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根:睡前刷手機,刷來的是快樂,刷去的是健康
文/陳根
睡前的手機活動被現代人視為“通向自由的睡前活動”,即“熬的不是夜,是自由”,當然,熬的也可能是寂寞。這也引起了科學家們對于睡前手機活動的好奇,一項剛剛在線發表于《自然-神經科學》上的研究論文就睡前活動給出了一個科學支持的結果,或許也能夠給我們一些健康提醒。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薛天和合肥學院的趙歡的研究團隊發現,增加夜間的藍光光照,會影響大腦特定的神經環路,從而引起抑郁相關的癥狀。
科學家們在論文中指出,光照影響著哺乳動物的各種生理功能,包括情緒。一方面,不少研究顯示白天適量曬太陽能提升情緒,采用“光療”補充光照,可以緩解抑郁患者的癥狀;另一方面,夜間來自光污染或電子設備的過度光照,被認為有引起抑郁癥狀的風險。
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小鼠發現,連續3周晚上用藍光照射小鼠2小時,它們沒有改變晝夜節律,但漸漸出現了和人類抑郁癥有一定相似性的異樣行為,科學家們將其定義為抑郁樣行為。取消藍光照射后,小鼠的抑郁樣行為仍然持續了3周。
那么,夜間增加的光照為什么會引起抑郁樣行為呢?研究人員通過神經示蹤工具,找到一條特殊的神經環路,進而揭示了現象背后可能的神經機制。
這條神經環路起始于視網膜,其中分布著一類對光敏感的神經節細胞(簡稱為ipRGC)。它們被光激活后,向腦中的外側韁核的核團背側發送信號,一部分神經細胞繼而投射到伏隔核。
這兩個腦區與抑郁癥狀關系密切。其中,外側韁核介導了大腦許多負面情緒,它的過度活躍會誘發抑郁樣行為;伏隔核則與快感很有關系,參與抑郁癥的形成。當研究人員在小鼠腦中阻斷外側韁核與伏隔核這兩處之間的神經連接,可以防止夜間光照誘導產生抑郁樣行為,說明這條神經環路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僅如此,對比實驗發現,夜間光照對這條神經環路的激活強度遠超過白天光照,這可能解釋了為何白天光照并未導致行為變化。
由于小鼠的晝夜喜好與人類相反,實驗有其局限性,因此與人類真正的抑郁未必相同。該發現是否能推斷到人類身上還需要謹慎思考,不過,要認識夜間增加的光照是否影響情緒,首先要找出夜間光照影響大腦的神經通路。不久前,科學家們也在人類的視網膜里找到了ipRGC神經節細胞,也就是這條神經環路的第一站。這意味著過度夜間光照會影響人類的抑郁癥參與。
隨著工業和科技的進步,夜間照明越來越普遍,很多人生活在“不夜城”的霓虹燈下,到了景觀燈熄滅的深夜,回到家中又繼續與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相伴。然而,人類在數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適應了晝夜變化的光照,當夜間光照過度,我們的健康和情緒或許正悄然受到負面影響。
夜晚睡前玩手機、iPad,屏幕發出的藍光能夠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人體內產生的一種激素,有促進睡眠,調節時差等功能,是人體的生物鐘。光線一般會抑制褪黑素的產生,而藍光的抑制能力是其他光波的兩倍以上,從而更嚴重地影響晝夜節律。藍光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會導致失眠,增加患抑郁癥和發生其他重大疾病的幾率。
在這個“與藍光為伍”的世界中,很多人已經將電子產品視為必不可少的“伴侶”,殊不知,若手機使用不當,屏幕釋放“藍光”,也將奪走人類的健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