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群自助|物資運送:疫情下的民間接力
危城車隊
從1月24號開始,連續近一個月,在外開車運送物資,直至夜深人靜,成為佘志杰所在的志愿者車隊的常態。每晚開車到家,佘志杰就拿出車上備的消毒液,里里外外噴灑一遍,進家門前,還要把自己再酒精消毒一遍。
這支志愿者車隊是從車友會發展起來的。“我們平常開玩笑,都說自己是病毒體。”佘志杰說。每天不論多晚,妻子都等佘志杰到家才睡下。
30歲的保安公司隊長佘志杰當初加入志愿者車隊時,沒想到自己能堅持這么久。他有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六歲。佘志杰到武漢工作六年多,孩子在咸寧老家跟著父母,自出生以來,就聚少離多。今年過年本來打算回家陪孩子,但疫情爆發,只好與娃分隔兩地。
數不清的微信群信息從早到晚不斷往外蹦。一旦有物資送達武漢的消息,車隊志愿者就得迅速接洽。
車隊志愿者在搬運醫療防護物資。武漢,2020年2月10日。張帆提供。
38歲的張帆是志愿者車隊的發起人。12月底,他注意到新聞里出現的“不明原因肺炎”。這引起了他的警覺。17年前,他在廣州經歷了“非典”。當時他住的樓里有人感染,整棟樓被封鎖。張帆在家隔離,不能出門,持續了整整45天。樓里前后有12人被救護車拉走,再也沒有回來。
“可怕在,死神就在你門口,就在你身邊,就在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氣中。”新聞里“不明原因的肺炎”,讓他回想起2003年的體驗。
張帆感覺事態不對。一月中旬,他跟在仙桃開口罩廠的朋友打了招呼。1月23號武漢封城前,張帆和車友會的車友籌了十萬多元,訂了三批共105萬個口罩。運送第一批口罩時,找不到司機,張帆拉上幾個車友會的朋友,八輛車開到仙桃,把口罩拉回武漢,送到社區、超市,定量免費發放。
疫情爆發,各大醫院發出求援信息,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紛紛發起捐贈。從各種渠道、幾經周折購得的物資涌向武漢。武漢封城后,張帆和車友們這種志愿者車隊,承擔起了最后一公里的接力重任。
1月24號是除夕,張帆已經運送了一天物資。晚上十點多,他接到電話,有一批23000多件防護服,將在十一點半抵達武漢。張帆在車友會微信群里發了這條信息。剛發出去沒多久,張帆的電話響了,一個接一個,連續響了一個多小時。
進入鼠年倒計時,大大小小70多輛車,等在張帆家附近的馬路上。張帆在自家樓下,登記車主信息,沒有回家。紅紅黃黃的車燈在雨水中此起彼伏,照亮了原本空無一人的馬路。
車友會運送物資的消息傳開。張帆收到越來越多運送物資的需求。志愿者也增加到200多人、273臺車。
張帆曾是藍天救援隊的隊員,也曾參與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此次疫情救災中,仍然不缺滿懷熱情的志愿者。但隨著參與車輛迅速增多,張帆意識到,必須立刻建立系統化的管理。
正月初二,他借了朋友的吉普4S店作為臨時倉庫。同時,登記所有車主的身份、車牌號、車型等信息,將其分為貨車、SUV、小車三隊。又安排11個有管理經驗的志愿者組成協調團隊,分別管理物資對接、數據統計、后勤等工作。就此,每天統一登記、調配車輛。
佘志杰是從除夕開始參與配送的。除了參與配送,他也負責調配車輛。每天早上七點多起床,他就要關注手機信息,把今天到的物資信息發到群里,值班志愿者認領任務后,他需要隨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
他每天運送物資,全程要戴口罩。每人車里要帶一瓶酒精,隨時消毒。如果到醫院配送,一般停在距離50-100米的地方,需要穿防護服、戴護目鏡。
