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后疫情社區·融合|成都東環路社區:自組織能發揮什么作用
43個老舊院落,8600多人,60歲以上人口占比45%;沒有物業,沒有自有資金,僅10名社區工作人員,而湖北籍租戶商戶有22戶…… 作為跟蹤社區的媒體觀察者,筆者見證了疫情期間,成都市東環路社區如何依靠居民自組織渡過了疫情。
疫情初期的壓力
成都市新都區桂湖街道東環路社區成立于1986年3月,是典型的老城社區,轄區居民多為政府和企事業退休職工。社區面積2.5平方公里,43個院落,13個居民小組,2300余戶,5510名常住人口,3100名流動人口。
1月26日(正月初二)凌晨開始,新都區進入一級防控狀態,東環路社區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1)沒有物業
就連唯一的商品樓盤也沒有物業。16個院落連門衛和門衛室都沒有;其余院落雖有門衛1到2人,但日常職責就是守門,打掃衛生,收發報紙快遞等,無法勝任疫情防控工作;
2)缺乏社區工作人員
社區工作者5人(指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不一定具備社工資質,由政府財政發放工資,本地成為“社區五職干部”),專職社工2人(指社會組織的工作人員,屬于政府采購服務),社區網格員3人,總共10人;
3)沒有任何防疫物資
最開始兩周,分發到社區工作人員的口罩,一人一周只有一個;
4)沒有自有資金
全靠財政撥付公共服務資金。從2019年開始,公服資金基本每年5月撥付。
一方面,轄區內做生意的外地人比較多,其中湖北籍20多戶,涉及9個小區和院落,他們一開始就被納入居家隔離對象,導致居民擔心院落的安全問題。另一方面,老年人信息閉塞,無法熟練使用智能手機,有一些只習慣使用老年手機,無法獲取本地防疫的即時信息。
分院落建微信群
雖然東環路社區劣勢明顯,但從2014年開始開展社區營造,通過居民興趣愛好小組培育發展起15個居民自組織,還有2個在孵化中。以自治組織為基礎,院落小區居民自行選舉出3-7位本院住戶(可以不是業主,一般為黨員、居民骨干、熱愛公共事務的積極分子等),建立起院委會(院落管理委員會)管理小區事務,院委會一般群眾基礎好,工作得力。因此,東環路社區制定了自己的方法:
第一步,讓自組織站出來。
社區干部上門聯絡自組織,請他們先站出來,把院落的進出管理和入戶摸排調查做起來。社區書記鄒敏表示,第一手資料都來自自組織,他們對信息最清楚,也最迅速。
第二步,以院落為單位建微信群。
以前除了興趣小組成員的微信群,想建個微信群相當困難,大部分社區居民不太關心公共事務,因為對社群的需求不明顯,而疫情反而是個契機。
1月26日開始,社區干部就走訪各個院落,推廣院落微信群,每個群的群主就是該院落自組織的負責人或積極分子。
微信群有兩個目的,第一,把防疫政策和相關信息及時告知居民,同時及時掌握居民的動態和困惑。比如,很多從外地回來的,都是居民第一時間發到群里。第二,把隔離人員也拉入群,他們需要什么都可以發到群里。比如,有個居民說,體溫計是不是有問題,量出來40多度。還沒等社區派人上門,就有鄰居把自家的體溫計送到門口了。
為居家隔離的湖北籍租戶配送生活物資。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院委會和自組織先動起來了,他們又發動更多居民加入防疫工作。其中3巷22號這個院落最為典型。
這個院落進出只有一道簡單的鐵門。院落有兩個單元,28戶,有4戶外出了,還有2戶租戶。居民制作了一個值守排班表,每天每家出一人輪流值守,從早上8點開門到晚上8點關門,其他時候不能進出;中間不休息,由家人輪換吃飯。每天晚上8點交接大門鑰匙。從1月底到4月初,一共輪值了4輪。撤崗的頭一天,他們還組織了大掃除,說放假要放得干干凈凈。
當然,有個別不想輪守的,上門交接鑰匙不開門的,居民們采取軟處理:鑰匙移交到下一位輪值家庭,同時在群里關心沒輪值的人,是不是生病或遇到難事了。不愿意輪值的也就不好意思了,后面也站出來輪值。最終,所有住戶都輪值了,連租戶也參加了。
沒有物管門衛的院落,住戶每家每天輪流值守院落卡點。社區給他們提供了消毒液、酒精和體溫槍。其他防疫物資,包括口罩,都是居民自己準備。區婦聯和團區委也聯系原材料帶到社區,居民看視頻自制口罩,等口罩做完后,又統一收取送到三甲醫院——成都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醫學消毒和封裝,再供社區居民使用,多余的口罩還支援了其他社區。
針對居民買菜難,農民賣菜難的情況,區農業農村局為社區聯系了周邊的蔬菜種植戶,由社區派志愿者到地采摘,并低價配送到社區,而后發展出了活躍的社區團購群,成立了“東環義倉”項目,以社區團購解決社區自我造血問題,每周團購的微薄盈利部分進入社區微基金賬戶。
“東環義倉”志愿者為院落居民配送團購的水果。疫情期間居民的社交
2月8日是正月十五,也是成都實施封閉式管理的首日。有居民向鄒敏反映,生活還是要有儀式感的,能不能在不見面的情況下慶祝一下元宵節。鄒敏把這個要求發到社區工作群和43個院落微信群里征求意見。出人意料,群里很多人贊同。于是,大家策劃了一個社區網絡元宵晚會。
社區工作人員討論的結果是:把各社區群的群主和文藝積極分子拉入一個新群,算是晚會主會場;其余院落社群成為各自的分會場,可以自搞節目,自己熱鬧,也可以把好節目推送到主會場群來互動,最后整點發紅包雨,跟各社區院落群分享。
