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傳統武術”頻現爭議如何避免?專家:民間比賽監管難度大
而針對這些負面問題,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武術搏擊類賽事辦賽和參賽相關事宜的函,對武術搏擊類賽事提出了辦賽和參賽指引。
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一位武術業內專家表示,對于官方機構來說,類似的指引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問題在于,官方機構難以監管民間活動的情況,“鉆空子”辦賽很難得到根本性改變。
“在官方機構監管范圍內的賽事肯定都會關注,但如果是民間的,甚至故意躲著(官方機構)辦賽,那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上海市武術(套路)錦標賽比賽現場。資料圖頻現鬧劇,個人利益作祟
近幾年來,已經多次出現關于“傳統武術”的爭議甚至鬧劇,其中一些“假大師”更是形成了輿論熱點。
這位業內專家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這些所謂的“大師”之所以制造爭議,背后不乏有個人利益的因素。
“不排除有個人炒作之嫌,通過炒作來達到他的個人目的,比如可能靠這個來進行斂財。”
“對于官方機構來說,想的是應該怎么樣推廣武術,推動武術入奧,肯定是不可能做這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的。”
專家認為,這些“假大師”之所以盯上傳統武術項目,也正是從側面說明了傳統武術項目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和群眾基礎。
“武術這個項目屬于傳統文化,尤其是太極拳,群眾基礎比較好,所以現在有打著各種所謂大師旗號的人出現,無非是想讓自己出名,蹭熱度然后突顯自己。”
但遺憾的是,各地的官方武術管理機構,從權限上來說并沒有對這些社會機構和賽事的管轄權,“社會上的武術機構確實比較亂,很多武館不歸官方機構管,官方機構也只能是起到項目主導的功能。”
事實上,早在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就下發過一份《關于進一步加強武術賽事活動監督管理的意見》,其中就提出,武術從業人員和習武人員不得自創門派、私下約架、自封“大師”、“掌門”等稱號。
然而如今三年過去了,類似的現象依然在社會上難以禁絕。
監管難度大,更依靠大眾認知在體育總局最新下發的辦賽和參賽指引中,對武術類賽事提出了更為細致的要求——包括了對賽事名稱、組織、人員、項目設置、場地設施、護具等方面的一系列要求,同時對參與比賽的運動員資質也提出了考量。
不過,在當前國內逐步開放社會辦賽的大背景下,什么機構來對這些數量龐大的社會賽事進行監管,成為了新的難題。
在體育總局下發的指引中提到,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均可依法組織和舉辦武術搏擊類賽事。但在監管方面尤其是地方的小型賽事監管,卻更依賴于賽事自身的自律性。
指引中提出,武術搏擊類賽事主辦方、承辦方、協辦方應主動聯系本地方體育部門武術主管單位或地方體育部門認可的其它相關項目協會,尋求業務指導并主動接受監管。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會有不那么“自覺”的社會機構或賽事出現。
業內專家就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官方的武術管理機構想要實施全面的監管“肯定有難度”,“在官方機構監管范圍內的賽事肯定都會關注,但如果是民間的,甚至故意躲著(官方機構)辦賽,那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些矛盾,沒有權限,官方武術管理機構也沒辦法監管。現在都是網絡時代了,大家在網上發視頻也不可能去阻止,只能說有官方機構參與監管的賽事,肯定會進一步加強規范。”
在這位專家看來,減少類似的傳統武術鬧劇,或許更需要武術的推廣宣傳,讓大眾有對于武術更好的認知。
“畢竟現在大部分人練習武術都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不是為了打倒別人。從出發點上(一些社會機構和活動的)目的就不明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