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神話與啟蒙
當我們坐在現代化的辦公室中,望著窗外的車水馬龍,享用著互聯網抓取來世界各地的新聞時,我們最應該感謝的是“啟蒙”,這個啟蒙并不單單指的是那場在文藝復興之后的歐洲啟蒙運動,那只是一個啟蒙的代表。
啟蒙蘊藏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程中,不是一場運動,不是一朝一夕的行動,而是一種持續不斷的,以使人擺脫恐懼,樹立自主為目的,以驅除神話、喚醒世界,用知識代替幻想為主旨的人類行動集合。
啟蒙就是馬克斯·韋伯口中的“祛魅”,一方面對神圣、崇高、宏大敘事提出了懷疑,另一方面追求現代的、穩定的科學性。而作為啟蒙的反面,古典的、神秘性的東西就是現代世界所力求摒棄的,這其中最為典型就是“神話”。
夏天午后的一場雷雨,在神話中就是雷公云母的鼓動,是宙斯的憤怒,是上天在某種人性化的意圖或行為中產生的一個結果。而在啟蒙的思維里,雷雨是科學可解釋的,氣壓、溫度、濕度變化所帶來的一種自然現象。
但凡受過教育的現代人,都秉持著一種啟蒙后的思維,對神話要么嗤之以鼻,認為是一種幼稚思維下的產物;要么報以一種浪漫的隱喻態度,試圖從神話中解構出人類的想象力和亙古不變的欲望與激情。
不過在這種顯而易見的態度之下,隱藏著一種傲慢,一種啟蒙的傲慢。就像無數的哲學家會天然的將邏輯為代表的理性作為人類本性,試圖將情感性的思維和行動驅趕到動物性身上。認為理性是人類區別于動物,或者高于動物的核心體現,而情感的表現只不過是人類繼承從動物進化而來的副產品。
對啟蒙的崇尚和對以神話為代表的直覺思維的貶低,是現代世界的通病。仿佛從神話到啟蒙,就是人類思維發展歷程中的一種必然進步。在啟蒙所創造出來的科學奇跡面前,神話顯得微不足道,在解決現實問題的時候,神話思維也力不從心。
不過現代人就應該必然的投入到啟蒙的懷抱中么?拋棄神話,就像拋棄童年時期的幼稚一樣的輕松么?
休謨在《情感心理學》中就說過“理性是激情的奴隸”,且不管理性與感性之間的主仆關系,既然人類的二元認知中已經確立了這對概念,就足見它們是一種辯證關系,二者誰也不能離開誰。雖然啟蒙和神話并不像理智與情感那樣明確的以二元對立的方式呈現,而且似乎二者仿佛是一種事物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形態,是一種時間范疇內的先后關系,但如果仔細的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基于啟蒙之后的思想去思考啟蒙與神話,本身就帶有偏頗和自大的危險。
揭開啟蒙與神話爭斗的表象,越是深入,就越會發現,二者纏斗的背后,實際上隱藏著統攝人類思維的核心本質。本質的隱蔽性就決定了其不會簡單的向人類的認知顯現,而是隱藏在不同的思想維度之后。啟蒙與神話就仿佛是通向這個本質的一個最靠近表象的層面,借助這個層面,我們就可以遍歷人類思維的各種關鍵特性,并最終獲得一種無法言說的啟示。
偶然與必然
在現實世界中,有兩種東西會讓人很癡迷,一是那種天雷地火瞬間發生的驚喜,還有一種是可觀測到并可以預測的結果。卡西爾在《語言和神話》中,提到了神話和宗教中對神的看法的發展變化,經歷了瞬息神、職能神最終到人格神。前兩個階段偏向于神話,最后一個則形成了宗教的特性。
瞬息神的觀念非常有趣,比如一個人在絕境中,突然獲得拯救,像是干旱中突降大雨,當時的觀念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無法做出一種全面的理解,于是將這一瞬,此時此刻的境遇,定義為一種神,這種神很特別,與我們當下的認知不同,不具備人性,可以理解為一張速寫或一張快照。針對當時發生的一切,用一種神跡來概括和理解。
