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丨拿什么堵住App的偷窺之眼?
手機上裝的App,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訪問你的照片和文件兩萬多次。聽著是不是細思極恐?
近日,有民眾反映,自己的手機增加了App隱私記錄功能后,查到一款移動教學軟件“優學院”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一款辦公軟件“TIM”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并不停讀取通訊錄;還有很多常用的社交、辦公、娛樂軟件也都存在后臺高頻率讀取手機信息行為。
用戶手機里的各類資料,成了被各類App任意挖掘的“大數據”,用來對用戶“精準營銷”,不是什么秘密。但手機照片和文件這些往往與個人隱私關聯的信息,大量、頻繁地被App偷窺,仍讓人心驚。
消費者的困境在于,要么對隱私被泄露和販賣一無所知,要么即使知道,也很難采取有效應對。
監管部門也多次采取專項整治行動,包括公布存在類似違規現象的App及企業“黑名單”,采取約談及行政處罰等手段,但從根本上說,亂象并未得到根治,消費者隱私被嚴重侵犯的事件仍不時上演。
“高收益低風險”是App企業一再明知故犯的原因。要扭轉亂象與監管效力的不對稱,就要相關法律不斷壘高公共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保護墻”,直到企業再也不敢隨意對消費者信息隱私“挖墻”為止。核心是持續提高企業違法成本。
除了提高行政處罰力度,包括罰款、公布違規名單外,對于情節嚴重者,應當予以全面下架乃至永久封停,乃至追究刑事責任,以此對相關企業形成強力震懾。
另一方面,加大消費者權利救濟也是重要手段。要看到,企業從消費者手機中竊取隱私數據,消費者作為受害者,卻很難獲得補償。比如,消費者可以以侵犯隱私為由,向相關企業發起民事賠償訴訟,但由于訴訟相關成本較高,很少有人會如此做。
如果能為消費者訴訟企業侵犯隱私開辟綠色通道,包括低成本、高效率的集體訴訟,將大大降低消費者維權門檻。
對于消費者因隱私被竊取的賠償標準,也可進一步探索。比如,一名消費者如果沒有授權某個App訪問,而后者卻訪問了數以千萬計的照片,那么可否按照一張照片幾百元乃至更高的標準,要求企業進行賠償?如此一來,企業就會發現,自己要承擔的經濟代價足以抵消違法收益,也就會三思而后行了。
在這方面,司法部門、工信部門、消保委都承擔著各自職責,還需以更強力有效的舉措,將監管和為消費者維權納入常態化工作中,堵住App企業的偷窺之眼,讓每一名消費者都免于被無良App肆意侵權的困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