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平遙清虛觀
山西平遙清虛觀原名太平觀,始建于唐高宗年間,幾經易名,至清代復稱“清虛觀”至今。位于山西省平遙縣城內東大街東段路北,坐北向南,前后三進院落,總占地面積5890.9平方米。清虛觀作為元至清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龍虎殿
龍虎殿是清虛觀的山門,修建于元代初年。山門龍虎殿,元代風格建筑。屋頂形式是歇山頂,也叫九脊頂,正脊與垂脊交界處的吻獸,既能起連接作用,又可裝飾屋頂,更重要的是表達人們一種美好的愿望——興水滅火。
屋頂上琉璃瓦與灰瓦相間的手法,看來清麗不俗,可見琉璃瓦的使用,能夠增加色彩變化,增強建筑物金碧輝煌、莊嚴大方的藝術效果;屋檐處的瓦當、滴水,不禁使人聯想到雨天的“雨滴臺階下,人在屋中憩”的美學意境;屋檐出檐深遠,影響室內采光,因而飛起屋頂四角,斯翼如飛的樣子,使沉重的屋頂顯得更加生動有力,飄逸輕盈。整個龍虎殿給人一種孔武有力、粗獷率真的感覺,恰似當年橫掃亞歐的蒙古人性格,使建筑美和人的向往在這里形成完美的畫卷,達到天人合一。
龍虎殿檐下是兩尊具有元代風格的彩塑;東青龍、西白虎,它們是道教中的守護神,既保護寺院,又教導人們皈依道教。通高達5米,面部圓潤,劍眉怒目,鼻翼擴張,手握兵器,兩手撐開,體現出武士的英氣內斂,內張外馳的精神面貌,增強作品的感染力、生命力,仿佛站在我們面前的不再是冰冷的泥士,而是活生生、有血肉的門神武士。
純陽宮
主體建筑純陽宮之“純陽”二字,為洞賓之號,“宮”為祀奉神仙的宮殿。純陽宮,因供奉呂洞賓而得名。
純陽宮內設有神龕。金形泥質、道骨仙風的呂神端坐神龕內。由于呂祖高高在上,人們必須仰視才可觀其貌,更可以體現出人們對呂洞賓的敬仰之情。據《縣志》記載:呂洞賓在清代時曾有清虛觀顯靈,留下“一心二人仁”的仙跡在玉皇閣柱子上,因此清代知縣增修這精巧典雅的純陽宮供奉呂祖。千百年來,這里香火一直綿延不絕,尤其是每年四月十四,呂仙誕辰,更是香客如云,極大地縮短了清靜道觀與喧鬧世俗間的距離。
純陽宮外的楹聯“一元道氣遠超天地外,三十功名常伴夢幻中”,將道教追求的祥和超然一語道破,清代石獅、道符,端立宮外,鎮宅避邪。
三清殿
純陽宮后為三清殿,殿內梁枋間有“大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題記”。神臺上原有三清真人、二十八宿神像。三清殿兩側有東、西耳殿各3間,原供三官、四圣、五岳、四瀆;東、西廊殿各11間,硬山頂造,原供九天圣母、九曜星君、七十四司。民國18年(1929年),耳殿及廊殿的塑像均遭毀壞。
在三清殿內豎立有一透靈神碑,原叫蒙漢碑,通高205厘米、寬90厘米、厚23厘米,為元代作品,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碑之正背兩面都刻有文字、記錄著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正面文字是用蒙古國初期沿用的八思巴文記錄;背面是用漢文楷書對此碑正面記錄的翻譯,故稱蒙漢碑。
此碑質地多瑪瑙石沉積而成,石碑表面光滑透亮,觸摸涼爽,多有觀光游覽的善男信女用手撫摸其上,頓感一股奇特的神仙靈氣,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精神慰藉,故稱“透靈”碑。據專家考證,這種碑保存下來的現已屈指可數,它既是信奉者很好的精神依托,也是研究蒙古歷史文化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清虛觀如今已建為平遙縣博物館,館內藏有豐富的展品,有隋唐時代的佛頭、羅漢頭;明清時代的大型石屏;北魏時期的造像碑;有唐代鐵鑄佛頭、宋代坐佛、金元毗盧佛;明清時代的寺廟供器;明代的二十余尊珍貴木雕像。
來源:中共平遙縣委宣傳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