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研究稱新冠肺炎康復者仍可能攜帶病毒,衛健委:尚無再傳染
“研究結果表明,至少有一部分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仍可能是病毒攜帶者,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當前的出院或解除隔離檢疫標準以及持續的患者管理。”2月27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在線發表的一篇題為“Positive RT-PCR Test Results in Patients Recovered From COVID-19”的研究論文總結道。
該研究發現,有4例符合出院或結束隔離檢疫標準(無臨床癥狀和放射學異常表現,且連續兩次RT-PCR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在5至13天后經實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測試COVID-19核酸轉為陽性,且這些患者均是醫務人員。
“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目前不能下絕對的定論。一般只要康復患者產生足夠的抗體,就不會再次感染。”針對患者出現“復陽”的現象,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至于會不會再傳染給別人,這還有待觀察。
“通過監測發現,這部分患者沒有再發生傳染別人的現象,另外有一部分患者再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時又轉為陰性。”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4名被感染醫務人員康復出院復檢轉陽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關于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確診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學、臨床和放射學特征上,很少有研究關注康復患者的后續情況。
“Positive RT-PCR Test Results in Patients Recovered From COVID-19”的研究則跟蹤記錄了4名新冠肺炎患者的隔離治療、康復出院、核酸復檢等過程。這4名患者均是醫務人員,從2020年1月1日至2月15日接受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治療,其中1例住院和3例在家中隔離。
論文的通訊作者為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主任、放射科醫學博士徐海波和檢驗科主任、醫學博士李一榮。
起初,這4位患者通過咽拭子的方式進行實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結果均為陽性,證實被感染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CT影像顯示磨玻璃樣混濁或混合性磨玻璃影混濁與合并。疾病的嚴重程度為輕度至中度。
醫院為這4名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療(每12小時口服75mg奧司他韋)。其中3例患者的所有臨床癥狀和CT影像均已恢復正常。第4例患者的CT影像顯示有細微的磨玻璃片樣混濁。這4例患者連續2次RT-PCR檢測均為陰性,從癥狀出現到康復的時間為12至32天。
患者出院或解除隔離檢疫必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1)體溫正常持續超過3天,(2)呼吸系統癥狀得到緩解,(3)胸部CT圖像上的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4)兩次連續的RT-PCR測試結果均為陰性,且測試至少間隔1天。
這4位患者出院或結束隔離后,被要求在家里繼續自行隔離5天。他們在5至13天后再次進行RT-PCR測試,所有測試結果均為陽性。
所有患者在接下來的4-5天內又進行了3次重復的RT-PCR測試,均為陽性。另外,醫院又使用其他制造商的試劑盒對這些患者進行RT-PCR測試,結果顯示也均為陽性。
不過,經臨床醫生檢查,這些患者仍無癥狀,胸部CT檢查結果與以前的圖像相比無變化。患者報告(出院后)沒有與任何有呼吸道癥狀的人接觸,也沒有家人感染。
“這表明,至少有一部分康復患者仍可能是病毒攜帶者。”上述研究提出,盡管沒有家庭成員被感染,但這些患者均為醫療專業人員,并在家庭隔離期間進行了特別護理,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當前的出院或解除隔離檢疫標準以及持續的患者管理。
論文提及,該研究僅限于少數輕度或中度感染患者。對于非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出院或解除隔離后感染更為嚴重的患者,應進行進一步研究。對更多患者的縱向研究將有助于了解該疾病的預后。
鐘南山: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不能下絕對定論
患者出院后為何會出現“復陽”的現象,應該如何應對?在2月27日廣州醫科大學舉辦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復陽可能涉及自身情況、核酸檢測等多種因素,檢測試劑、檢測方法、采樣方法都可能對陽性率產生影響。
鐘南山指出,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目前不能下絕對的定論。一般只要康復患者產生足夠的抗體,就不會再次感染。至于會不會再傳染給別人,這還有待觀察。如果康復者在家隔離檢測到陽性時,24小時后需要再檢測,如果兩次都是陽性,需要去就醫。
而在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隨著治愈患者不斷增多,為及時了解患者出院以后的康復狀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在2月17日下發文件,要求各地對出院患者進行跟蹤隨訪和健康管理。在這個過程中,部分省報告治愈出院患者,在復診過程中發現有核酸檢測陽性的情況。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同時也加強對這部分病例的連續監測。
“通過監測發現,這部分患者沒有再發生傳染別人的現象,另外有一部分患者再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時又轉為陰性。”郭燕紅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個新病毒,它的致病機理、疾病的全貌和病程的特點還需要進一步加深認識。
患者康復出院仍需14天醫學觀察
“要進一步加強對出院患者的管理。”郭燕紅稱,現在要求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并在實施14天醫學觀察當中加強跟蹤隨訪、健康監測和健康指導,同時組織專家對這種情況進行進一步研究,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的全程進一步加深認識。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解讀亦提及,患者出院后,建議應繼續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建議在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醫院隨訪、復診。
早前多地也出臺公告要求對治愈出院患者進行再隔離觀察。2月22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公告稱,即日起,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完成醫院治療后,應到指定場所統一實施為期14天免費的康復隔離和醫學觀察。觀察期滿,身體狀況符合條件的解除隔離。次日,黃石市也宣布執行上述做法。
附:
《Positive RT-PCR Test Results in Patients Recovered From COVID-19》論文鏈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