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父親們的故事:尋謠計劃讓我和爸爸有了新的連接

蒹葭/尋謠計劃
2020-06-29 13:51
來源:“尋謠計劃”微信公眾號
? 文藝范 >
字號

海上尋謠第二回,是在6月第三個星期天,剛好也是父親節。黃梅雨天,場地在新華路的弄堂里,住在附近的小朋友們也跑出來聽歌,用尋謠嘉賓高虎的話來形容,就像是夏天乘涼,和街坊鄰居一起唱歌的感覺。

這次現場請來了97歲的老先生鄭德仁,他是中國第一個彈貝斯的樂手,是中國的貝斯泰斗,被稱為“中國爵士樂活化石”,“新中國輕音樂首創人”,小女兒鄭群欣陪他一同前來。

鄭德仁先生教給大家一首他記憶中的童謠《排排坐》,他的學生楊幸幸為我們挖掘出父親楊繼陶在60年代創作的童謠《小鳥醒來了》,楊繼陶(1923-2012)是上海著名作曲家,創作了大量兒童歌曲,他和鄭德仁先生也是好友。

另一位嘉賓是73歲的陸叔叔,上海音樂人陸晨的父親,他記憶中的童謠是《生蛋歌》。

我和爸爸又有了新的連接

楊幸幸 68歲 

上海市黃浦區

《小鳥醒來了》

 

《小鳥醒來了》是由楊幸幸的父親,作曲家楊繼陶創作。在尋謠計劃來挖掘之前,楊幸幸甚至對父親寫過這樣一首歌毫無印象。

為了幫尋謠計劃找童謠,她去弟弟家中,翻找爸爸留下的物件,竟然發現爸爸把自己所有的音樂作品和文章都整理得很清楚,每個檔案標出了時間序號,“他似乎知道哪一天有重新打開的機會”。

《小鳥醒來了》由68歲的楊幸幸教給上海的年輕人和小朋友,在弄堂里重新唱響了,“尋謠計劃讓我和爸爸又有了新的連接。”

楊繼陶先生1923年生于江蘇吳江,1948年畢業于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科音樂組,他和太太是在大學時期認識的,兩人是同學,感情很好,畢業之后選擇一起去上海工作,在上海音樂教育協進會任職。

楊幸幸出生于1952年,是他們第一個孩子,“當時剛好是抗美援朝,我名字的第一個幸是指幸運地生在新中國,第二個幸是致敬在朝鮮前線的解放軍,意思有他們,大家才能有幸福的生活。我當時還登在報紙上去慰問朝鮮前線,大意是兩個音樂工作者,給大女兒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這張是我一歲爸爸要出差時拍的,結果媽媽動了,也無法重拍,就剩這張樣片。”

楊繼陶先生特別喜歡民間音樂,解放后曾在上海師范附小工作了一年,和小朋友們相處得很愉快,從此投入了兒童歌曲的創作,特別是1950到60年代的作品較多,是創作的黃金時代。

他寫過幾部兒童歌舞劇,比如《花兒朵朵開》,兒童歌曲《小白鵝》、《小松樹》發布后,被教育部選作通用教材。1959年為上海美術電影廠的木偶歌舞“三只蝴蝶”作曲,六十年代創作的《小鳥醒來了》被歌曲編輯部向全國音樂工作者應征幼兒歌曲時選中。

“我小時候家里就住在復興公園對面,因為爸爸平時在上海音樂家協會工作,只有周末是他自由創作的時間,所以每個星期天,就把我們趕到復興公園去玩,他就自己坐在鋼琴前面,叮叮咚咚地作曲。”

楊幸幸形容父親是沉默寡言型的,工作起來特別認真,比如每年上海音樂界的盛事“上海之春”要舉辦了,因為他是籌辦人,就會到錦江飯店住上半個多月,人都消失了,她似乎沒有多少小時候對爸爸的回憶,但聊著聊著,又漸漸想起了很多小事。

左上為楊繼陶先生,中間為楊幸幸

“我妹妹小學在盧灣區一中心,她說他們音樂課的歌本上每學期都有爸爸的作品,同學每次都要特地和她說,我記得小學的歌本中也看到過爸爸的作品,不記得每學期都有。”

