3月份較上月降低了0.2%,4月份較上月降低了0.6%,而5月份則與上月持平。預期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同比增長率將由當前的0.1%爬升到年底的0.6%-0.8%,從而避免落入通縮的陷阱。
疫情應對措施
與其在經濟救助上的及時和有效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當局在疫情控制上大失水準。它動作猶豫笨拙,最終導致疫情大規模暴發,讓美國這個醫療大國成為世界上陽性案例最多、病死人數最多的國家。
回頭看,大問題有三:
1.疫情暴發前疏忽大意,沒能未雨綢繆,做好檢測、隔離、跟蹤、防護等工作,錯失防控最佳窗口期。
2.疫情暴發后,聯邦疾控中心官僚作風嚴重、效率低下,關鍵時刻貽誤戰機;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因黨爭等原因協調不力;部分醫療資源(如呼吸機、口罩、棉簽等)臨時短缺;如是種種,導致一時間應對混亂。
3.特朗普政府沒能展現應有的危機領導力,溝通手段低效,語言和行動反復,每每發出混亂的信息,導致民間對于防控措施的理解和配合很不到位。
在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后,憑借豐厚的醫療資源、完備的基礎設施,美國在5月底勉強控制住了疫情的走向。其每日死亡人數自4月高點后一路趨降,每日入院病人數和滯留ICU病人數也大幅降低。整個過程中,最讓人擔心的醫療資源惡性擠兌沒有出現。
自3月下旬暴發算起,美國累計病例曲線約70天后開始平緩,這與世界各國的經驗大致吻合。進入6月后,各州開始考慮逐漸解除禁足(lockdown)和推動復工,進度各異,數據如下。
已開放:13州,占50個州的26%;
部分開放:16州,占50個州的32%;
觀望中:15州,占50個州的30%;
由開放轉為禁足:6州,占50個州的12%。
注意:上述數據中有6個州最近由開放轉為重新禁足。這指向了美國當前最大的憂慮。
當前的憂慮
疫情在6月中旬重新抬頭。人們開始擔心疫情減緩的勢頭是否會逆轉,形成二次暴發。
坊間分析,6月中以來疫情抬頭的可能原因有二:解除禁足和推動復工、街頭集會抗議。
解除禁足和推動復工對于疫情會造成什么影響,現在沒有充分的經驗幫助做出準確判斷。但以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只要防護措施到位,解除禁足和復工的負面影響似乎可控。如,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地,就在沒有禁足、保持正常工作狀態的前提下控制了疫情。
自5月25日發生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身亡事件,抗議和騷亂星火燎原,在6月進入高潮。這一波激烈的街頭集會抗議,與疫情的抬頭在時間上重合,被懷疑是疫情重新攀升的主要原因。壞消息是,在兩黨惡斗的催化下,集會抗議很可能會持續到11月的大選;但最混亂、最暴力的時段已經過去。
基于有限的信息分析,微觀層面的防護是否到位,可能是疫情控制的關鍵點。在經歷了前幾個月慘痛的教訓后,美國民間對于社交距離和個人衛生的意識有很大提高,商業機構在重開時也能認真采取防疫措施,各州政府對于防疫措施也加大了執行力度。
觀察者預期,疫情會有反彈,但大概率不會回到3月下旬失控的狀態。經濟運轉的恢復速度被降低,但恢復的趨勢目前看不會戲劇性改變。
下半年:疫情五問
關于下半年的疫情,大家關心五個問題:
第一,可行的復工模式是什么樣的:如何盡快地找到經濟運作與疫情控制的最佳平衡點?疫情防控常態化,可能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如何在常態疫情中,保障經濟的發展,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
第二,疫情正向欠發達地區蔓延。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任何國家不可能獨善其身。如何盡快在世界范圍內控制住疫情,是一個棘手的考驗。
第三,今年下半年隨著氣溫降低,病毒是否會卷土重來,形成另一波沖擊?目前沒有可靠的信息幫助我們做出預判。
第四,病毒會不會出現我們不愿看到的變異,導致疫情加重、防控變難?
第五,疫苗和特效藥,是否能夠研制成功?什么時候推出?會不會被病毒的變異擊敗?
以上五個問題,既是美國面臨的問題,也是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面臨的問題。
下半年:經濟政策展望
由于經濟復蘇緩慢,我們預期美國國會再次撥款給財政部,用于救濟中小企業和個人。但其導向性可能是更多地鼓勵開工和就業,而非簡單的失業補助。
當前美國國債高企,余額由去年底的23萬億美元迅速上升到了當前的26萬億美元。對比2019年,當時全年增加的債務余額約為1萬億美元。聯邦債務迅速飆升,無疑壓縮了財政補貼的空間。兩黨對于后續財政補貼的數量還會有爭議。在花錢方面,通常民主黨會更加大手筆,共和黨會更加謹慎。
美聯儲會長時間維持一個接近零利率的環境,讓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債務負擔降低、舉債能力提升。
鑒于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沒有大規模違約的風險和其他系統性風險,美聯儲不會持續進行更多的量化寬松操作。但我們也不預期它會在可見的未來縮表。
對每一類金融產品的市場和機構,美聯儲都會保持警惕,一旦其受到疫情導致的異常流動性壓迫,即會通過購買資產或直接貸款的手段為其提供流動性。
美聯儲之前的放水,會不會滋生通貨膨脹?
過去的3個月,美聯儲向經濟體注入了3萬億美元,讓基礎貨幣增加了75%;但經濟體中的派生貨幣并未同比增加:截至6月底,廣義貨幣M2(基礎貨幣+派生貨幣)相比2019年底增加了17%。對比正常情況,M2每年約增長5.5%,因此M2半年增加17%仍然是值得關注的變化。不過由于當前經濟體內部需求疲軟,大量的現金停留在居民的銀行存款賬戶中,尚未催生購買行為,因此短期內通脹壓力不大。(注:居民的儲蓄率由常規的7%-8%上升到了近3個月的20%-30%。)但這些增加的貨幣在未來是否會構成通脹壓力,我們預期美聯儲會密切關注和及時應對。
下半年:華爾街展望
華爾街目前享受著一場資金的盛宴。由于美聯儲放水,股市和其他資產市場總體走牛。事實上,還有相當多的資金可以進入風險資產市場。如:貨幣基金的余額由2019年底的4.5萬億美元上升到了當前的5.5萬億美元。一旦疫情形勢趨穩,這部分資金的風險偏好有可能增加,從而轉投股市。這種情形類似于金融危機后的2009年中,當時資金充裕,啟動了隨后10年的大牛市。
但是,華爾街也有兩個隱憂。
第一個是股市的P/E值高企。標普500指數的P/E值在疫情中最低降到14,現在已經到達23,接近10年來的高點。在這種情形下,或者等待公司盈利增加,或者發生股價的技術調整,才有可能釋放過高價格帶來的風險。
第二個擔憂更加本質,就是疫情是否會發生重大反復,從而導致經濟復蘇的嚴重滯后。從目前市場表現來看,華爾街不認為這是一個高概率的事件。
綜上,下半年美國股市總體走勢為:大概率震蕩上行,包括過程中有相當幅度的短暫回撤。
(作者胡捷為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