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醫者丨患聽神經瘤的房醫生,有患屬寫“投訴信”讓你多休息
“2019年11月我住院時看到房主任,感覺這個醫生好慘啊。他看起來非常憔悴,走兩步得扶住墻歇歇喘喘氣,好嚇人的感覺。”這是患者王剛(化名)對房佰俊的第一印象。
談到房佰俊,許多患者和家屬,眼窩都是濕的。
房佰俊在門診坐診作為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房佰俊工作日每天早7點到晚10點連軸轉,周六周日也不休息,繼續堅持上半天班。他一天查房三四次,而按規定,他每周大查房一次即可。
患者和家屬對他的一致評價,是細心、耐心,暖心,還總想方設法為患者省錢。
“像家人一樣,他就像這里的家長、管家。在這里治療,你很放心。”一位患者家屬說。
房佰俊也是一名腫瘤患者。2010年,他患上聽神經瘤,除聽力受到影響外,頭部束帶感很明顯。平時不能斷藥,過度勞累時發作起來,走路都搖搖晃晃的。
房佰俊經常以此安慰患者,“咱倆都一樣,只不過你在住院,我邊工作邊住院”。
房佰俊收到過許多感謝信、患者家屬敲鑼打鼓送來的錦旗。還有家屬為引起醫院重視,將感謝信故意寫成“投訴信”,要求醫院讓房佰俊多休息。
2020年6月22日,房佰俊向澎湃新聞表示,做醫生,要細心,還要將心比心。“付出了,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這就是我的價值體現。我已經很滿足了。”他說。
房佰俊在帶學生“都是些小事”
今年45歲的房佰俊,是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副主任、主任醫師。他曾獲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殊榮。
有時,聽到患者”像房主任這么好的醫生,太缺了”這種表揚,科室醫務人員會打趣說:“哈哈,你可別夸他了,我們聽得耳朵都起繭了。”
每天,血液科患者看到的第一個醫生,總是房佰俊。
工作日,房佰俊從早7點到晚10點,連軸轉。醫院是雙休,但他周六周日依然會一早到科里,忙到下午一兩點才走。在其帶動下,全科醫務人員周六周日上半天班,已成習慣。
“他最讓我感動的,都是些小事,不盡眼,卻又十分難得。”患者老劉說。
老劉住過不少大醫院,稱見到科主任不容易。而房佰俊,每天查房三四次,比管床醫生都勤。“他沒坐在辦公室休息,永遠在病人中間。對每個病人的情況,都了如指掌。”
前些天,老劉的褲帶壞了,上廁所時,就用手提著褲腰,剛好被來查房的房佰俊看到。“他很著急的樣子,馬上問我:‘老爺子你怎么了,肚子不舒服嗎?’那是真的關心。”看到窗戶開著,房佰俊馬上把窗戶關住,“批評”老劉:化療后抵抗力差,千萬要注意。
馬上出院的一名患者說,中午,房佰俊還專門來做了交代:回去有什么情況,該怎么處理。在患者家屬張女士看來,人吃五谷雜糧,都會生病。碰到房佰俊,是患者的幸運。“這么認真負責的主任、團隊,真的不多。對病號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你的病情、治療方案、用藥、都講得特別清楚。就是做一個檢查,也會和你解釋清楚為什么要做。”
有天晚上,張女士帶丈夫出去“改善生活”,被查房的房佰俊發現不在。第二天查房時,房佰俊就叮囑:做完化療抵抗力差,外出容易感染。“我們這樣一件小事,他就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第二天還不忘交代。”張女士說。
房佰俊說話總是和聲細語的。他管張女士叫阿姨,管她老伴叫老爺子,跟她女兒喊妹妹,“像家人一樣,他就像這里的家長、管家。在這里治療,你很放心。”張女士說。
在血液科主治醫師劉玉章看來,房佰俊是特別認真的一個人。許多時候,患者有焦慮情緒,不管患者多嘮叨、多荒唐,房佰俊都會耐心的聽、解釋。
房佰俊在工作將心比心
血液科的患者,不是骨髓瘤就是白血病。突患大病,許多患者和家屬精神會崩潰。
來自駐馬店市上蔡縣的患者家屬李女士告訴澎湃新聞,2015年,自己父親確診骨髓瘤,當地醫生說是晚期,家里感覺天都塌了,父親想放棄治療,母親也非常消極。
