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而立之歌⑧|胡煒:管委會“瘦身”的實踐探索
第八集:管委會“瘦身”的實踐探索
采訪嘉賓:胡煒(時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新區、新事、新辦”主持人:“小政府、大社會”是特定區域下行政管理制度的一種探索。那么,當年浦東是怎么做的呢?
1990年,當浦東開發開放的號角吹響,上海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浦東開發辦公室。不久,陸家嘴、金橋、外高橋三個開發公司也掛牌成立。這時浦東地區的管理體制依然是傳統的,由市浦東開發領導小組直接領導,三區兩縣(楊浦區、黃浦區、南市區、南匯縣、川沙縣)和各委辦局各司其職,浦東開發辦協調推進。但隨著浦東開發開放的不斷推進,這個體制開始顯得不相適應。
胡煒:當時吳邦國書記和黃菊市長找我們談,要我們擔當起歷史的責任,解放思想、勇于創新,不斷開拓實踐。要率先建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率先與國際市場全面接軌,率先培育經濟良性運行機制,形成“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模式。新區、新事、新辦。
“帶著鋼帽,也要頂下去”
主持人:1993年1月1日,浦東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共設立10個部門,分別是:黨政辦公室(內含宣傳和統戰等工作職能)、組織部、紀律檢查委員會、綜合規劃土地局、城市建設管理局、財政局、經貿局、社會發展局、農村發展局和工商局等。而與此同時,上海其他區縣平均機構設置為51個。
胡煒:這個機構高度精簡,又集聚了人、財、物,有很強的行政執行能力。但當時,市里有人也有想法,說:“園林也好,環保也好,水務也好,你們沒有對應的機構。沒有對應的機構,我們的錢就不可能劃給你們。”主持人:面對各種聲音,浦東選擇“帶著鋼帽,也要頂下去”。為了能夠和市里有關委辦局對接,往往是一套班子、幾塊牌子。這樣一個領導體制為浦東開發開放立下了汗馬功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0年6月,浦東新區成立了完整的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由此,浦東新區也正式進入開發開放全面推進城區建設和功能集聚的階段。在繼續推進“小政府”建設的同時,“大社會”的理論和實踐也得到進一步的探索和推進。
胡煒:政府職能的轉變,需要社會力量的承接。在這種理念的推進下,浦東的綜合改革在培育“大社會”和政社互動方面有很多新探索。比如,2006年我們在傳統的審批大廳基礎上,建立了“市民中心”。它的定位是:市民的天地,社會的平臺,政府的窗口。對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我們直接聽取市民的意見。
主持人:2018年,浦東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大關,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繼續向前邁進,同時也被賦予了豐富的時代內涵。浦東新區正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繼續當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尖兵。(原題為《而立之歌⑧|胡煒:管委會“瘦身”的實踐探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