楊繼陶先生很重視兒童從小的音樂教育,“我就像爸爸的實驗品一樣,四歲半開始跟他學鋼琴,他經常帶我逛附近的一家音樂商店,有各種各樣的琴譜,一家很漂亮的商店。”

她10歲時候第一次帶上紅領巾,爸爸還專門為此寫了一首歌《紅領巾》,“大家都說我是爸爸最疼愛的女兒,但我自己好像并不覺得哈哈”。

楊幸幸老師(下排中間)

20歲時候,原本下放農村的楊幸幸,這一年沒回農村,跟父親的好友鄭德仁先生學了一年的提琴。盡管由于時代和個人的原因,她錯過了專業從事音樂的機會,但從小音樂的耳濡目染還是對她的生活產生很大影響,“在中石油工作的時候,人們就說哎這是一個會拉琴的姑娘,很容易引起人們注意。”

楊幸幸退休后又重拾了彈鋼琴,跟鄭德仁太太學習怎么教鋼琴,現在平時會教小朋友彈琴。也是生活的一個樂趣來源。2012年4月,楊繼陶先生去世,按照他生前的遺愿,遺體捐獻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那里離他們原來的家很近。

“這次因為尋謠計劃的邀請,我開始翻看爸爸留下的作品和資料,似乎坐著時光穿梭機,重回我們小時候的時光”。

百樂門最后的老克勒,聽鄭德仁先生講他的時代

鄭爺爺 97歲

上海市黃浦區

《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學校里面,朋友多

朋友多,好唱歌,唱起歌來,歌聲和

排排坐,吃果果,幼兒園里,朋友多

朋友多,好唱歌,唱起歌來,真快樂

鄭德仁先生被稱為中國爵士樂的“活化石”,作為中國第一個華人爵士樂團成員,上海的百樂門舞廳,是他演奏爵士樂的黃金歲月。

百樂門里經常見社會名流,張學良,徐志摩,陳香梅,卓別林夫婦等等。他也常為當時的歌星伴奏,“我和周璇、張露、李香蘭、吳鶯音等都是好朋友,那時大家都很年輕,容易說得來。”

鄭德仁先生青年時期

盡管97歲了,他仍清晰記得小時候聽過的童謠《排排坐》,還能毫不含糊地教給現場的年輕人。他形容自己極為跌宕的人生,“好像一陣風吹過去”。

1923年,鄭德仁先生出生在上海,父親在英國太古輪船公司遠洋輪上做國際海員,收入頗豐,家境殷實,他從小喜歡擺弄樂器。18歲時,考入西南聯大的他本來要作為新生,去往昆明讀書,但太平洋戰爭爆發,父親工作的遠洋輪失去了音訊,面對無業的媽媽,還有未成年的4個弟弟妹妹,他要擔負起養家的重任。

前排右一為鄭德仁先生

通過音樂圈朋友的介紹,他先是在COSMO(高士滿)夜總會擔任樂手。“當時上海已經變成日本人的了,兵荒馬亂,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但像COSMO這樣,一批規模宏偉、裝修富麗堂皇的大舞廳在靜安寺路,現在的南京西路一帶興起,歌舞升平”。

“當時我的工資每月300塊,是普通工人的好幾倍,為了供4個弟弟妹妹讀書,我工作一天都沒有停過。”

百樂門

夜總會需要雇傭爵士樂隊為交際舞會伴奏,而當時上海幾乎沒有中國爵士樂手,于是大批外籍樂隊應聘到上海,很短時間,涌入了五六百名外籍樂師,如此龐大的隊伍沒日沒夜地傳授爵士流行音樂,改變了上海市民的趣味,鄭先生在耳濡目染下,也喜歡上了爵士樂。

1947年,鄭德仁先生加入金懷祖的樂隊,金懷祖跟菲律賓頂級樂手羅賓學習,水平很高,他們作為中國第一支華人爵士樂隊,常駐百樂門舞廳,舞廳外要打出霓虹燈招牌,于是用樂隊領班金懷祖的英文名Jimmy King 作為樂隊名,鄭德仁是貝斯手,也是樂隊中最年輕的。