如果把這個階段放置到語言發生的時候,就更容易理解,突然天降大雨,人會感慨這種神跡,于是把這個神稱作“雨”,瞬息神,實際就是語言對于事物稱謂的開端。
在語言開天辟地誕生之后,人們經歷漫長的等待,直到啟蒙階段時,才產生了科學性的將事物用語言進行分類,進行歸納總結。可以說神話是語言和思維的開端,啟蒙只不過是思維發展歷程中的小朋友。
瞬息神階段的神話,就是對一種當時當下的描述,是一種人類眼中對“偶然”的定格。在積累了無數的偶然之后,人類開始思索偶然背后的必然關系,啟蒙就啟動了,啟蒙之子“科學”就是為了破除偶然性的障礙,探尋背后必然原因而降生的。
所以從神話和啟蒙的表象,深入一步,就能看到無論是在任何人類世代的個體,都會面臨的一種境況——無時無刻要面臨著各種“偶然”的現象,以及在“偶然”的現象中積極思索背后的“必然”。
啟蒙所帶來的現代性總是積極努力的祛除生活中的“偶然”,讓一切都置于一種可控的范圍之下。但實際情況呢?在可控的范圍內,卻總是發生那些意料之外的“偶然”。
從這個角度來說,啟蒙VS神話的爭斗中,啟蒙并沒有勝利,在人類不斷擴展知識,將很多現象確定下來之后,卻發現未知似乎隨著已知同步的擴大了,甚至大了更多,而且也許還會發現有很多現象不僅僅是未知,而且被證實可能永遠也無法被了解。
在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心和對自身能力無比的確信的背后,神話卻像一陣陣微風,輕撫著根基不穩的啟蒙,誰能笑到最后,也還都是未知,更何況二者是處于永恒的爭斗中,也許是微風維系著啟蒙的大廈,切斷了神話,一切必將崩塌。
解釋與理念
也許“瞬息神”的概念并不太對現代人的胃口,那么“職能神”就是非常好理解的一種理念了。風背后有風神,雨背后有雨神。在達到這種認知的時候,人類的思維已經站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如果說語言最初、瞬息神階段,人還只是對偶然的經歷和現象進行描述,給他們一個“稱謂”,比如某一場雨,稱為“雨”。那么在“職能神”階段,人就開始去“解釋”雨這種現象了。
“雨”就不再是狩獵野豬的那個時候天上掉下的水珠,不是某一時某一刻,某一個特殊情況的特別稱謂,而是所有的天上掉下的水珠,都可以稱為雨。
也許在現代人看來這種思維是再自然不過的了,但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思維清空,把降水稱為雨,和用雨來解釋一切降水,那簡直就是質的飛躍。除了這種單一的現象,人們開始試圖用這種解釋的方法來重新看待世界,比如古希臘的哲學家們會把世界看作不同要素的組合,中國文化中也同樣有著世界由五行構成的看法。
神話至此,形成了其最重要的兩個功能,描述和解釋,不過這種解釋還只是停留在低階,試圖用一種描述解釋另一種描述。而在這些解釋中,卻蘊藏著未來的啟蒙思想,特別是在一眾古希臘哲學家中,那個獨樹一幟的高峰——柏拉圖的思想。
柏拉圖之所以在當今世界中依然地位尊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源自,當他同時代的人還試圖用水火土、或分解成更小的粒子來解釋世界的時候,柏拉圖拋開了用一個物解釋另一個物的圈套哲學,而轉向思想的內部,通過對思維的考察,用體系、解構等觀念尋求解決方法,最終找尋到他所說的“真理”。
