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攝影好書|《明室》:攝影界一本特立獨行的書
江佳懌(攝影師)推薦:
《明室》是由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所寫,作為一個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另外更廣為人知的作品可能是《作者之死》和《符號學基礎》。不過在這本書中他開始從符號學逐漸轉向現象學寫作。這本《明室》是羅蘭·巴特應《電影手冊》之邀而寫成的,完成于1979年,通篇不講高深的攝影技術技巧,而是以一個觀者的視角去討論什么才是攝影的本質,也從這個本質當中提取了關鍵因素重新去定義攝影,重新去分類攝影,也重新去感受攝影的真正力量。這本書無論你是攝影愛好者、器材黨、老法師、學院派、吃瓜路人都可以去閱讀。因為它不僅僅在講攝影,也在講每個人,每一個家庭,每個人對家庭的每一份情感。他不斷的推翻,卻又不斷的重建,一次又一次地質疑,一次又一次地剖析,一次又一次地回憶,一次又一次地感懷。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趙克非譯,2011年 目錄本書內頁“在本質上,攝影只不過是一種偶然性、特殊性、奇遇:我的那些照片,說到底,也永遠屬于“隨便什么東西”一類:不容易顯得有價值,即所謂的平庸,不正是攝影的弱點所在嗎?接著,我的現象學同意和情感這種力量和解;情感是我不想 減少的東西,因為情感是不能減少的。我就想,我就應該把照片化為情感;但是,我們能夠抓住情感的意向性嗎?看到一件東西立即產生情感,或喜愛,成反感,或生懷舊之情,或者感到愜意,這種意向我們能夠抓得住嗎?”——本書內文
對于觀者來說攝影如何與自身產生聯結,往往都是因為共情。而若按照羅蘭·巴特的《作者之死》當中的理論來說,攝影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可以被同理稱為“攝影師之死”。因為,當一張作品單獨與觀者“見面”的時候,由觀者決定在哪一個細節中引起怎樣的情感而后產生何種的感嘆,而這種感嘆未必會是拍攝者的初衷。而為了更加明確地定義和區分這種由觀者主觀情感而發的對于攝影作品的感受,羅蘭·巴特將其主要分類為兩個要素:“意趣”(studium)和“刺點”(punctum)。“意趣”的存在可能更多的是作品在被看到的時候使人覺得有意思,讓人開始關注的起點。但“刺點”發生的概率可能要大大小于“意趣”。因為一張照片可能會讓人覺有有趣,但是并不一定會觸及心底。而“刺點”之所以有此形容,大概也是因為那個作品中的某個點與觀者直接地深刻地強烈地產生共情,產生一種被“精確打擊”的果效大概才可以被稱之為“刺點”。不過有的時候“刺點”可能也會顯得后知后覺,因為依據書里面的內容:時間里也有刺點。
“不管如何突如其來,“PUNCTUM”總或多或少地潛藏著一種擴展的力量。這種力常常是隱喻式的”——本書內文
家庭,母親,所有人一輩子都避不開的母題。一旦當照片里的人是他(她)已過世的母親,那么這個圖像就很難不令人刺痛,而且在看到照片的時刻,他(她)也很容易直接被瞬間帶回至過去的時光。《明室》中“下篇”的內容大部分就是在討論這個情況。這種來自于更加強大的血緣和更為沉重的情感會使得照片更加具有穿透的力量。“從這張照片上,我‘又看到’了母親輕盈的步伐,健康的身體,覺得她活力四射——但看不清她的臉”——本書內文本書內頁本書內頁本書內頁本書內頁這本書帶著強烈的多數法國作者的風格即:一句話可以寫一頁,同時又帶著羅蘭·巴特自由奔放的時而抒情,時而嚴肅的寫作方式,讓讀者隨著文字的進程而一步步走進攝影的明室,看看攝影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
【長期征稿】
邀請您就曾經或者正在閱讀的某一本攝影類圖書書寫一篇讀后感或推薦語。
欄目閱讀的對象有攝影類專業讀者,也有這方面完全沒有知識儲備的普通讀者,希望您撰寫的這篇文章通俗易懂,活潑有趣,讓閱讀書籍、閱讀攝影類書籍成為日常一種常態發生,并持續。
我們想強調的是,如果您是研究影像的作者,完全可以精準地去解讀該書作者傳遞出來的觀點,無論旁人贊同與否;如果您是無意間邂逅該書,請將這份特別的緣分而帶來的觀后感與更多的讀者分享。“視界”欄目編輯們的初衷期望在龐雜的書海中,通過您,得以在更窄的范圍內分享給大眾一本攝影好書。
文章要求:
1,1000~1500字;
2,該書的版本,作者/譯者,購于何時何地等信息;
3,觸動您的重要語句或圖片內容;
4,本書相關圖片。
請發送稿件至:xuhf@thepaper.cn及liangyj@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