百樂門是一座氣派非凡的建筑,大樓上有一座九公尺高的玻璃燈塔,入夜大放光芒,把靜安寺路照耀得燈火通明。“Jimmy King”開了華人樂隊打入一流舞廳演出的先河。在當年上海灘娛樂界是一件盛事。

鄭先生的愛情故事,也和百樂門有關。1943年,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院首次公開招生,不滿足只在夜總會拉琴的鄭先生也去應考,在六百名競爭者中成為三十名錄取生中的唯一的一名專修低音提琴的學員。

“當時我們學校有個交響樂團,指揮是德國人,我太太比我小八歲,還是中學生呢,她是彈鋼琴的,也是這個德國指揮的學生,樂團休息的時候聊天,她就問我,你是不是鄭德仁?我說是呀。她說你是不是在百樂門工作,我說是啊。她就問能不能也帶她去玩?后來我就經常帶她去晚上工作的百樂門,還跟歌星交朋友,我們長大了就結婚了。”

鄭德仁先生說著說著微笑起來,兩人當初來回對話的小細節他好像歷歷在目。在百樂門那樣的聲色場所,他身邊有不少樂手朋友沉迷聲色犬馬,人生變得很糟糕,“我人比較正派,沒有花天酒地,所以活到現在。”

鄭德仁先生與太太

陪著鄭先生來的是他的小女兒,家中三個女兒,分別學習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和貝斯,一家人常在家里面合奏。

尋謠計劃的現場,跟隨鄭德仁先生最久的學生,87歲的唐浩泉也陪老師來唱童謠。他從1955年開始跟鄭先生學低音提琴,當時鄭先生一節課理應收費20塊,唐浩泉作為大學畢業生一個月工資66塊,在當時是不低的,但也不夠幾節課的學費,鄭德仁先生就分文不收,對鄭先生來說,是把音樂當玩,一種交朋友的方式。

唐浩泉先生(右一)

他對學生基本都不收錢,對于請他去上課的單位,才會收取報酬。“老師給我寫信,稱呼浩泉吾友,我特別感動,他是個特別好的老師,看到10個問題,可能只說一個,如果說10個,我就完全沒有信心了,一點點改進,所以我進步得特別快。”唐先生穿戴干凈精致的西裝領帶,仍能看到那個時代的老克勒優雅。到現在,他仍然每兩個星期一定會去拜訪一下老師。

鄭德仁先生從年輕時起就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要戴著耳機聽音樂,才能夠入睡,唐浩泉對電子產品很在行,他把鄭先生百樂門時期的磁帶錄音,還有鄭先生喜歡的音樂都轉錄到一個盤里,有古典、輕音樂和爵士,并且自己做了音色的修復處理。

鄭先生每天晚上都聽著這些音樂入睡,能夠再次回到那個青春燦爛的時代里。“我97歲了,當年的老朋友都不在了。”

因為《排排坐》童謠,鄭先生和當今的樂手、年輕人還有小朋友,產生了音樂上的連接。“感覺很開心,今天是非常群眾的音樂,是跟大家在一起的。”

“一開心我就會唱這首《生蛋歌》”

陸爺爺 73歲

上海靜安區

《生蛋歌》

作為駐滬尋謠大使,上海音樂人陸晨想來想去,也只能想到幾首傳唱度高的本土童謠,比如說《落雨了》《大頭大頭》。直到疫情期間,自己在家做飯的時候,他自然而然哼起了一首歌,“叫咕咕,叫咕咕,生個大雞蛋,想想真快樂……”

這是他小時候,父親做菜時經常會哼的歌。他馬上給爸爸打電話,確認了一下歌詞和旋律。爸爸也想不起自己是怎樣學會這首歌的,后來才從網上查到,這首歌是1950年上影美術片組攝制的動畫片《謝謝小花貓》其中的插曲。

