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奎:作為—名產科醫生,“態度”最重要
現代出版社2020年5月
寫書的這一年,就像自己親身懷了一個孩子。其間,有無數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一朝分娩”—— 這本孕產期的科普圖書和大家見面了。感謝本書的編輯和畫師的辛勤努力,也要感謝我的家人的大力支持。
對于大多數孕媽媽來說,“懷孕”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匯。身邊懷孕的人很多,聽到的關于懷孕生孩子的傳聞也很多。然而,一旦自己懷了孕,就發現做任何事情都有點心虛,不知是對還是錯,網絡上的謠言和負面消息非常多,讓人無限恐慌。所以,現在的孕媽媽很容易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細致型,如驚弓之鳥,在備孕期就開始小心翼翼,很多事情無論科學與否,只要有人說有風險,就一定要避免、要預防。這種孕媽媽還容易做到另一個極端, 就是只要網上說有益于胎兒的東西,就一定要買,最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特容易鉆牛角尖。另一種是神經大條型,很迷糊,關于自己的大部分事情都記不清楚,做事無任何規劃,一不小心懷孕了才發現自己懷孕前吃了藥、拍了胸片、沒吃葉酸,等等。總之,一切都不如意,卻又不甘心,就把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
李奎
其實,懷孕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只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去產檢,就會一路通暢。常常有孕媽媽說,要找最權威的醫生。那么,到底誰最權威?誰最靠譜呢?對于同一種情況,不同的醫生給出的建議可能各不相同,但最終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懷孕期間,我們要盡可能選擇一個自己信任的產科醫生,“信則靈,不信則不靈”。不要今天看一個醫生,明天再看另一個,最后把自己搞得很焦慮,把一個本該是快樂的孕育過程搞得一團糟,讓全家人都跟著提心吊膽。
寫這本書的動力,是一群可愛的孕媽媽的強力支持。我覺得,既然接診一個孕媽媽, 就應該盡量把她所有的問題都解釋清楚, 盡量用平實的語言去交流, 遇到專業詞匯要詳細解釋其意義,力求她們都能聽慌。在北大醫院時, 每個門診單元接診的病人都不會太多。有時會有人問我:“這樣做真的有必要嗎?每天、每時、每刻都不停地重復相似的話?”我認為, 雖然對我來說這是重復性勞動,但是對于孕媽媽卻很重要。
2017年時,我去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學習,看到墻上寫了一段話:
是的,態度,態度最重要!對患者說多說少都可以,但是要讓患者感覺到你是真心對她,這 是最重要的。直到今天,在和睦家醫院,我也一直堅守著這個信念。我可以很啰唆, 但是讓我的孕媽媽們感受到她們被關注,她們關心的問題在這里都能夠得到滿意的解答,這就夠了。而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希望能讓更多的孕媽媽了解懷孕分娩的種種情況, 快樂、平安地度過孕期。
如有不當之處, 還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