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閱讀日談閱讀,這件無用且性感的小事
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一般在這個日子里,“閱讀”這件事會被拿出來當作一個獨立的主題,有的說閱讀有什么好處,有的在說怎么閱讀,有的也在鼓吹閱讀的過程中偷偷的數著錢包。
越發功利的現代人,把閱讀這個小姑娘打扮的莊重、有用卻又很無趣。跟浪漫的古人比起來,我們對閱讀理解實在是太缺乏想象力了。
古希臘人常常把閱讀比喻為一場愛戀關系,是進入和被進入的一次歡愉體驗。在朗誦出文字內容的那一刻,關涉精神和肉體的“性行為”在作者和讀者之間上演。文字激發起視覺的反饋,關聯到唇齒間的開合,讀者交出了自己的身體,作者用文字進入了讀者的內心。
閱讀就是將讀者的肉體拱手讓給另一個靈魂來控制,靈魂的主人就是文字的作者。寫作就是充當施愛者,而閱讀就是充當被愛者。在這種進入和被進入之間,兩者在一種本不可能的交匯中,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隔絕,完成了一次精神的交媾,在共鳴處達到高潮。
有質量的愛戀關系一般不會僅僅停留在愛與做愛的行動中,而最終會通向全新生命的誕生。閱讀的高潮過后,同樣也會留下美麗的意外。在作者和讀者的進入和被進入之中,在文字與唇齒廝磨間,在精神或激戰或交融之下,新的思想就會在閱讀中誕生。
蘇格拉底曾經說自己是思想的助產士,說明他只能幫助思想的誕生,可新的觀念的受精過程是發生在一個人的頭腦中,在閱讀或交談間,思想的種子埋在了靈魂的大地上,只要在恰當的時機下,思想的新生就能在舊有的軀殼內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洗禮。
也正是如此,閱讀是一種無法直觀察覺的重生過程,在他人眼中一成不變的那個肉體里,究竟裝著的是沒有受精無法孵化出來的思想之卵,還是不斷脫殼蛻變最后化繭而成的蝴蝶,這個只有自己最清楚。
現代人總是粗暴地認為,大多數的閱讀就是為了增長知識,為了指導行為,仿佛讀了書,人就會變得更優秀。但并不是所有的愛戀都會有結果,也不是所有的閱讀都能讓靈魂獲得新生。
閱讀首先是內向的,不能指望閱讀馬上讓我們可以更得心應手的改變世界,閱讀最先改變的是我們自己,內心改變了,認知變化了,才會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才能實施更恰如其分的行動,才能在舊有的土地上開出絢爛的新花。
中國文化中,對做人講究“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其實閱讀就是這個過程中最佳的方式之一。書中有天地,自然不用說,除了當時當刻的天地之外,書最大的好處就是在于它能夠跨越時間與空間。
一個人可以行萬里路,但是無法越萬年間。而通過書籍這一“靈媒”,每個人都可以同千百年來的作者談一場戀愛,讓那些作者的思想之魂,在自己的精神之土上,開出屬于自己,也屬于當下時代的觀念之花。
而書籍,也是讓我們能夠確認自己不孤單,確認他人存在的最佳方式。笛卡爾曾經在第一哲學沉思中,提出了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反思,如果拋開一切,單從個人經驗的角度思考,我首先只能確認我的存在,我之外的東西,真的存在么?會不會是施加給我一種幻象,用比較現代的話來說,萬一我只是一個模擬的程序呢?
在我的世界里,我可以確定我是存在的。當我能夠去思考,能夠考察我所在的世界的時候,如果能夠碰到他人,能夠了解到他們的經歷,他們的某些特殊思想的時候,我就可以確定他人的存在了。當我遇到了一種以我的思維或根據我的經驗完全不可能想到的他人提出的問題的時候,我就能確定,這個世界上不止有我一個人,而是至少有一個同樣思考的人,而且我們也可以在這樣的思考基礎上進行交流,何其幸哉。
書的天地里記錄下了人類的萬千可能,而我就可以在書中遇見這些可能,遇見蕓蕓眾生的群像,也最終能遇見自己。
正如古希臘人說的,讀者奉獻出自己的肉體,讓作者的思想進入。在這個過程中,我才有可能深切的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那個被作者思想占據的“我自己”,在一種略有些奇怪的視角下,精神的我,和被作者思想占據的我,在同一時刻出現,他們或彼此欣賞,或互相交流,或陷入爭論。而當閱讀完成,作者離開,我又進入了我的身體,我帶著剛剛交流所產生對“我”的全新認知,重新掌握了我,也加深了我。
人們對習以為常的東西,總是漠不關心。對于“我”這個再熟悉不過的角色,日常中往往不會施以太大的關注度。只有在閱讀或交談中,在他人的思想占據了“我”的位置的時候,我才得以以一種陌生的眼光去審視自我,也就是在這樣的審視、占據、再審視、再占據的過程中,我才能在更全面,更客觀的角度,認識自我。
閱讀究竟有沒有用,或者說閱讀有什么用?那要看抱著什么樣的目的,希望了解某一種確切的知識,閱讀是有用的,希望了解世界,閱讀也是有用的,希望通過閱讀來了解自己,閱讀更是有用的。但抱著閱讀改變一切,用閱讀交換價值的想法,閱讀就是無用的。閱讀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必須的,不是人生向上的必要階梯,更不是脫離某種困境的救命稻草。
要用一種非功利的話來說的話,閱讀是無用且性感的。但正是這種性感,才能讓人愛上閱讀,才能讓無用,變得有用。
?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