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拯救中國童謠
45歲的音樂人小河,
在2018年開啟了音樂公共藝術項目“尋謠計劃”,
尋找收集各地老人記憶中的童謠。
目前采訪了200多位老人,
從中提取了20多首不為人知、卻又好聽,
可以傳遞給今天甚至未來孩子的本土童謠。
小河,民謠歌手、美好藥店樂隊主唱,
以先鋒實驗、自由不羈著稱,
30多歲后,他持戒學佛,
創作從極端的自我到關注他人,
用音樂連接不同的人。
尋謠現場音樂會,PonyBoy攝影尋謠計劃開始于北京,第二站杭州,
今年3月來到了上海,
每個城市都要花上半年到一年時間,
一條在上海跟拍了4天尋謠過程,
專訪了小河。
“真正的童謠和最真切的愛有關。
在消逝之前找到它們,
用今天的方式重新唱響,
那一刻,老人、孩子和年輕人
發生了自然的連接,
這是目前我能做的最美好的事。”
編輯 倪蒹葭
小河在公園尋謠每天早晨8點,背著阮琴的小河會走進上海某個公園,悄悄靠近大爺大媽聚集的地方,聽聽他們在聊什么,自然加入話題,再開始問:我們是收集上海老童謠的,你們有沒有記得小時候唱的童謠?
碰到公園里玩樂器的老人,他更抱期待了,拿出阮琴跟老人互動一段,閑聊到童謠,老人的記憶沉淀在底下,要一層一層地打撈起來。
每個公園一逛就是3、4個小時,像大河中撈金,盡管98%沒用,小河的笑容里依然有極大的熱情,他等待著旋律好聽、又不太為人知的本土童謠的出現,為它們洗去泥沙。
“尋謠計劃”團隊在上海公園尋謠尋謠計劃發掘的《火螢蟲》
從2018年開始,他聚集了一個小團隊,靠跑斷腿這種“最笨”的方式去尋找,北京、杭州再到上海,雖然也曾嘗試線上尋謠,發現效果遠不如面對面打聽。
尋到童謠之后,小河在當地做現場音樂會,請提供童謠的老人和今天的音樂人合作,把老童謠傳遞給在這個城市生活的年輕人、孩子。
美好藥店樂隊,小河是主唱,安娜攝影音樂人小河,1975年生于河北邯鄲,曾是獨立音樂圈最瘋魔的一位,民謠、實驗、搖滾,他的音樂難以歸類,卻奇異動人。他寫《廢梁》,“豎目以往,拂袖笑狂;俚風雖涼,暖過琉瓦赤墻”,活脫脫是竹林七賢的白日縱酒放歌;他用極端的狀態在生活,探索自我,抓耳撓心,吐出血淋淋的句子,他的酒后故事可以編一本荒誕故事集。
2010年,30多歲的小河把創作從自我轉向他人,他用12個月的時間,找來12個陌生的普通人物,和他們各相處一兩天,創作一首歌,他稱為“肖像計劃”。他寫煤礦工人、90后北京女孩、藝術品收藏家、歷史事件中逃難瑞士的華人、保潔員,應準媽媽的要求,為她還未出生的孩子寫歌。
“回響行動”在青島2016年他開始做“回響行動”,帶著自己吟唱禪詩偈語的專輯《回響》,去了高山、海邊、雪地、森林,邀請當地的聽友們在現場和他一起排練,制作獨一無二的唱片。音樂回到最本來的樣子,與人溝通,與天地溝通。
而2018年開始的尋謠計劃,是他認為目前能做的最美好的一件事。
“隨著一代代老人的離去,一首首童謠也在消失。真正的童謠和最真切的愛有關。在消逝之前找到它們,用今天的方式重新唱響,那一刻,老人、孩子和年輕人發生了自然美好的連接。”
圣誕節期間,尋謠現場音樂會2018年圣誕節,坂本龍一在北京偶遇了尋謠計劃團隊,他很理解小河在做的事,八九十年代日本熱烈地模仿西方,但一些音樂人也在努力保留本土的東西,坂本龍一就是其中之一。
小河買到過一套日本的黑膠碟片,是100年以來的100首日本童謠,“整理得非常好,每一首不僅有詞,還有旋律,編排得簡單但精致,很適合教給小朋友,我們就沒有這樣的整理。”
尋謠計劃杭州站現場音樂人熊熊被小河邀請,杭州站全程一起尋謠,他說:“小河有個讓人驚訝的地方,每次做尋謠現場音樂會時,都能夠全情地投入,小河的笑容無處不在,我發現小河的笑比以前多了很多。”
一場活動三個多小時站下來其實非常累,要不停地和觀眾溝通,然后讓老人放松,教觀眾一遍遍唱童謠,要現場編排;老人可能不耐煩,樂手可能彈錯了,觀眾可能不積極、聲音小,還有突發的臨時狀況如環境噪音、下雨……這一切都是每場會發生幾次的。但在這些都發生了之后,還得有真誠的微笑面對觀眾。只有對這件事情的抱有極大的熱情和熱愛,才可能做到。
