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口醫院副院長夫婦均為醫生、雙感染,出院后表示想重返一線
“居家隔離結束后,我打算重新返回工作崗位。”2月18日下午,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武漢市漢口醫院副院長王瓊婭,在治療出院后,首次接受媒體采訪。
2月18日下午,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武漢市漢口醫院副院長王瓊婭,在治療出院后,首次接受媒體采訪。本文圖片 南方+客戶端
她談及了住院期間的感受,“我本來就是一個ICU醫生,生與死方面我沒有考慮過太多個人的東西。我痛苦的是還有那么多病人我們沒有辦法救治。”她說,心里放不下的還是工作,等隔離結束后,將盡快返回崗位。
1月21日,王瓊婭的丈夫、同在漢口醫院放射科工作的韓家發感染新冠肺炎。王瓊婭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直至2月7日確診。經過治療,王瓊婭2月15日出院并進行自我隔離。她用“戰爭”形容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行動。
對于42歲的王瓊婭而言,她與這座百年醫院,都迎來了一場可以被形容為“戰爭”的巨大考驗。
從華南海鮮市場來的“特殊病人”
1月初的湖北武漢,年味漸濃。在距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僅4公里的武漢市漢口醫院,卻先感受到了異樣。
1月3日下午5時,武漢市漢口醫院發熱門診收治到一例從華南海鮮市場來的病人羅某,為病毒性肺炎。
“漢口醫院一上來就是打大仗。”王瓊婭說,1月4日,漢口醫院又收治了華南海鮮市場的14位病人。到了1月5日、6日,從發熱門診的就診人數上,大家感覺到事態的嚴峻性。而且,這些發熱病人影像學檢查顯示都是病毒性肺炎。
王瓊婭作為“帶頭人”之一,率全院近400名醫護人員持續奮戰在抗疫一線。她和醫院黨委當機立斷,決定把和呼吸科同一層樓的內分泌科搬到其他區域,這個過程只用了2個小時。當時,漢口醫院就已經有進行隔離的意識,并陸續關停其他診室,騰出收治肺炎的病床。
王瓊婭病此前為病人治療。
醫院還提前行動,按照開設十個病區進行規劃,一個病區每天用100套、加上門診,每天一共1500套。以一個月的量計算,預訂了5萬套防護服。雖然最終廠商沒能完全供應到,但漢口醫院也積累下一定庫存。雖然數量緊張,但在當時基本可以滿足防護需要。
轉折點發生在1月15日。漢口醫院當晚收治了一位31歲的年輕重癥患者袁某,入院時面罩給氧氧飽和度僅70%。
“漢口醫院專門騰了一個病房,做成一個臨時RICU病房,并成立救治小組。”王瓊婭說,為了搶救這位患者,醫院讓氧氣公司連夜送了20罐氧氣。護士守在旁邊,一用完就一罐一罐地換。
這樣連續兩個晚上,在救治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過度勞累,雖然進行了N95口罩加標準防護,但陸續有醫生和護士開始發生發燒癥狀。呼吸科6位醫生有4位醫生發燒,ICU5位醫生有3位醫生發燒。
“大家對這一病毒的認識也是有個過程的。前期疫情的走向是不明確的。”王瓊婭坦言。為此,漢口醫院還租下一個酒店,使醫護員工和家庭關聯進行切斷。并每日對當班醫護進行體溫檢測。
1月21日,根據上級指令,漢口醫院開放了十個發熱診室。從那時起,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以及武漢市漢口醫院被定為武漢市最先接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的三家定點醫院。而前兩家醫院本身為傳染病醫院,這對身為綜合性醫院的漢口醫院是極大的挑戰。
王瓊婭病此前為病人治療。
“不能因我而多用了一套防護服”
醫務人員感染的情況,也發生在了他的丈夫韓家發身上。
王瓊婭和丈夫都是湖北人, 2001年大學畢業進入漢口醫院,王瓊婭和韓家發在這間醫院戀愛、結婚、生下孩子。韓家發所在的放射科,每天會接觸大量做CT的肺炎病人。
“1月21日我愛人就開始發燒了,22日確診入院。”王瓊婭說,此時她自己也發著燒。不過,當時做CT是正常的、且兩次核酸核查均為陰性,自我隔離幾天后的王瓊婭立刻重返一線。
1月25、26日韓家發病情進入高峰期。每天高燒超過四十度,氧飽和度不到90%,不能下床,氣喘嚴重,不能吃飯。
那時候,王瓊婭依然忙碌在一線,每天多次進入危重病房、ICU、急診搶救室、發熱門診,指導危重病人的搶救,甚至沒有多的時間去看自己的丈夫。
“我是個比較理性的人,丈夫此刻最需要的不是我,而是醫生和護士。我相信戰友們,不能干擾他們的診斷和治療。另外,防護服是寶貴的,我也不愿因此而用了一套防護服。”大多時候,王瓊婭用手機打電話給鼓勵丈夫、關心他的情況。
韓家發此時虛弱、無力,高燒40度讓他身體和心理上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丈夫生病期間王瓊婭只去看過兩次,而且是巡房的時候一起去的。她前往學習了解被接收病區的情況,并看望同一病區的確診職工們。