但是陸爸爸和陸晨都不記得有看過這部動畫片。73歲的陸爸爸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陸晨小時候,一家人住在靜安區新閘路的老公房,衛生間和廚房都是公用的,陸爸爸一邊炒菜一邊唱歌,一首歌唱完,菜也起鍋了。

“我一開心就會唱這首歌,”陸爸爸說。陸晨爸爸當了一輩子的語文老師,退休前在教育學院工作,負責對上海市高中語文老師的考核。

陸晨說自己寫歌詞的能力,和爸爸是語文老師有關,他曾任主唱的“頂樓馬戲團”樂隊,名字來自于卡夫卡的小說《馬戲團頂層樓座上》,是他最喜歡的小說。

陸爸爸雖然沒做過音樂,但兩個孩子的音樂感都很強,拜訪陸爸爸的這天,陸晨大學剛畢業的弟弟也在家,他拿出箱琴,即興跟著《生蛋歌》的旋律,敲打起來,讓這支簡單的歌增色不少。尋謠計劃也臨時起意,邀請他第二天帶著箱琴來現場。

陸爸爸的兩個孩子還有弄堂里的年輕觀眾們,陪著他一起合作了這支童謠,像之前的很多時刻一樣,這支天真無憂的歌,又見證了陸爸爸一段心滿意足的、小快樂辰光。

萬曉利的歌詞里有一句,“雖然我寫了很多歌,可哪里比得上那支童謠。”有機會去聽一聽、挖掘一下父親記憶中的童謠,也許它比很多歌都要美妙。

上海站·第二回 現場名單

領唱:鄭德仁、鄭群欣、楊幸幸、陸叔叔、陸晨、陸翰

嘉賓音樂人:高虎

特邀藝術家:小龍花

現場樂隊:小提琴/朱玥、小號/豐玉程、吉他/蘇勇、大貝斯/狄冰瑜、鼓/Dana、鋼片琴/曠四旬、說唱敲/陸晨、阮唱/小河

合唱:陳一帆、Sherry、Joe、大懶、大Z、扣扣、老趙、胡斯、陳球余、滿羿、李艷琳、格桑、絲絨、杏丘、Sonja、大茜、劉伊霖、劉詩焓、劉歆格、范范、劉煒、蘇奕誠、王冰倩、馮品芹、綠綠綠綠、何勇、尤揚、seah、俞斐西、殷月乙、孫曉霞、樂了嗎、朱冰芯、周吉東、未來、小白、馮婧、CoCa、戴王、朱鳳娟、張悅、張靜琳、張在、滕晨、滕麗菁(小小)、丸子、么么茶、陸曄、馬琳、Echo Ginkgo、其他新華路在地居民

項目統籌:劉睿

現場導播:VV

志愿者:李草木、劉雪妍、倪蒹葭、陳雨貓、Miao、阿詩、錢柒柒

紀錄片團隊(Figure):少君 石頭

視頻團隊:空鍋、饒依爾

    責任編輯:陳詩懷
    校對:徐亦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编单短信接收| 百家乐输钱的原因| 赢家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新庄| 迪威网上娱乐| 新濠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城好吗| 迪威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捷豹百家乐娱乐城| 在线百家乐官网纸牌| 德州扑克论坛| 百家乐翻天粤| 百家乐官网蓝盾在线现| 百家乐官网推荐怎么看| 百家乐官网技巧何为百家乐官网之路| 威尼斯人娱乐城演唱会| 网络百家乐官网网站| 大庆冠通棋牌世界| 永利高百家乐怎样开户| 百家乐官网优博u2bet| 大发888信誉net| 百家乐算牌皇冠网| 真人百家乐官网软件博彩吧| 大发888下载地址| 网上百家乐大赢家| 迪威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朝阳市| 大发888真人真钱| 百家乐视频游戏账号| 百家乐官网斗地主下载| 百家乐官网赌马| 太阳百家乐官网网址| 百家乐官网群号| 百家乐官网获胜秘决| 大发888黄金版娱乐场| 百家乐秘| 百家乐官网官网| 百家乐官网已破解的书籍| 静安区| 皇冠网怎么注册| 威尼斯人娱乐城易博l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