小河有一個小女兒,他找到第一首童謠的時候,心想:“一定要讓我的女兒聽到,我覺得她會很喜歡。”
以下是小河的自述。
小河和提供《盧溝橋》童謠的何大爺一個計劃的誕生
我從1995年到北京,一開始住在胡同,十多平的房子才200塊一個月,胡同里有特別多美好的影像,老人茶余飯后坐在胡同口聊天,因為熟了經常會跟他們去說話,那段時光有一定感情在心里面。
2018年北京打磨廠藝術機構邀請我去做一個展覽,我就想怎么用音樂做連接,能跟這個城市的胡同有關系,跟城市不同的人發生關系,于是想到了童謠這個主題。童謠跟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的人都有關系,我們小時候聽到的童謠,也許是外婆小時候也聽的一首,它可以連接很多代人。
我們在北京大概花了半年時間,走訪了很多北京的公園,《盧溝橋》是我們找到的第一首。
小河和何大爺在盧溝橋盧溝橋,盧溝河,盧溝橋上走駱駝
橋上駝鈴叮咚響,橋下蘆花一片白
盧溝橋,盧溝河,盧溝橋上獅子多
橋上獅子數不清,橋下蘆花一片白
當時在公園找到79歲的何大爺,聽他唱完我感動特別深,強忍著沒有哭。因為我們已經找了一周的公園,那天也是走了一大早上,忽然碰見了何大爺,聽到了我做音樂這么多年從沒聽到過的一首歌,它的旋律特別好聽,歌詞很少,但光讀你就很有畫面感,而且還有聲音,仿佛能聽見駱駝在橋上走的節奏。
在這之前,尋謠只是一個想法,終于有一首童謠,告訴我們這件事情做對了。
去年我在德國慕尼黑演出,邀請我去演出的德國朋友,他要求我說能不能唱一下《盧溝橋》?他說在我的視頻里聽到過,覺得特別好。我就覺得特別地驕傲,那天其實是一個很實驗的演出,但他要求我唱這個,唱完之后,德國的朋友們都開始在臺下聊,回憶他們小時候有什么童謠。
《我們又長大了一歲》音樂會,何大爺帶大家唱歌,PonyBoy攝影白雪下滿了大地,老松樹披上了白外衣
今年最后的夜晚,讓我們盡情地歌唱
歌唱這最后一夜,我們又長大了一歲
唱完《盧溝橋》,何大爺還給我們提供了一首《我們又長大了一歲》,這幾首童謠都是他的小學老師教的,何大爺記憶很深,我覺得和教他音樂的老師有關。
他描述的畫面,我聽了都感動,他學《我們又長大了一歲》的時候,真的是快過年了,一天晚上,老師帶著學生們生起了一堆小火,在火旁邊唱這首歌,何大爺還記得很清楚老師說:這歌名很有意思,過了今天,無論你幾歲,咱們大家都長大了一歲,誰都占不了便宜。
你能感覺到一個老師愛孩子的記憶,這些特別美好的東西可能就深入在何大爺心里。隔了這么多年,他當時一遍就唱下來了,沒有打磕巴。
這些童謠真的是不被人所知。我們決定去尋找下一首《盧溝橋》和更多的何大爺。包括到今天,我在上海公園找老人,經常能回想到何大爺,因為內心里會希望你是不是何大爺?一個很隱藏在內心里的期望。
提供《搖船》童謠的孫大肆外婆,年輕時找到一首童謠,只是一個故事的開始
就像《盧溝橋》,我們聽到的不僅是童謠,也是一個老人和城市的記憶。
《搖船》是上海站的第1個大收獲,它珍貴不僅因為詞和曲,還珍貴的是提供這首歌的音樂人孫大肆和她外婆之間的故事。
大肆的外婆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搖船》跟海、跟在靠海的陸地上奮斗的人們有關。上海的歷史很短,上世紀初,上海開埠之后,江浙一帶很多人搖著小船來到上海討生活,扎根下來,這首歌有種希望、堅韌的勇氣在里面。
不要怕船小,不要怕浪頭高
用力啊用力,搖啊搖啊搖
搖過了前村,穿過大石橋
搖出了海口,游海島
不要怕船小,不要怕浪頭高
用力啊用力,搖啊搖啊搖
(左起)小河、孫大肆、大肆媽媽和外婆大肆的外婆1930年出生于上海長康里,她二、三年級在學堂里學這首歌,三年級,外婆的父親去世,家道中落,學業很好的外婆只能輟學,這首歌在她的記憶里,是小皮鞋、皮書包、老師夸伊“頂頂聰明”的童年時光,是她輝煌的無憂無慮的日子的一部分,之后再也沒有這樣的日子。
