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華大學地學系教授張強:加快散煤從我國能源結構中退出
“中國未來要解決空氣污染問題,一定是要走散煤從能源消費結構中退出的過程。”6月28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張強在國是論壇“能源中國—中國未來五年”上表示,我國煤炭利用一大突出特點就是散煤用量較大,每年散煤用量占到煤炭消費總量近20%,而散煤燃燒后的污染物排放在我國煤炭涉及污染物排放中的占比還要比這個數字大得多。
他提到,以2015年為基準年,散煤燃燒對中國PM2.5濃度的貢獻超過四分之一,如果不對散煤進行大規模清潔能源替代,到2030年散煤燃燒對中國PM2.5污染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水平,對環境影響非常大。
散煤是未經入洗和深度潔凈加工而直接用于分散式燃燒的煤,主要包括小鍋爐、小窯爐燃煤,以及居民生活和服務業分散使用的燃煤。區別于發電和其他行業集中燃煤,其缺乏有效的污染控制設施且燃燒效率比較低下。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氣十條”,提到要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2018年7月,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有效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加快農村“煤改電”電網升級改造,還要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鍋爐淘汰力度等。
張強提到,近年來,我國在散煤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并取得卓越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工業散煤退出方面,很多地方實際上采用的是以小換大的方式,即把小的鍋爐換成大的工業鍋爐,再上集中的污染治理措施來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這個過程中能源效率提高了,碳排放會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幅度相對較小。而這類能源基礎設施往往壽命比較長,一旦建成就可能存在至少10到20年,所以存在一個鎖定效應,很難達到預期中散煤退出以后大幅碳減排的意義。”張強提出,要把散煤的退出和可再生能源的引入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做到減少大氣污染,也可以做到減少碳排放的效果。
此外,他提到,工業散煤涉及到很多行業,尤其是一些小的工業行業。工業散煤退出應該和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明確哪些行業能耗比較高,落后產能比較突出,再把這類行業作為一個重點。在改造過程中,除了現有的讓工業都入園并提供集中熱源等常規做法以外,還是要盡快的通過新技術研發和試點,把工業能源的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廣結合起來。
民用方面,張強認為,生活用散煤的退出并不僅僅是減少空氣污染或是碳排放的問題,同時也涉及到農村居民生活條件改善。能源貧困實際上也是貧困的一種,廣大農村居民因為負擔不起清潔的能源,所以用散煤、秸稈、木柴等固體燃料取暖,由此產生環境污染乃至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在他看來,怎么給這類人群提供清潔并且負擔得起的能源系統,是環境的問題,也是發展和民生的問題,需要受到更多重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