“房主任就和我媽講自己的感受,說,‘你看我年紀輕輕的,我頭里也有腫瘤啊,為了家人不那么擔心,也會表現得很開心。’一下子就打動了我媽。”李女士說。
當時,房佰俊拍著李女士的父親李慎言的肩膀,說:老李,你別想那么多,你這病在我們這里小菜一碟。李慎言覺得,自己的包袱“一下就輕了很多”。
在李慎言看來,房佰俊跟患者都是有說有笑,“看不出來也是腫瘤患者”。
事實是,自從2010年患上聽神經瘤,房佰俊的左臉和左耳便沒了知覺,病情發作時,會影響走路平衡,看上去搖搖晃晃。因為腫瘤位置特殊,一直無法手術,他平時沒斷過藥。
“經常耳朵里響得讓人受不了。”房佰俊說,但一忙綠起來,就沒感覺了。
房佰俊經常以此安慰患者,“咱倆都一樣,只不過你在住院,我邊工作邊住院”。
2019年11月左右,醫院接受上級考核,因為勞累,房佰俊的狀態很差。剛好住進來的王剛說,他看到房佰俊走兩步就要扶著墻歇歇,“感覺這個醫生太慘了”。
房佰俊介紹,2010年患聽神經瘤后,一個多月,自己的頭發就白了。后來才振作起來。
此前,房佰俊的妻子剖腹產,因醫生不夠仔細,傷口留下觸目驚心的傷疤。
“從實習開始,就看到患者的不易。妻子的遭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這就提醒我們做醫生,必須細心再細心、還要將心比心。”房佰俊說。
和多數科室不同,血液科患者病情發展快。他舉例說,腦出血是血液科比較常見的并發癥,前兆發現早,就有補救措施,等到大出血,就危險了。他查房很勤,就是要每時每刻觀察到每位患者的變化,及早發現、解決問題。
在腫瘤醫院,有些患者,要等秋收后才有錢來看病,還有的患者,窮得只舍得吃饅頭。房佰俊總是站在患者角度,想方設法幫他們省錢:能不重復做的檢查,堅決不做;可用不可用的藥,堅決不用,同等藥效的,堅決不用貴的。
“他總是替你病號考慮,站在你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想你所想。”患者老劉說。
患者給房佰俊送錦旗偽裝成“投訴信”的感謝信
房佰俊收到過許多感謝信,其中還有一封特別的“投訴信”。
2015年,鄭州市民林觀玉的老伴曾在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治療。老伴兒出院后,林觀玉專門趕到醫院,非要“投訴”給醫院“管事的”:不能讓醫生太累了。
她在投訴信里寫道:“患重病是不幸的,但能遇上房主任這樣的好醫生卻是有幸的……房主任的工作精神著實令人折服,他盡管年輕但很拼命,病友也為他的健康擔憂……須知,他們是醫院的未來,更是病人的希望。”
2016年, 河南周口67歲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薛蘭真去世。得到悉心救治的她,在彌留之際告訴兒子王留偉:“無論我能不能扛過去,都要替我送面錦旗,不然我心里不安啊。”此后,作為農民、不會書寫的王留偉,找人幫忙寫好后,自己一筆一劃地把感謝信抄好。
澎湃新聞注意到,時而收到錦旗和感謝信的房佰俊,辦公室卻沒掛這些。
房佰俊告訴澎湃新聞,去年春節,還有患者家屬跑到其所住小區,敲鑼打鼓送來牌匾,讓他記憶深刻。不過,他認為,這些真的沒必要。“就是本職工作。”
有患者說,房佰俊“天生就是做醫生的料,有一顆仁心,是有大德的醫生”。
在房佰俊看來,醫生真心實意對待病人,自然就能相互理解。
有一件事,讓劉玉章主治醫師記憶深刻。兩年前,有個年輕白血病患者沒錢,療程進行不下去了,就問房佰俊借了1萬元。回去后,患者摔了一跤,人沒了。今年2月份,劉玉章突然接到患者妻子的電話,說這兩年情況好了些,要讓打工的孩子把錢轉過來。
“我聽了特別感動。她愛人還記得這份恩情。”劉玉章說。
房佰俊身上經常會帶兩三千元,借給一些患者應急。他告訴澎湃新聞,有同事提醒他,擔心患者不還錢,“事實上,一萬個患者里也沒一個不還的,這就是真心換真心”。
除治病,房佰俊還要帶研究生、博士生,搞臨床科研。他的兒子已經11歲,正讀小學,早已習慣他的忙碌。只有周六周日的下午,他才能抽出時間,陪一陪家人。
近幾年,因為勞累,房佰俊在醫院和家里都暈倒過。
他告訴澎湃新聞,在同年齡段里,獲得榮譽超過他的醫生,很少。他最欣慰的,是自己做了,得到了患者、同事的認可。“這就是我的價值體現。我已經很滿足了。”他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