大肆和媽媽都聽外婆唱過《搖船》,一個音樂在連接著三代人。去年大肆做自己的新專輯,想尋找上海歷史和自己的連接,于是就想到外婆的這首歌,把它改編成為新專輯的第一首歌《不要怕船小》。
大肆在歷史資料《兒童音樂教科書-初小用(1932年版)-沈秉廉-兒童書局》里找到過它,在第十八首,沈秉廉填詞,旋律取自當時傳入中國的福音音樂。外婆在學堂里學到這首歌的時候,這本教材已經發行了五六年。
當《搖船》大肆一唱起來,90歲已經不太能說話的外婆,也能跟著唱。有時候我們可能看見是外婆和外孫女互動的感動,但其實跟這個童謠有很大的關系。當它被兩個不同的聲音唱起來的時候,是超過語言的,是純屬于音樂的那部分。
小河、熊熊等音樂人在北京公園和吳大爺排練98%沒有用,但要保持尋找
我們每天去公園里面找,去老人聚集的地方找,其實很有一個體會,98%遇到的我們可能都沒辦法用,但為什么我們還要去?一個原因是當你去尋的時候,才可能會得到,哪怕沒有結果,尋這個狀態要保持住。
另一個,我們每一次去都在開啟一個通道,如果老人感興趣,哪怕就簡單覺得你這個人可交,他可能會介紹朋友。
梁文海爺爺憑記憶寫下《秋柳》歌詞我舉一個例子,杭州站遇見《秋柳》的時候,我們是很震驚的。其實最開始我們是聯系到杭州一個老人的孩子,老人住在杭州最好的老年公寓隨園嘉樹,很多有文化的老先生在里面養老,建立這個通道之后,我們才有機會去隨園嘉樹,碰見給我們提供《秋柳》的梁文海爺爺。
堤邊柳,到秋天,葉亂飄
葉落盡,只剩得,細枝條
想當日,綠蔭蔭,春光好
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
風凄凄,雨凄凄
君不見,眼前景,已全非
眼前景,已全非
一思量,一回首,不勝悲
我們之前完全不知道這首歌,梁文海爺爺說是李叔同作詞,李叔同的《送別》家喻戶曉,但《秋柳》其實也非常好聽。后來查了,有說法是陳嘯空作詞,他師從豐子愷,是李叔同的再傳弟子,《秋柳》和《送別》在文字上很相像,目前我們還沒有辦法確定作者。
梁文海爺爺教兩個孩子唱《秋柳》《秋柳》音樂會現場1945年,11歲的梁爺爺就讀金陵大學附屬中學,他在音樂課上學到這首歌,記憶很深。當年的音樂教材上面有許多優美的歌,還會教樂理,他對音樂的愛好也是那時養成,他感到有些可惜,在現在比較功利的教育環境下,孩子們缺失了對美的感受。
《秋柳》屬于學堂樂歌,上世紀初,知識分子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在新式學堂開設樂歌課,許多音樂采用“選曲填詞”的方法,旋律從西方宗教音樂和日本歌曲集中選擇,詞經過國人填寫,《秋柳》的創作就這樣,旋律來自于美國作曲家寫的贊美詩《In the Sweet by and by》。
所以當記憶打開或者通道建立以后,它是很多可能的。有時候我覺得我們人跟人交往當中太有目的性了,但是其實你先保證一個通道的暢通,有很多好事等著你。
這個項目最美好的,是連接人和人每一站,我們前期尋謠至少要有兩個月,后期我們去做現場音樂會,老人來唱他/她的這首童謠,邀請今天的音樂人、孩子共同排練,把老童謠反饋、傳遞給在這個城市生活的人,是我們工作的另一半。
我們不會給音樂人提前準備,比如不會先把譜子給他,譜子它可以把一首歌切割的非常理性。音樂最好的是超越譜子的那部分。
小河邀請莫西子詩等音樂人排練《秋柳》今天的音樂人,你只需要靠耳朵去聽,在童謠原來的旋律基礎上,增加樂器的唱和,還有和聲的回饋,其實是一個非常需要專注和投入的狀態。
尋謠計劃更看中的不是收集的結果,而是中間的通道:這個項目最美好的部分,是連接人和人,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的人,音樂讓這部分連接可以被聽見。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阿姨和李星合作比如前兩天我們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它以前是電廠,現在變成了美術館,美術館把原先電廠工人返聘回來,做服務人員。我們找到這些服務阿姨,她們還記得小時候的童謠《癩痢歌》、《山浪有只老虎》。
