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賀克斌院士:“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應有臭氧等地方特色指標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在由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主辦、能源基金會和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支持的大氣治理研討會上提出,“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在目標指標設計在原則上應銜接“十三五”,面向“美麗中國”的建設目標,同時,關注體現空氣質量改善的標志性指標,并設計出體現地方特色的指標,實現統一性與差異化的結合。
在目標指標的初步設計上,賀克斌建議,“十四五”期間,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目標指標設計要有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比例和優良天數比例的要求,整體持續改善、重點地區目標要求更高;對一些關鍵性的污染物,比如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要更加強調總量減排指標;要有達標城市比例、重污染天數減少等重要規劃指標;還要有臭氧等地方特色指標。
“‘十四五’PM2.5目標的初步考慮是分區域、分階段實現達標。”賀克斌說。
賀克斌介紹,2013年以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取得顯著成效,二氧化硫(SO2)和酸雨等與燃煤相關的污染明顯改善,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煤炭消費總量出現拐點。重點區域污染得到一定控制,秋冬季重污染明顯減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三大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6.9%、19.6%、1.8%,重污染過程的峰值濃度、污染強度、持續時間和影響范圍均明顯降低。
看到成績的同時,賀克斌也指出,目前我國大氣環境形勢總體依然嚴峻,區域復合性污染突出。他舉例說,我國PM2.5濃度與發達國家水平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導值差距依然明顯,臭氧表現出持續上升態勢,區域大氣污染問題依然突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地區PM2.5濃度仍分別超標62.6%、57.1%、17.1%。另外,我國秋冬季重污染依然多發頻發,重點區域秋冬季PM2.5濃度是春夏季的1.6至2.1倍,重污染天數占全年90%以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