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信索尼們都在推高端賣大屏,彩電市場為何還跌不停?
孔余||撰稿
一向以低價著稱,并躋身出貨量1000萬臺陣營的小米電視,突然宣布推出一款命名“大師”的65吋OLED電視,售價12999元。這款產品,與索尼同尺寸的OLED電視促銷價保持一致,但比創維同尺寸的OLED電視,還貴出2千多塊。釋放出小米電視征戰中高端市場的迫切心理!
今年以來,小米電視并非第一家轉戰高端市場的彩電企業。早在去年,包括海信、索尼、三星,以及TCL、康佳、創維等一批企業,紛紛開啟了征戰大屏市場,以及發力中高端產品的大幕,意在彩電市場產品、消費、渠道等變革期,探索更多商業的可能性。
除了小米想借助OLED跳板征戰中高端市場,今年初華為也推出了OLED電視,同尺寸售價是小米的一倍。這些新進入彩電行業的新軍們,不希望再走樂視、暴風等互聯網企業“硬件虧損、內容盈利”模式下的低價亂戰老路,而是希望真正可以改變彩電市場的消費和需求。
其實最近幾年,憑借激光電視在大屏市場上實現"直道超車、全面領跑"的海信,已經提前嘗到甜頭。今年又相繼推出8K雙屏電視、游戲電視、教育觸屏電視等差異化品類,進一步拓寬中高端產品線,實現了大屏和中高端兩條戰線的落棋。索尼也在基于高端大戰的戰略,面向游戲人群等圈層用戶的細分化拓展。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TCL、創維等企業的身上。比如,TCL除了在家庭客廳大屏搶位之外,還在立足上游的面板產業鏈優勢,積極拓展商業顯示的新賽道。而創維為了推廣8K電視,還推出了8K攝像機欲打通上游內容瓶頸,同時又推出了平板電腦,謀求大小屏的互動。
當前這些彩電企業賣大屏、戰高端、拓細分市場,原因很簡單。一是,傳統液晶電視市場的價格競爭已經全面白熱化,55吋、65吋售價,已經趕不上華為一款5吋多智能手機的價格。這讓很多彩電企業徹底淪為了上游液晶面板企業的“搬運工”:買來面板、芯片、五金件,組裝之后加點利潤,就直接低價上市搶單了。
二是,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和分層化。這幾年在液晶之外,出現了OLED電視、激光電視,甚至基于液晶面板還出現量子點電視,但都沒有取代液晶成為絕對主角。關鍵就是消費需求的多樣化,讓這些顯示技術都能擁有一定的目標用戶群,卻又無法再像當年液晶取代顯像管電視那樣“一統江湖”了。
三是,傳統彩電市場的規模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奧維云網預期,2020年全年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將達4660萬臺,同比下降4.8%,零售額規模1144億元,同比下降16.5%。這應該是中國彩電市場連續第四個年頭,出貨規模保處在下跌通道之中。在“規模增長無望”的情況下,眾多彩電企業都在尋找有質量、有利潤的新道路。
不過,在越來越多彩電企業開始轉戰高端、大屏市場之際,為什么彩電市場的零售量和零售額還在跌跌不休。特別是零售額的下跌幅度,已經遠遠超過零售量的跌幅。那么,相關彩電企業何時能收獲轉型中高端的成果,又如何能阻止規模下滑、收縮的頹勢?
當前,眾多彩電企業在征戰大屏、進軍中高端過程中,還是采取了過去的"低價格戰開道"的戰略,試圖盡快在中高端市場,以及大屏市場形成一定的規模化基礎,培育并引導更多用戶的大屏和中高端消費理念。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保持企業的經營規模,不少企業仍然采取著"犧牲利潤求規模"的老套路,而沒有找到快速在中高端市場上量的突破口。
不過,真正讓眾多彩電企業擔心的,還是銷售渠道的破碎瓦解,以及用戶愛好的移情別戀:一是原有全國性覆蓋城鄉的線下分銷、批發渠道,已經四分五裂,無法生存下去。眾多彩電企業最終只能選擇在電商平臺上拼殺,從京東、天貓、蘇寧,到淘寶、拼多多,甚至直播賣貨,清一色的低價拼殺,短期無法阻止,中期則連累很多企業的轉型進程。
二是,大量用戶,特別是年輕用戶開始“移情別戀”。電視的打開率、觀看時長等關鍵性指數,最近幾年來一路下挫,已經難以扭轉。大屏電視的觀看音畫體驗,越來越好。但更多的年輕人卻不愿意再重新回到大屏電視面前,享受一家人同時看一部劇的眾樂樂體驗,而是希望自我隨時隨地的獨樂樂體驗。這種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的變革,誰也無法阻擋。這也是彩電企業未來最憂心的地方。
由此來看,彩電企業在忙于細分產品、創新技術、推出新品類之際,還是要多關注零售市場的變化和消費需求的迭代。不要再沉迷于“新技術的自我欣賞”,更不能滿足于“新產品的自說自話”,而是應該敞開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大門,全面擁抱一代又一代的年輕用戶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