2月26日,四川省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響應,東環路社區的不少老人開始呼朋引伴準備外出踏青,但疫情防控態勢依然嚴峻。如何舒緩居民焦躁的情緒?社區干部和志愿者們策劃出一個活動——鄰里花花節,既能賞花又能宅家。
首先是花卉認領,社區聯系了因疫情而銷售受影響的花農,采購一批盆栽鮮花,社區出大頭,居民每盆只需付3元,每戶認領花卉不超過5盆,認領款在花卉配送到小區時統一收取并捐入社區微基金。配送的花卉有陽牡丹、瓜葉菊、虞美人、長壽花、杜鵑、月季等10多個品種。
居民們登記后將花領回,于3月12日植樹節按院落分組,在各自院落的微信群里曬花,由各院委會評選出最美的、養護最好的花,獲獎居民將獲得一盆高品質花卉。
參與花花節的居民接下來是花卉命名大賽,對各自養護的花兒取名。最后將評出各大院一等獎,由社區統一制作花名牌上門配送。
在前兩個活動進行時,同步舉行養花達人秀,由養花有心得的居民錄制手機視頻發到群里,既分享養花心得和技術,又參與評選。最后再由各院落評選出鮮花裝扮最美的陽臺。
活動效果出奇地好,不僅老人們積極參加,不少年輕人和小孩也參加進來,短短3天時間,總共領養了600盆花,覆蓋22個院落,100個家庭。
家住東環路3巷5號院的年輕人劉彩蕊平時工作忙,很少參加社區活動。因單位還沒復工就宅在家,一時興趣就報名參加了。她給自己種的花取名為“不一樣的花蕊”。短短2周,她因養花而認識了院里不少的嬢嬢伯伯。“真的很汗顏,在小區住了好幾年才認識對門的鄰居。”
家住東環路3巷4號院的小學5年級的蒲素小朋友在上網課之余,幫奶奶領養的5盆花翻盆、松土、澆水,并教奶奶用手機拍視頻,上傳養花過程。而305號院80多歲的溫賢茂大爺是種花能手,也學著用手機錄視頻,傳授種花經驗。
鄒敏認為,這個活動緩解了居民們長期宅家的焦躁情緒,也理解了社區防疫工作的苦心,減少了聚眾外出的行為,還收獲了不少驚喜。比如,305號院的賴紅靜婆婆76歲生日時,收到了鄰居精心養護的長壽花和陽牡丹;三八婦女節時,社區志愿者和網格員們也收到了居民養護的鮮花。
通過花花節,社區也發掘了不少年輕人和攝影高手,將成為社區未來培養自組織的新對象。在520表白日,社區舉行了一場簡樸而濃重的抗疫志愿者表彰,所有疫情期間為社區出過力的志愿者、自組織成員、老黨員以及愛心商家等,都收到了表彰證書。
5月20日,東環路社區表彰了社區抗疫志愿者230人。疫情后的社治思考
東環路社區書記鄒敏表示,因為有社區營造基礎,鄰里之間在抗疫下的自治行為相互被看見,形成鄰里間人際信任以及居民對社區信任的良性循環,這是此次疫情最大的收獲。
疫情后,社區治理將有哪些變化和走向,鄒敏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重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管理。
雖然說那么多志愿者站出來了,但事后覺得后怕,大家都是不專業的,包括聯動機制。如果社區自身應急管理機制很完善,根本不用等著上面來統籌,自己就先動起來了,比如第一時間跟社區醫院聯系。
第二、建立應急志愿者隊伍。
這次還好社區沒有出現確診病例,像武漢那些感染得多的情況,志愿者盲目站出來,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熱情可嘉,方法欠妥。年輕人有防疫知識,如果先期介入,就可以少走彎路。所以,要從專業角度培育志愿者和自治組織的專業隊伍,能在第一時間規范操作,協助居民正確防疫。儲備物資對社區來說不現實,場地有限,物資有保質期,也缺乏儲備資金。但可以從人員的培訓管理去建設隊伍。不僅針對非典、新冠疫情,也包括急救。可能不那么專業,但可以第一時間應對。
第三,提檔升級現有自組織。
盡管培育了那么多自組織,但能力還需要升級,要用專業組織更好地引導培訓,進一步提升自組織的組織力和行動力。比如剛剛改造的院落雖然成立了院委會,但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院委會就是一個志愿者隊伍,如何組織居民形成共識規則,如何在共識規則下組織居民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建立院落長效自治機制,要進一步思考完善。
第四、逐步把大數據應用于社區。
網格員做信息統計,統計不了那么細,要用時沒有很系統的數據。時間銀行是志愿服務積分系統,社區沒那么多資金怎么辦?就用積分來鼓勵,讓志愿服務有個價值呈現的空間和平臺。很多志愿者不在乎發補貼、發紀念品,更重視獲得的榮譽,比如抗擊疫情的榮譽證書。但時間銀行的數據沒有整合起來,還是比較散的。
社區治理最終是落到人上,需要去搞懂每個人。每天去每個院落,居民的獲得感和親近度才會強。社區就是一個連接平臺,一個為居民服務的資源整合工具。達到良性互動,社區才能善治。而且只有居民自己想改變,社區才能為他們匹配調動資源,讓居民的想法變成現實。
(作者陳宇系成都媒體從業者)
關于“后疫情社區”
2019年,“社區更新觀察團”走進上海5個社區,聽社區實踐者分享在地經驗,與關注社區議題的人,一起漫步、觀察和討論。2020年,社區成為了抗擊疫情的一線,后疫情社區將有哪些變化?社區治理會有哪些轉向?我們將在“融合”、“治理”和“數據”三個主題下,繼續觀察,探討社區的未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