車隊里有個規矩,定向配送的物資,接到后兩小時內必須配送到位,所有到手的物資不過夜——尤其是醫療防護物資,不論多晚,都第一時間送到醫院。 “如果在這里耽誤一晚上,醫護人員這幾個小時也許就要頂著用。他們防護不到位,感染的幾率也就高了。”張帆說。
張帆最晚一次送物資是凌晨五點。前一批物資剛派送完,凌晨又接到有物資要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的消息,馬上又趕往機場。車友們笑稱,他們感覺現在已經不像在做志愿者,更像每天在上班、加班。
武漢協和醫院各科室醫護人員在醫院門口排隊領取防護物資。2020年2月12日。張帆提供。
車隊前后對接過66家醫院,大多在武漢。剛開始配送物資時,大大小小的醫院都緊缺物資,什么都缺。捐贈者多是看到武漢幾個定點大醫院除夕前后發的求援信息,定向捐贈到幾家醫院。
車隊志愿者在武漢各區跑,了解的信息越來越多。同時,各類求援信息也不斷出現在朋友圈和轉發的消息里,他們也漸漸注意到,一些非定點醫院、小醫院,醫護人員也面臨很高風險。相比大的定點醫院,他們受到的關注更少。
“一開始,我們穿著防護服,帶著護目鏡,全副武裝地給他們送裝備。從醫院出來接手的人,什么防護都沒有,開始連一次性的口罩都沒有。”張帆回憶道。
跟車隊合作幾次后,一些捐贈團體開始參考車隊反饋的需求,調整捐贈物資的分配。同時,車隊志愿者看到了醫護人員以外,其他暴露在高危中、但未受關注的群體。
例如,逐家逐戶上門排查的社區居委會人員。張帆給社區送物資時,發現很多上門排查的社區人員沒有防護服,沒有手套,全程只戴著最基本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有的還在等待車隊志愿者送來口罩。一些上門排查的社區人員沒有體溫槍,用水銀體溫計給居民量體溫,量一個人就是十分鐘,消毒酒精只能省著用。
暴露在高危中的還有殯葬人員。張帆在朋友圈看到了一條殯儀館求助的信息。正月初二,他給殯儀館送了第一批防護物資。當時的場景令他觸目驚心。殯葬人員身上套著黃色的大袋子,用膠帶層層纏住,不留縫隙。因纏得太厚,關節無法徹底彎曲。“老遠看著就是一個僵尸拖著一個死尸往爐子里面塞。”殯儀館工作人員看到了防護服、護目鏡和消毒酒精,跪在地上,說:“你們是唯一想起還有我們這個行業的團隊。”
二十幾天高強度的運轉,張帆和佘志杰甚至無暇體會倦怠。“親眼看到這么多血淋淋的東西,內心急迫感會讓你忘掉很多東西。肉體上的疲累都會忘掉,就一股信念支撐著。”張帆說。
醫院人員在車隊的臨時倉庫里簽收防護物資。2月12日,張帆提供。
見過天災人禍,張帆自認內心強大。即便在“非典”時期被隔離過45天,張帆仍然覺得這一次恐懼更強烈些。隊里有隊員家人感染離世。張帆認為自己的心臟還足夠強大,但也聯系了心理咨詢師,隨時準備疏導隊員的負面情緒。
孩子和父母在老家隔離,佘志杰和妻子的心也懸著。妻子每天在家跟孩子視頻,孩子總問什么時候能出門。有一次家里沒有食物,佘志杰的父親得出門買菜,家里卻沒了口罩。佘志杰急得打電話到處求援,但配送物資的任務又來了。幸而一個老家朋友家里屯了口罩,聽到這個情況,馬上送了十幾個。
他也擔心自己,但沒想太多。“既然出來了何必想這么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在危城中連續奔波二十多天,簽過生死狀,車隊的志愿者成為生死之交。凌晨1點51分,結束了一天的運送任務,張帆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是,一個車友志愿者拿著燒烤店的菜單,戴著口罩,露出的雙眼抑不住喜悅。“這才叫生活嘛。”張帆邊發邊說:“居然還能找到燒烤,我的天!”