我們請了一位今天生活在上海的音樂人,紅領巾的吉他手李星,他是做實驗音樂的,在美術館跟阿姨做一個互動,不是說我們要把《癩痢歌》變得多么時尚,多么好聽,李星和阿姨就是一次平等的對話,今天和過去做的一個對話。那天阿姨其實是特別興奮的,阿姨笑聲大的時候,李星吉他旋律的起伏也會不一樣。
小河和湯溪周奶奶因為童謠這個話題,我們走進很多的老人,這種連接最后變成情感上的,我有時候覺得老人是我的一個家人。
我們去金華湯溪看80多歲的周奶奶時,老人家拄著雙拐,淺色小花紋的涼衫涼褲搭配繡花鞋,讓你覺得是一種不著痕跡的講究。
60年前,周奶奶從湯溪去杭州參加了一個民歌大賽,她獲了二等獎,可以去北京參加全國的比賽,但因為家里人說她要帶孩子,家里又有很多事情,不太支持,她沒有去成。
周奶奶現場教大家童謠我們被她的歌、她的狀態感染到了,想帶周奶奶再去一趟杭州,到現場去唱她提供的童謠《數田雞》。團隊的人特別反對我做這件事情,因為老人年紀大很有風險,但是我們也特別希望奶奶因為唱歌,再一次從80多歲的年紀出發,靠近一下自己的夢想,就堅定做了這件事。
后來,周奶奶因為尋謠計劃再次來到杭州,這可能是她生命當中一個溫暖的記憶,也是我們團隊挺引以為豪的一件事情。音樂會活動完第二天,我去送周奶奶上車時,她抱著我說:“我現在多了一個孫子,你記得來看我呦!”我心頭一揪,一陣酸流沖鼻。
杭州站現場,楊眉良爺爺教大家唱《搖搖小鈴》 PonyBoy攝影當叮當叮,搖搖小鈴
小寶寶,騎馬到山東
回來帶盞小燈籠
當叮當叮,搖搖小鈴
小寶寶,騎馬到遼西
回來帶面小紅旗
當叮當叮,搖搖小鈴
小寶寶,騎馬到江南
回來坐上大輪船
《搖搖小鈴》是90多歲楊眉良爺爺提供,他2歲時候聽到的童謠。
他也是新昌文化的篤班(地方戲曲)的專家,如今這樣的專家所剩無幾。我們做完童謠的現場之后,2019年11月,專程重返紹興新昌,為楊爺爺做的篤班錄音,留了影像資料。90多歲的爺爺那天精神特別好,錄完后他還一定要走山路,送我們出來。
小河,嚴明攝影從自己的小黑屋走出來,
看見人,看見世界
1995年背著背包,燙著卷發去北京的小河,當時只能看見前方有一個Rock Star(搖滾明星),自己就奔著這個去了。我以前覺得音樂就是我的信仰,而且我覺得我什么都不要相信,我只相信我喜歡做的事,信賴自己生命所經歷的,哪怕是苦難。
但是逐漸其實有一個變化。我現在不排斥任何的什么風格,可以從戲曲到實驗,從古典到流行,只要那個作品有用心,有人類沒有說過的美好的東西,我覺得就很牛。
在上海嘉定尋謠以前的創作是非常自我的,但是走出來其實也是一種創作,我覺得一個好的作品,不局限于在錄音棚里錄出來一首歌,然后寫上作詞作曲小河。尋謠計劃其實也是一個創作,去做我們覺得最重要的那部分——人和人的連接,讓大家得到一種感受,在某一刻有一個溫柔的提升或者啟示。
貝多芬說,音樂是一種更高的啟示。音樂能給人帶來啟示的那部分,不是靠音樂完成的,是靠人本身完成的,靠人和人之間看不見的連接完成。
可能最后連作品是誰做的都已經看不見了,我覺得是最好。就像看一座山,看沙漠里被風沙吹過的土丘,你就覺得那就是作品,而它沒有創作者。
小河在金華給楊奶奶錄音在浙江湯溪尋謠,PonyBoy攝影從2010年開始,我做“音樂肖像計劃”,連接的是音樂人和素人;到后來2016年的“回響行動”,它連接的可能是小河個人的粉絲,或喜歡小河風格的聽眾;但尋謠計劃就不是了,它連接的人更廣,脫開了小河。我覺得是我目前能做的最美好的一件事情。
我自己總結的話,可以比較形象地說,一個人以前在一個小房子里,房間很黑,但是逐漸再往外走,終于可以從這個房間里走出來了。然后看見了花花草草,甚至看見人,看見了世界。
鳴謝:Figure、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原標題:《拯救中國童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