見到韓家發的時候,他處于半昏睡狀態。她告訴丈夫,“你一定會好起來的,過兩天就會好。”在丈夫病床前停留的時間不過一兩分鐘。
迎來廣東馳援醫療隊
極度疲憊中的漢口醫院,迎來了馳援武漢的醫療隊。
1月25日農歷大年初一凌晨,廣東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抵達。26日下午,廣東醫療隊便對接接管呼吸六區。“廣東醫療隊是非常有擔當的,接管的呼吸六區可以說是病人的‘重災區’,病人癥狀都非常重。”王瓊婭說。
病人這么多、這么重,隊員之間彼此不熟悉,但是廣東醫療隊很快投入了狀態。廣東醫療隊初一凌晨3點武漢,卸完物資以后已經天亮。下午就進行院感培訓,緊接著就入駐接收了呼吸六病區的76張床位,其中30%的重癥、危重癥,還有一些生命垂危。
王瓊婭(左三)與廣東醫療隊對接工作及物資。
由于中心供氧的管道較細,在耗氧量極大的情況下,無法承載相關負荷。廣東醫療隊想了很多辦法,領隊易學鋒、郭亞兵一夜之間調撥調配來過百臺制氧機,援助漢口醫院,提供給輕癥病人使用,把中心供氧機節約出來給重癥病人使用。
“廣東醫療隊給我們帶來的不止是醫療人員,還有物資設備。”王瓊婭說,在防護物資這么緊缺的情況下,廣東醫療隊沒有問過漢口醫院要,都是靠自給自足。
第二批廣東醫療隊隊員分別來自廣州的9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它們均為廣東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醫院。她對領隊郭亞兵許以同行之間的贊揚:“郭主任經歷過非典和埃博拉病毒治療,非常有經驗。整個指揮也有大將風范。”王瓊婭說,她能從以郭亞兵為代表的廣東醫護人員身上,感受到責任感、擔當和人文情懷。
1月28日,來自廣州及全省19家醫院的廣東第四批醫療隊共137人出發前往武漢。這支醫療隊抵達后,接管武漢市漢口醫院一個病區,迅速地展開工作。“來了就做事、來了就管病人。非常有激情和責任感。”王瓊婭說。
病倒在一線,治愈后還要回一線
然而,高負荷的運轉讓王瓊婭自己也倒下了。
2月6日晚,王瓊婭覺得自己有些胸悶,第二天一早測體溫38度。她去做了一個CT,發現右肺為病毒性肺炎改變后,馬上被收治入院。2月8、9日,她發了兩天高燒,當時感覺極度疲勞、胸悶氣短、胃部劇烈疼痛。
知道王瓊婭確診入院的消息,全院職工幾乎都落淚哭過。不過在身體最艱難的時候,王瓊婭卻從來沒有害怕過、想過自己。“我本來就是一個ICU醫生,生與死方面我沒有考慮過太多個人的東西。我痛苦的是還有那么多病人我們沒有辦法救治。”她說。
這個時候,王瓊婭心里還是放不下工作。“所有的一線人員都在前線,我不能和他們共同戰斗,多少有些遺憾。”
經過治療,王瓊婭的病情逐步穩定,并有了明顯好轉。2月15日她正式出院進行自我隔離。丈夫韓家發也同期出院,進行居家隔離。
“居家隔離結束后,我打算重新返回工作崗位。”放下電話,王瓊婭告訴記者,她希望2月28日到人力資源部報到。
事實上,這幾天隔離期間,王瓊婭也一直進行著準備工作:對疫情發生以來醫院方面的所有事項進行回顧性總結,了解最新的疫情變化。她說,必須及時了解跟進相關信息,思索下一步的方案,以便更好回來繼續戰斗。
王瓊婭說,讓她稍顯安心的是,到目前為止,漢口醫院的醫護人員沒有一例重大傷亡。根據初步統計,全院在一線的職工約有400多人,大約有40至50人符合新冠肺炎確診,其中有幾例為重癥,但沒有出現死亡。基本已經處于治愈階段,目前已經沒有新發的職工感染病例。
“在家期間,我在思考我們大家在這場‘戰爭’里收獲了什么?”她說,這一場考驗極大的“戰爭”:專業技術能力的考驗、執行力的考驗、管理能力的考驗,應急處理水平的考驗,這些考驗也是她和同事們的收獲。
她說他們夫妻有三個共同的心愿:第一是疫情早日過去,所有患者都能夠及時救治,并被治愈。第二是希望千千萬萬個在一線戰斗的人都能平安歸來。第三是希望夫妻能夠早點重返一線崗位。
相關:
給女兒的一封信:
“我想你。1月21日,爸爸開始發燒,直覺告訴我們,爸爸中招了。爸爸決定把你送回老家,我絲毫沒有猶豫。”
“內心深處,我一直想把你送走,一方面我們沒有精力照顧你,一方面我擔心你會感染。但是,我內心其實有一個更強烈的想法,那就是你需要長大。需要去體驗人生當中的各種艱難險阻,那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年三十,我在辦公室里嚎啕大哭,我想你們。”
……
這是武漢市漢口醫院副院長王瓊婭,2月17日在治愈出院、居家隔離期間,寫給27天未能見面的女兒的一封信。
1月21日,同在漢口醫院放射科工作的丈夫韓家發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后,她托親戚把女兒送回在老家的爺爺奶奶身邊,隨后繼續投入這場“戰爭”,并感染病倒在一線。
(原題為:《漢口醫院副院長夫婦均為醫生、雙感染,出院后首次接受采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