逆向而行
張帆和車友會志愿者運送過的一批物資,是45噸從四川宜賓來的蔬菜。
蔬菜由八個四川的志愿者開著三輛約十七米長的大貨車送到武漢。三輛貨車馬不停蹄,2月2號晚上裝車到凌晨3點多,3號早上9點多集合從宜賓出發,行駛1200公里,4號早上11點到達武漢。三輛大貨車開到車隊倉庫門口,幾十個等在車隊倉庫外的人都歡呼起來。
從宜賓來的45噸蔬菜運達武漢,志愿者從大貨車上把蔬菜卸下。武漢,2月4日。張帆提供。
每一天,來自全國各地的貨車司機,載著企業或個人捐贈的物資奔往武漢。武漢的公益人徐紫珈,每天都收到外地捐贈物資的電話,有時有了物資,卻找不到司機。有一次北京燕云種植專業合作社有一萬斤小米,希望送到武漢,但找了一個多星期,沒有找到肯運到武漢的司機,最后只能通過郵政運到黃岡。
動員大家送來這45噸蔬菜的是27歲的高福強。“沒有擔心是假的。但人生短短幾十年,還不如痛痛快快去干這么一件有意義的、值得干的事情,”高福強說。
高福強形容自己是個坐不住的人。這兩年他一直在做公路救援工作,是995救援的一員。他的抖音里大多是他唱歌,和到宜賓各地拖車的視頻。去年6月宜賓長寧地震后,他連夜開車趕到現場支援。跟他一起參與救援的人,還有被他們救援的人,后來成了一起做公益活動的朋友。
武漢疫情爆發后,高福強到處打聽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后來,通過朋友聯系上了武漢的車隊。
從宜賓來的45噸蔬菜運達武漢,志愿者從大貨車上把蔬菜卸下。武漢,2月4日。張帆提供。
他在公益群里發出消息后,一個在江安縣的朋友說,他可以在當地動員一下,或許能捐個一百多斤。一開始去的,是高福強和幾個因救援車輛相識的朋友,后來一些當地人看到,也主動摘菜送給他們。當地鎮政府了解到這個情況,動員農戶捐贈一些蔬菜。摘好的菜,大袋大袋裝著,放到路邊。連續三天,45噸的捐贈蔬菜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當時宜賓口罩已經很緊缺。高福強的一個朋友好不容易買到20個口罩,同行的八個人分。一千多公里路,高速上大多服務區都關了,各人帶上幾盒方便面,貨車上能插電,熱水燒開,一碗泡面,就是一頓。
臨行前,高福強的姐姐和媽媽都擔心,極力勸阻。群里也有人問,你為什么要自己去?還有人擔心,這個菜捐到武漢之后,可能被拿去賣。
高福強說:“我去了,看到菜到了誰手上,帶回來蓋章的領條,有始有終,是給大家最好的交代。”
一些堅持自己親自運送的志愿者也出于同樣考量,希望給捐贈者一個交代,保證捐贈物資到了需要的人手中。
醫院人員接收醫用口罩后寫下收條。武漢,2020年2月。張帆提供。
不過,逆向而行之后,這些長途跋涉支援武漢的人回家后,還要面臨更多問題。出入過武漢,他們回到當地,需要隔離14天。
八人上報后,捐贈蔬菜的江安縣愿意接受他們隔離,但貨車司機何金昌和其他三位同鄉所在的縣要求他們回到本縣隔離。到達指定的酒店隔離點后,他們被要求支付268元一天的房費和70元一天的生活費,14天共計4732元。最后四人拒絕支付,他們被轉移到更偏遠的一個鄉里隔離。
后來,四人的家人陸續收到村里通知,四人隔離期間,家人禁止出門。何金昌的鄰居還被告知,不要接近何金昌的家。
高福強的抖音視頻下,大多是“加油”的評論,但也有一些評論指責他的行動,讓他不要回宜賓,不要“危害社會”。
“說實話,這是受到了莫大的歧視。”回鄉后的種種讓何金昌寒心:“如果外界不對武漢進行支援的話,武漢人民能堅持多久?……我們兄弟四人從不奢求有任何回報,只想回來能受到公平對待,不要用歧視的眼神看待我們。”
何金昌隔離期間,一個做酒精灌裝的工廠經理聯系到他,問是否可以幫忙運送一批酒精到武漢。何金昌預備回家待一天,然后繼續拉物資上路。
通往縣鎮的最后一公里
2月3號下午兩點多,黃岡市下轄蘄春縣的抗疫志愿者張劍坐在床上,感到頭腦昏漲,胃腸絞痛。前一天晚上,他武漢的朋友發過來醫院的視頻,五分鐘查出了七八個確診案例。看著視頻,張劍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掉。
這次,34歲的張劍整整兩天沒合眼。他想,完了,這次肯定感染了。
相比武漢十萬火急的救援,各大醫院急迫的求救信息,農村地區的聲音微弱得多 。