“真理”與其說天然存在,不如說是被思想家發明出來的。不滿足于用雨神、風神來解釋自然現象的人們,找到了一個詞“真理”,用這個詞來代表對這些現象的解釋。至于這個“真理”究竟是什么,每個時代的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
從語言的角度來說,真理和雨神并無太大區別,但從思維的角度來說,就顯現出神話和啟蒙的最大的區別。雨神這種個別的現象的描述也好,解釋也好,還都只是一種現象層面的關聯,而真理則是穿破現象的表皮,發現一種具有結構性的,普遍關聯的世界骨架。
個別與同一
至此,我們已經越來越接近隱藏在神話和啟蒙背后人類思想的關鍵點了。
如果說神話是對個別的、偶然的現象的描述和解釋的話,啟蒙就是希望在這種解釋之外,尋求一種普遍的、一般的共性。
也就是說,神話是一種個別性的視角,看到雨就是某天某地的雨,而啟蒙則是一種同一性的視角,看到的雨都是雨,都是一種自然原因導致的自然現象。
個別與同一,就是人類能夠走出動物世界的思維關鍵點。
個別是個體經驗性的,是歷史的,是獨特的,是每個人都面對的境況,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如果思維只是停留在這個階段,每個人似乎都面對著同樣的重復,歷史也就在這種歷史性的認知中坍塌了,因為重復的,沒有進路的狀況不能被稱作歷史。
同一性的追求以及最終的發現,是人類歷史的源頭,當人們在個別的現象中尋找到同一性,并通過交流以及媒介將這種同一性保存下來,傳遞下去之后。人類群體中能夠打破單獨個人的生死循環的東西就出現了,人類歷史之箭,看似包裹著的是各種人的生命循環,實質上是人類對個別現象中的共性的發現和傳承。
這種傳承,也許是經驗,也許是技術,也許是知識,總之漸漸的就成為我們所稱之為科學的東西。
沒有對同一性的追求,就不會有啟蒙,更不會有科學。但同一性這種形而上的東西,始終是棲身與個別性之中的。沒有個人對自然的觀察、對世界的體驗,同一性是無法升華出來的。
可以說人類的智力,就是個別和同一之間不斷拉扯,不斷推進所衍生出來。神話和啟蒙所代表的思維變化,就像是一個圓規,中心是對一般性概念的把握,而對個別現象的解釋則圍繞著中心畫圓。
失去了啟蒙的思維,就沒有了中心,沒有了概念,沒有抽象思維的支撐,而失去了神話的思維,就沒了擴展,畫不出一個現實的圓圈,概念再豐富也沒有了意義。
瞬間與永恒
人是活在每一個瞬間之中,當我們意識到死亡的確定性之后,就等于確定了這些瞬間的有限性。而人生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在于對這種有限性的超越上。在神話時代,人們希望將這些生命的瞬間變成無限,于是人們用不同的方式追求長生不老。
但啟蒙用生物學的冷水澆醒了追求自身無限性的人們,于是退而求其次,當有限的生命被一種無限的光影照射的時候,當自身的每一個瞬間都反射出永恒的光芒的時候,個體的有限性就實現了超越。
而這種無限的光影、永恒的光芒,就是人類歷代都在孜孜不倦追求的那些“同一性”,也就是蘊藏在偶然現象中的必然規則,在個性中的同一性,在瞬間當中的永恒。
當然,也有的人不求超越,只想活在當下,他們活成了一種藝術,藝術是瞬間的、個別的、無法復制的、歷史的,藝術就是神話在現代社會的化身。而另一些人則渴望著一種永恒的價值,希望超越當下,超越歷史,在人類發展的長河之外,找到一個靈魂的棲息地。
神話與啟蒙,就如這兩類人,他們并不是對抗,而是在人類的家園里,在此岸和彼岸對望,他們代表著人類歷史的起源和目標,代表著不同人的選擇和生活狀態,代表著人類思維的最核心價值,代表著這個世界最迷人的魅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