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拾聲|疫時上海:廣播、喇叭和歌聲
2020年2月起,我也陸續錄制了一些上海疫情期間的聲音,試著從中換一個角度去理解疫情中的上海。以下每一張圖片背后的聲音都能在文章開頭的視頻中聽到。
地鐵廣播
2020年2月的上海地鐵站,人聲、腳步聲還有行李滾輪聲日漸稀疏,聽覺上讓人感覺更明顯的是地鐵的呼嘯聲、報站廣播,以及地鐵工作人員錄制的人聲廣播。
這些音頻廣播第一時間將地鐵運營政策的變化告知到每一個乘客。因為人們來到這里,可能會對文字信息視而不見,但很難對聲音信息充耳不聞。
直到3月中旬,地鐵車廂中提醒人們乘車掃碼登記的廣播,才從每班列車駕駛員口頭播報,變成了地鐵到站后由廣播系統播出。
地鐵在播放乘客登記掃描廣播時,電視屏幕上的畫面。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拍攝并提供
長寧區番禺路轉角處的家得利酷鋪超市,門口的喇叭用滬語循環播放著這段話:
進店需要測量體溫,不購買商品請不要進入超市。
進超市就需要戴好口罩,稱重和結賬時要保持一米的距離,謝謝大家的配合。
番禺路口的家得利酷鋪超市。
創建于清光緒年間的老字號大富貴酒樓在中老年食客中頗有名氣,平時位于老城廂中華路的大富貴總店熟食窗口前,總排著一條20到30米的長龍。跨龍路上大富貴分店的熟食窗口不及總店這么熱鬧,店員倒也錄制了一段“滬普”(滬腔普通話)的提醒廣播,提醒來買熟食的老顧客們注意安全。
跨龍路大富貴的熟食窗口。
社區之聲
殷漪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出:城市聲音是人的生活生存方式的一種衍生物。
在老城廂“也是園”片區,居委干部自編了一套滬語防疫宣傳廣播,內容通俗有趣,還帶著押韻:
居民朋友們,大家好,大家要摒摒牢。
疫情還沒有結束。大家不要麻痹大意,關鍵辰光要摒牢。
自說自話不來塞,繼續摒摒牢。
出門不要忘記戴口罩,回到家里勤洗手,管牢自己不添亂,群防群控才有效。
也是園居委社區的防疫志愿者。
也是園初建于明朝,曾是上海四大名園之一。每天上午9點和下午2點,社區志愿者會帶著喇叭,從居委會出發,沿著凝和路、金家旗桿弄等居委所在片區的主要干道巡邏,中途會在分類垃圾桶邊執勤15分鐘,最后返回居委會。沿途也會和相熟的鄰居們打個招呼,拉拉家常,每次巡邏持續約1小時左右。有點像古代打著燈籠,喊著“關好門窗,小心火燭”的更夫。
我第一次聽到廣播聲,恰好是下午2點的巡邏臨近尾聲,等我打開錄音機按下開始鍵,志愿者阿姨早已關了喇叭。我請求她能否再放一遍,她很有原則,“在外面走的時候錄沒問題,時間到了就不能放了,等明天吧。”
在老西門金家坊,居民現已大都搬離,我碰到了一位唱滬劇的票友。他一邊悠哉悠哉地騎著車,一邊對著手機哼唱著滬劇《大雷雨》,手機那頭是他的一位住院的朋友。
在金家坊騎車放風的滬劇票友。
金家坊曾是這位先生兒時與同學嬉笑玩鬧的所在。要是再早幾年,彎彎繞繞的弄堂上滿是人間煙火:能聞到菜香,能聽到收音機、電視里的聲音,還能看到小孩子奔跑玩鬧、老人家坐在自家門口曬太陽。那時,想騎車穿弄堂需要花一番功夫。可惜物是人非,他單手握著龍頭,晃晃悠悠在滿是“拆”字的金家坊里穿梭,不用擔心撞到人。也許只有《大雷雨》的聲音會在這個曾經熱鬧的地方回蕩。
公園之音
3月的第一個周末,我在嘉定遠香湖公園的入口處聽到了久違的歌聲。
正在遠香湖公園歌唱的音樂愛好者。
一位音樂人帶了吉他和音響來到這座社區公園,戴著口罩放聲歌唱。他唱了《董小姐》、《成都》,還應聽眾要求唱了《我和我的祖國》。有想要唱一曲的市民,他也欣然為她們伴奏。
遠香湖位于嘉定新城,是上海西部最大的人工湖。沿湖營造了大型公園,公園旁是有上海最美圖書館之稱的嘉定圖書館和安藤忠雄設計的保利大劇院。在全市各個室內公共文化空間和公園都暫時關閉的情況下,這片開闊的公共空間彌足珍貴。聽歌、跑步、遛娃、情侶戴著口罩互相依偎、一家三口互擲飛盤,你甚至可以在背景聲中聽到摩托車的轟鳴聲。疫情擋不住已經在家憋了一個多月的人們,他們想用自己的方式逐步回歸日常生活。
一位女生在伴奏下演唱。
“就算沒有疫情,市里能這樣唱歌的地方太少了。”一位女生站在話筒前躍躍欲試,她唱了周杰倫的《告白氣球》。
3月15日,古猗園門口架起了回字形的欄桿,廣播喇叭提醒游客要提前準備好隨申碼、經過測溫后方可入園。
古猗園門前的測溫點。
3月下旬,虹口足球場外、魯迅公園旁的櫻花盛開,專程來此賞櫻的人日漸增多。一個大喇叭掛在入口處的欄桿上,提醒人們疫情期間賞花不要聚集。喇叭的掛繩很有意思,印著英超聯賽的英語Premier League。
3月25日,虹口足球場櫻花園。
非常時刻
馬陸地鐵站旁的超市從2月下旬開始,用外放音響定時播報菜價以招攬顧客,錄音中不時能聽到地鐵列車經過的聲音。街邊小店復業后,也在促銷廣播中提到了疫情,并結合各自特點推出了主打商品。
地鐵站旁播放菜價的超市廣播。
冬去春來,路邊的行道樹大多長出了綠芽,我們也在一點點習慣被這些聲音改變的城市聲景。
4月4日,上海地鐵11號線嘉定新城站。視頻截圖
2020年4月4日上午10點,是一個非常時刻,全國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逝者默哀三分鐘。
9:58,地鐵進站,完成上下客后,車門并未關閉。駕駛員開始用廣播提醒乘客,10點有哀悼儀式。
9:59,駕駛員繼續用車內廣播播報,希望乘客配合起立志哀。
10:00,站內地鐵列車鳴笛,所有乘客起立志哀。三分鐘后,禮畢。
與此同時,在地鐵站周圍的一個爆竹燃放點,一家祖孫三代五口人正在小心翼翼地燒紙,祭奠自己的先人。除了駛過的地鐵列車,這里是無聲的。這是一個特殊的清明節。
4月4日,地鐵嘉定新城站附近,一家人祭奠先人。
在這些錄下來的聲音中,我很喜歡滬劇票友和音樂人的歌聲。在曾經的灰暗時刻,音樂自有其治愈力。
2020年3月24日,上海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超市門口的喇叭已被撤下,地鐵恢復了跨省運營,小區的廣播更多是在提醒境外回滬人員及時申報,街上也逐步恢復了往昔的人流。
疫情期間的一些聲音已經消失了,但我們還沒有摘下口罩。
是為記。
(作者王越洲系城記播客主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