在蘄春縣做了十幾年志愿者的張大山回憶,武漢封城前,村里的居民大多并不警覺,仍然如常準備過年,街上戴口罩的人也不多。即便武漢封城的消息傳出,包括張大山在內,都沒有很緊迫的感覺。直到大年初二,蘄春縣人民醫院發出的求援信息在各個村鎮的微信群里流傳,張大山開始緊張起來。他從來沒有看到過縣里醫院會發出這樣的求助。
2月1日,張大山和幾個志愿者在接收捐贈者從江西九江送過來的物資。張大山提供。
接下來,蘄春縣各鄉鎮開始封路,張大山他們村里用土在村口堆出一米高的路障。2月14日,防控再次升級,村民需要的物資,村里只能出一人,拿著代購證到鎮上統一采購,回來分發。
據財新報道,蘄春縣到1月16日、17日左右,就診病人增多。當時醫院急診、呼吸科、傳染科都擠滿病人,但由于缺乏檢驗手段,只當做普通流感治療。
武漢一些公益組織籌集到醫療防護物資,但不了解縣里、鄉鎮里的需求。另一邊,蘄春縣里醫院和鄉鎮醫院,醫療防護物資已捉襟見肘。
十幾年的志愿者經歷,讓張大山跟武漢等地的組織和志愿者建立了聯系。他一邊聯系武漢有物資的公益組織,另一邊在志愿者群里告知大家物資的相關消息。許多當地醫院紛紛聯系他告知需求,希望他幫忙聯系物資。
張大山當天共接了一百多個從醫院打來的電話,跟他確認需求,第二天又接了七八十個電話。他一個人頂不住,聯系了因公益而結識多年的好友張劍,兩個人一起協調,統計醫院的需求,反饋給公益組織和捐贈方。對接好后,聯系可以通行的醫院或當地紅十字會的車輛來對接。
紅十字會車輛拉回來的物資,要先進倉庫,再調出來送到醫院,有時要再等兩三天。為加快運送速度,張劍聯系了能拿到通行證的車隊志愿者,請他們幫忙,從外面直接把物資運送到縣里需要的地方。
張大山給蘄春縣第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送醫療防護物資。黃岡市蘄春縣,2月7日。張大山提供。
車在外面跑,張劍一邊要到醫院核實,一邊要時刻關注志愿者車輛遇到的各種情況,發生問題隨時協調。縣鎮的路不好走,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卡口。張劍開車出去一趟,有時一路遇上三十幾個卡口,每個地方都要停下來測體溫,有些卡口要車和人全部消毒。
疫情每天在變,政策規定每天在變,他們每天都跟時間賽跑。
2月2號下午,張劍剛發完前一天晚上通宵拉回的物資,張大山就收到新一批6萬個口罩的消息。張劍一宿沒合眼,但一秒不能耽擱。對接到縣鎮的防護物資本來就不多,還有別的縣等著捐贈方的物資,有時找不到車,物資就被拉走了。
當時,張劍之前聯系的幾個車隊志愿者,都在其他地方幫別的團隊運送物資。幾經輾轉,張劍終于找到幾個車隊志愿者,等到晚上十點多,他們拉完上一批物資回來,繼續接棒到仙桃運送這6萬個口罩。
凌晨兩點多,張劍突然接到一個志愿者司機的電話。原本通往仙桃的路都封了,原來的通行證過不去,被擋在半路。要進入仙桃,只能試試走小路。但幾個司機不是當地人,黑燈瞎火,不知該往哪兒走。
張劍只能半夜打了廠家電話,請廠家安排人接應。幾輛車星夜兼程,到仙桃取了口罩,返回蘄春縣時,已是早上九點多。直到中午,所有口罩都發到醫院醫護人員手上,張劍才松了一口氣。
車隊志愿者在等待物資裝車,準備運送物資到醫院。2020年2月。張帆提供。
48小時,張劍四處辦理手續、協調車輛,兩宿沒睡,也沒吃一頓正經飯。因為希望為家鄉做點事,張大山和張劍兩人參與到抗疫中。看到手機上關于新冠病人和疫情的信息,他們還是會擔心難受。他們還曾遇到一些人,聽到他們去過醫院,讓他們趕緊走開。
“我們自己想起來也特別恐懼。誰不怕呢。”張劍說。張劍家里有七口人,他每次外出回來,都要先消毒車子,然后站在離家門比較遠的地方,把自己也噴一遍。“我們在外面還好一些,就是不能傳染給家人。”
這一次,他真的開始害怕,是不是真的感染了。
他把自己關在房里,睡了四小時,又被捐贈方的電話吵醒。經過休息,他身體恢復了正常,又開始跟張大山一起對接、協調物資。
醫院的防護物資仍然缺。前兩天,兩所鄉鎮衛生院還向張大山問詢,能否聯系到防護服和口罩。不過,民間能捐贈過來的醫療物資少了。隨著防控升級,通行證也越來越難辦。張大山僅有的摩托車不允許騎,想出門越來越難。但兩人還是繼續在家,想方設法聯系、協調其他生活物資。
“肯定停不下來,要等哪一天疫情好了,不需要協調物資了,才能停下來。”張大山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