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讀丨歷經20年時間沖刷,舊書店永遠在等對的人
最近,一家“復旦舊書店”火了,“小紅書”將坐落在政肅路55號二樓的這家舊書店標注為“寶藏”“天堂”“最美書店”……許多探店愛好者也慕名而來,一探究竟。在這里,張強夫婦經營的復旦舊書店駐扎已將近20年。
筆者在復旦呆了5年,偶爾也會去這家書店淘一淘舊書,碰一碰運氣。這家書店和很多以咖啡、現代感、新社交為賣點的新形式實體書店不同,其主要業務就是“賣舊書”。進到書店里,琳瑯滿目、卷帙浩繁的書籍,馬上錯落有致地呈現在你的面前,撲鼻而來的便是一股子墨香,若你是愛書人,這絕對是一個好去處。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這家書店能開二十年實在是不容易。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書的盛行,給傳統書店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與此同時,像復旦舊書店這樣經營日久的書店,在上海并不罕見。
這座城市能為實體書店提供一片沃土,靠的是什么?
其中緣由不外乎熱愛和環境。復旦舊書店的老板張強曾表示:“這一行,不喜歡,干不久。”這樣的喜歡不僅僅屬于店主,同樣屬于顧客。舊書店收書的渠道,大多來自復旦的老先生們。每一次,對方將畢生藏書交到張強手上時,他總覺得非常鄭重。舊書的流通,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知識與情誼的傳遞。
上海的讀書人多,復旦的愛書人更多,這些人對于紙質書籍意義的追尋,對于傳統書店的執著,讓這些“寶藏小店”成為了許多人感知世間煙火氣的最佳場所。就在今年3、4月,上海實體書店聯合推出“上海書展”,給都市人留下了一片精神自留地。
著名的歷史學家伊麗莎白·愛森斯坦認為,書籍具有非同一般的力量,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啟蒙的精神和理想的思考。書店這個驛站,將這些永遠不變的力量迎來送往,將擁有同樣喜好的人聚集在一起,而熱愛撐起了書店。
書店最重要的不是移步換景的裝潢和現代科技的設計,書店里走向心靈的書和默默讀書的人,才是一家書店最寶貴的財富。當代人雖然離不開互聯網,但對于沉浸體驗同樣注重。實體書店里讓人安心的書卷氣和彬彬有禮的同行者,是看電子書很難得到的具身感受。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倫敦的東特書店、紐約的18英里書廊,都是當地的文化坐標。復旦舊書店,也是上海城市喧囂中的時光之錨,框定著這座城市的風格和氣質,在時間的沖刷下,靜靜地等著對的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